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乳纳米压裂增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井增产
,具体是一种微乳纳米压裂增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乳(microemulsion)又称纳米乳(nanoemulsion),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自发形成,粒径为1~100nm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体系。一般来说,纳米乳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包油型纳米乳、油包水型纳米乳以及双连续型纳米乳。微乳实际上是纳米级别的小液滴,一般由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共同起稳定作用。助表面活性剂通常为短链醇、氨或其他较弱的两性化合物。微乳的形成不需要外界做功,制备简单。在石油领域,压裂是指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气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水力压裂。压裂是人为的使地层产生裂缝,改善油在地下的流动环境,使油井产量增加,对改善油井井底流动条件、减缓层间和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开采油气的过程中,通常会在油田井下添加压裂支撑剂,以增加石油天然气的产量,目前使产量可提高30-50%。而目前的压裂支撑剂都是以优质铝矾土添加部分稀土精矿制成经陶瓷烧结而成,原料成本高, ...
【技术保护点】
1.微乳纳米压裂增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和分散在基质中的嵌入质,其中,所述基质为球形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2重量份的聚乙交酯、17重量份的纳米级镁质粘土、3重量份的纳米级三氯化铝、8重量份的纳米级硅灰、10重量份的蒙脱土、15重量份的炭素粉、0.5重量份的纳米级锰矿、2重量份的纳米镍粉、4重量份的纳米钨粉、2重量份的纳米钴粉、1重量份的纳米铜粉;所述嵌入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2重量份的纳米级硼酸钙、6重量份的纳米级高岭土、8重量份的丁基橡胶粉、5重量份的纳米镁粉、3重量份的纳米铝粉、4重量份的纳米镍粉、4重量份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7重量份的纳米流体,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微乳纳米压裂增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和分散在基质中的嵌入质,其中,所述基质为球形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2重量份的聚乙交酯、17重量份的纳米级镁质粘土、3重量份的纳米级三氯化铝、8重量份的纳米级硅灰、10重量份的蒙脱土、15重量份的炭素粉、0.5重量份的纳米级锰矿、2重量份的纳米镍粉、4重量份的纳米钨粉、2重量份的纳米钴粉、1重量份的纳米铜粉;所述嵌入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2重量份的纳米级硼酸钙、6重量份的纳米级高岭土、8重量份的丁基橡胶粉、5重量份的纳米镁粉、3重量份的纳米铝粉、4重量份的纳米镍粉、4重量份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7重量份的纳米流体,其中,纳米流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2重量份的去离子水、10重量份的环己烷、4重量份的异丙醇、6重量份的棕榈醇、1重量份的季铵盐、7重量份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纳米压裂增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纳米流体,将12重量份的去离子水、10重量份的环己烷、4重量份的异丙醇、6重量份的棕榈醇、1重量份的季铵盐、7重量份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均匀,即得纳米流体;步骤二、制备嵌入质,将12重量份的纳米级硼酸钙、6重量份的纳米级高岭土、5重量份的纳米镁粉、3重量份的纳米铝粉、4重量份的纳米镍粉混合均匀,在1100℃烧结65min,停止加热,降温至850℃,加入经球磨后8重量份的丁基橡胶粉,搅拌均匀,边搅拌边通入氮气,然后降温至50℃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东,王良超,孙晓东,孟虎,王世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德广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