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吊耳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04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耳加工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及设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立柱,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设有凹模,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与所述凹模板间设有驱动所述凹模板朝所述凸模运动以合模的液压缸,所述凹模的上端面安装有用于对预成型吊耳钢板定位的呈L形布置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在对预成型吊耳钢板加工时,凹模的上端面安装的定位块可以对预成型吊耳钢板进行准确定位,保证吊耳工件不跑偏,加工出的吊耳形状满足要求。

Lifting device for lifting e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lug proc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base, a lower die base and a pillar between the upper die base and the lower die base. The lower di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template, the concav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die, the upper di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unch, and between the lower die base and the concav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ace to drive the concave template.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 which the punch moves to close the die is described. An L-shaped positioning block for positioning the preformed lug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di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use. When processing the preformed lifting lug steel plate, the positioning block install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concave die can accurately locate the preformed lifting lug steel plate, ensure that the lifting lug workpiece does not deviate, and the shape of the processed lifting lug meets the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耳加工装置
本技术属于零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吊耳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吊耳是安装在设备上用于起吊的受力构件。在众多的输送机配送产品中,吊耳是运输作业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它是主要的吊点结构,因此要求有很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这就要求吊耳在加工时能够严格按照加工要求进行加工。由于吊耳的结构比较简单,很多公司会采用简易的装置对吊耳进行自行加工。但是,这些装置往往由于过于简单而不能保证吊耳的质量和形状要求,同时加工效率也比较低,加工稳定性较差,装置加工用途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吊耳加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吊耳加工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及设在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立柱,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设有凹模,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与所述凹模板间设有驱动所述凹模板朝所述凸模运动以合模的液压缸,所述凹模的上端面安装有用于对预成型吊耳钢板定位的呈L形布置的定位块。对于本技术吊耳加工装置,作为进一步的设置,所述上模座底部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上设有供凸模和定位块穿过的通孔,所述压料板由上层的硬质层和与预成型吊耳钢板相对应的下层柔软层组成,所述柔软层上具有密布的细油孔,所述硬质层内部具有与所述细油孔连通的储油腔。对于本技术吊耳加工装置,作为进一步的设置,所述立柱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模板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导向块,所述凹模通过所述导向块与凹槽的配合进行导向。对于本技术吊耳加工装置,作为进一步的设置,所述凹模的上端面上设有吸附孔,所述凹模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吸附孔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通过吸气管与负压吸附装置连通。对于本技术吊耳加工装置,作为进一步的设置,所述凸模和凹模呈V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在对预成型吊耳钢板加工时,凹模的上端面安装的定位块可以对预成型吊耳钢板进行准确定位,保证吊耳工件不跑偏,加工出的吊耳形状满足要求。2、压料板上设有细油孔,在压料的同时还可以同步的对预成型吊耳钢板涂油,对工件表面进行润滑,既保证了产品品质又降低了加工成本。3、与下模座相连的立柱内侧开有凹槽,凹模板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导向块,可以保证凹模板的上下运动保持直线,保证了挤压过程的稳定性。4、凹模的上端面上设有吸附孔,可以将预成型吊耳钢板吸附固定在凹模上,可以防止预成型吊耳钢板窜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吊耳加工装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及设在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的立柱3,下模座2上设有凹模板4,凹模板4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凹模5,上模座1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凸模6,凸模6和凹模5的形状为V形。下模座2与凹模板4间设有驱动凹模板4朝凸模6运动以合模的液压缸7,凹模5的上端面安装有用于对预成型吊耳钢板8定位的呈L形布置的定位块9。本实施例在对预成型吊耳钢板8加工时,凹模5的上端面安装的用于对预成型吊耳钢板8定位的呈L形布置的定位块9可以对预成型吊耳钢板8进行准确定位,保证吊耳工件不跑偏,加工出的吊耳形状满足要求。优选的,上模座1底部通过弹性元件10连接有压料板11,压料板11上设有供凸模6和定位块9穿过的通孔,压料板11由上层的硬质层111和与预成型吊耳钢板8相对应的下层柔软层112组成,所述柔软层112上具有密布的细油孔,硬质层11内部具有与细油孔连通的储油腔。本实施例压料板11上设有细油孔,在压料的同时还可以同步的对预成型吊耳钢板8涂油,对工件表面进行润滑,既保证了产品品质又降低了加工成本。对于本技术吊耳加工装置,作为进一步的设置,立柱3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凹槽12,凹模板4上设有与凹槽12相匹配的导向块13,凹模5通过导向块13与凹槽12的配合进行导向。可以保证凹模板4的上下运动保持直线,保证了挤压过程的稳定性。对于本技术吊耳加工装置,作为进一步的设置,凹模5的上端面上设有吸附孔,凹模5的侧面上设有与吸附孔连通的出气孔,出气孔通过吸气管与负压吸附装置连通。凹模5的吸附孔可以将预成型吊耳钢板吸附固定在凹模5上,可以防止预成型吊耳钢板8窜动。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也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耳加工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及设在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设有凹模,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与所述凹模板间设有驱动所述凹模板朝所述凸模运动以合模的液压缸,所述凹模的上端面安装有用于对预成型吊耳钢板定位的呈L形布置的定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耳加工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及设在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设有凹模,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与所述凹模板间设有驱动所述凹模板朝所述凸模运动以合模的液压缸,所述凹模的上端面安装有用于对预成型吊耳钢板定位的呈L形布置的定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底部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上设有供凸模和定位块穿过的通孔,所述压料板由上层的硬质层和与预成型吊耳钢板相对应的下层柔软层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钱玉华陈松涛仝磊夏毅敏朱晓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