【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箱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中变速箱内油液的冷却与润滑是变速箱设计开发关键的技术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变速箱的长期安全使用和可靠性;变速箱冷却系统主要针对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的大量操作机构由液压系统驱动,其发热量远大于手动变速箱,故为了保证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可靠性,自动变速箱配置有变速箱油冷器,对变速箱内部的机油进行冷却,保证变速箱工作时的油温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冷却系统,通过变速箱体内的机油从变速箱体的出油口流出,进入风冷油冷器冷却,风冷油冷器依靠车辆行驶时风的快速流动带走热量;经冷却后的变速箱机油从风冷油冷器出口流出,经变速箱进油口重新进入变速箱体。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冷却系统,冷却效率较低,而且当车辆在长时间不工作,重新启动时,变速箱机油升温较慢,导致内阻较大,油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变速箱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及汽车,以缓解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体、第一节温器、第二节温器、风冷油冷器和水冷油冷器;所述变速箱体分别通过变速箱出油管和变速箱进油管与所述风冷油冷器连通,以使所述变速箱体与所述风冷油冷器形成循环连通;所述第一节温器设置于所述变速箱出油管处,所述第一节温器预设有温度阈值,以通过所述第一节温器控制所述变速箱体与所述风冷油冷器的机油流动;所述第二节温器设置于所述变速箱进油管,所述水冷油冷器通过所述第二节温器与所述变速箱进油管连通,所述第二节温器预设有温度阈值,以通过所述第二节温器控制所述变速箱进油管与所述水冷油冷器的机油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体、第一节温器、第二节温器、风冷油冷器和水冷油冷器;所述变速箱体分别通过变速箱出油管和变速箱进油管与所述风冷油冷器连通,以使所述变速箱体与所述风冷油冷器形成循环连通;所述第一节温器设置于所述变速箱出油管处,所述第一节温器预设有温度阈值,以通过所述第一节温器控制所述变速箱体与所述风冷油冷器的机油流动;所述第二节温器设置于所述变速箱进油管,所述水冷油冷器通过所述第二节温器与所述变速箱进油管连通,所述第二节温器预设有温度阈值,以通过所述第二节温器控制所述变速箱进油管与所述水冷油冷器的机油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油冷器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均与所述变速箱进油管连通,所述第二节温器设置于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变速箱进油管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二节温器检测所述变速箱进油管内机油的温度,并控制所述变速箱进油管与所述水冷油冷器的机油流动;所述出油口用于将所述水冷油冷器的冷却后的机油传递后所述变速箱进油管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温控制阀;所述油温控制阀位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间,且所述油温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变速箱进油管上,当所述第二节温器开启,所述油温控制阀用于关闭所述变速箱进油管,以使经所述风冷油冷器的冷却后的机油流通至所述水冷油冷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控制阀设置为常开式油温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所述风冷油冷器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风口端,以通过车辆行驶流动风带走热量;所述水冷油冷器设置于散热器的内部,以通过所述散热器内部的冷却液与所述水冷油冷器内部流动的机油换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