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船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尤其涉及一种以弗劳德数0.2~0.4左右进行航行的船舶。
技术介绍
以弗劳德数Fn(Fn=船速/(垂线间长×重力加速度)1/2)0.2~0.4左右进行航行的渡船或汽车专用运输船等船舶通过螺旋桨产生的推进力而进行航行。对于这种船舶而言,航行时的船体阻力小致使船速的提高,被称为航运性能良好的船舶。因此,在进行船舶的设计时,在满足航运状态及排水量等的设计条件的同时,运用实验或经验找出并决定使船体阻力变小的形状。船体阻力通常由于船首部的兴波现象、伴随沿着船侧流动的船侧波的起伏的兴波现象、从船尾端派生的船尾波的隆起现象等而增大。因此,为了减少船体阻力,期望改善船首部的兴波现象、船侧波所引起的兴波现象以及船尾波的隆起现象。通过在船舶中,关于从船首沿着船底面及船侧面流过来的水流,由于在船尾端船体突然中断,因此在水面近旁的船尾端中央附近水流隆起,在船侧附近船侧流扩散。另外,在船舶航行时,产生船体向水面下下沉的升沉(sinkage)现象。水面下的船体表面与具有粘性的海水之间产生摩擦阻力,浸水面积越增大则摩擦阻力越增大,该摩擦阻力成为船体阻力。作为其中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具备:第一突缘部,其设置于隔着船尾侧的船底的船体中心线的两侧位置,并具有给定长度:第二突缘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突缘部的外侧位置,并具有给定长度;第一流路,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突缘部之间,并呈凹状;第二流路,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突缘部与所述第二突缘部之间,并呈凹状;第一后端突出部,其以连接所述第一突缘部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的船尾端;以及第二后端突出部,其以连接所述第一突缘部与所述第二突缘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的船尾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09 JP 2016-0454091.一种船舶,具备:第一突缘部,其设置于隔着船尾侧的船底的船体中心线的两侧位置,并具有给定长度:第二突缘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突缘部的外侧位置,并具有给定长度;第一流路,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突缘部之间,并呈凹状;第二流路,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突缘部与所述第二突缘部之间,并呈凹状;第一后端突出部,其以连接所述第一突缘部之间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的船尾端;以及第二后端突出部,其以连接所述第一突缘部与所述第二突缘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的船尾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中,所述第一流路相对于连结所述第一突缘部与所述船体中心线的直线向上方弯曲为凹状,并且相对于对所述第一突缘部与所述船体中心线之间的中心线的前端和后端进行连结的直线向上方弯曲为凹状,所述第二流路相对于连结所述第一突缘部与所述第二突缘部的直线向上方弯曲为凹状,并且相对于对所述第一突缘部与所述第二突缘部之间的中心线的前端和后端进行连结的直线向上方弯曲为凹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