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95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其可移动至设置海域,并在设置海域被拴系固定进行工作。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具有长方体形状。与中央部连续设置的后方部(13)的上甲板(25)具有与中央部的上甲板同等的宽度的长方形。后方部(13)的与移动时的吃水线相比的下方部分呈向后方变窄的流线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海上浮动体构造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海上生产并贮存例如原油等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可移动至设置海域,被拴系固定在设置海域,汲取油层流体来精制并存储原油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例如专利文献1)。这种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具备原油贮存罐,为了在上甲板上配置精制处理设施等各种设施,具有整体上成形为箱型形状的装置。另外,在这种箱型形状浮动体的船头船尾部分,多数情况下底部及两侧壁部被斜切而形成倾斜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2001-2609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述,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由于其功能上的理由,具有箱型形状是理想的,但为了在海上移动而优选具备一定的推进阻力性能,难以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上具有箱型形状,并且移动时的阻力性能优异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其可移动至设置海域,并在设置海域被拴系固定进行工作,其特征在于,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具有长方形,与中央部连续设置的后方部的上甲板具有与中央部的上甲板同等的宽度的长方形状,后方部的与移动时的吃水线相比的下方部分呈向后方变窄的流线形。优选的是,后方部的外表面具有与从上甲板的缘部向垂直下方延伸的侧壁连接的上部区域、与底部连接的下部区域、以及形成于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中间区域的倾斜角度比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小。该结构中,中间区域例如由直纹曲面构成。中间区域也可以是,接近后端部的部分由可展开面构成,接近中央部的部分由扭转面构成。优选的是,上部区域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越接近后端部,倾斜角度越小。该情况下,上部区域例如由直纹曲面构成。中央部的长度例如可以自由设定至达到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的总长的50~70%,另一方面,宽度固定在适合世界各地的修船坞的接纳尺寸的通用尺寸,例如宽49~63m。同时,前方部的长度设为与宽度大致相同(约90~110%),后方部的长度设为宽度的约120~140%。由此,能够确保划水性和航向稳定性。也可以是,与中央部连续设置的前方部的外表面例如具有:与上甲板的缘部连接且以相对于上甲板形成锐角的方式倾斜的上部区域;以及从该上部区域向垂直下方延伸的下部区域,该下部区域由可展开面构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整体上具有箱型形状,且移动时成为水面下的下部区域的阻力性能优异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的侧视图。图2是从斜下方观察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的前方部的立体图。图3是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的前方部的主视线图。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的后方部的立体图。图5是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的后方部的主视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图1概略性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该海上浮动体构造物被拖航至设置海域,或者可自航移动,在设置海域中被拴系固定进行工作。主体10划分成前方部11、中央部12和后方部13。主体10的总宽度固定在适合世界各地的修船坞的接纳尺寸的通用尺寸,例如为49~63m。前方部11的长度为总宽的约90~110%,后方部13的长度为总宽的约120~140%。另外,中央部12的长度具有可以自由设定至达到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的总长的约50~70%的长方体形状。此外,附图标记L表示移动时的吃水线,吃水为主体10深度的约3分之1。设置于中央部12的上甲板25上的生产设备21包含油处理设备、气体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发电设备等。在生产设备21的前方设有伴生气体燃烧装置22,在生产设备21的周围设有起重机23。在后方部13的上甲板25上设有居住区设备24。图2是从斜下方观察前方部11的立体图,图3是前方部11的主视线图。前方部11与中央部12连续设置,其外表面划分成上部区域31、下部区域32和底部33。上部区域31与上甲板25的缘部连接,以相对于上甲板25形成锐角的方式倾斜。下部区域32从上部区域31向垂直下方延伸。由图3可知,下部区域32除舱底部34之外,仅由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线段形成,另外,水平面形状形成越接近前端部其宽度越窄的曲线。即,下部区域32由可展开面构成,可展开成平面。底部33为平面。此外,图2、3中,附图标记F1~F4表示相互对应的位置处的外形线。中央部12的横剖面形状为大致矩形,除舱底部34(参照图3)外,中央部12的侧壁为平板。即,中央部12的两侧壁实质上为平行的平板,在中央部12形成有原油等贮存罐。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后方部13的立体图,图5是后方部13的主视线图。后方部13与中央部12连续地设置,上甲板25具有与中央部12同等的宽度,理想的是,从上方观察后方部13的上甲板25时,上甲板25呈长方形。但是,实际上,后方部13的平面形状为还包含对角部实施了倒角或者使角部带圆角的情况的长方形状。另外,后方部13的与移动时的吃水线L(参照图1)相比的下方部分呈向后方变窄的流线形。后方部13的外表面划分成侧壁42、上部区域43、中间区域44、下部区域45和底部46。此外,图4、5中,附图标记A0~A2表示相互对应的位置处的外形线。侧壁42从上甲板25的缘部向垂直下方延伸。上部区域43与侧壁42连接,如图5的外形线A0~A2所示,为具有越接近后端部其倾斜角度越小的倾斜面的扭转面。即,上部区域43成为可仅由线段构成的直纹曲面(可展开面或扭转面、及它们的组合)。另一方面,下部区域45与底部46连接,下部区域45与底部46的连接部分即舱底部47为接近圆弧的三维曲面,但舱底部47以外为直纹曲面。中间区域44形成于上部区域43和下部区域45之间,中间区域44的上缘部与上部区域43连接,中间区域44的下缘部与下部区域45连接。中间区域44的倾斜角度比上部区域43及下部区域45小。另外,中间区域44的接近后端部的部分(图5中的附图标记A1~附图标记A2之间及其附近)由可展开面构成,接近中央部12的部分(图5中的附图标记A2的前方)由扭转面构成。即,中间区域44被表示作为线段的轨迹,由直纹曲面构成。上部区域43和中间区域44的边界即角部51如图5所示折弯成凸状。另一方面,中间区域44和下部区域45的边界即角部52如图5所示折弯成凹状。如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方部11除舱底部34之外,底部33由平面形成,侧壁的下部区域32被构成作为可展开面,越接近前端部,前方部11宽度越窄。即,前方部11的形状为简单的形状,可以抑制建造成本,并且可以降低移动时的阻力。进而,上部区域31具有喇叭形状,因此上甲板25的面积扩大,不仅能够确保用于配置生产设备、贮存设备、拴系设备等的空间,而且在移动时或工作时能够提高划水性。关于中央部12,其占主体10的总长(水线长)的约50~70%,可以比一般的船舶长。这样,当加长中央部12时,作为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的结构整体上简单,因此,建造变得容易。另外,因为两侧壁平行的部分变长,所以可以增加用于设置连结海底的油井等和贮存设备的竖管等配管等的空间。在后方部13,比移动时的吃水线L靠下方的位置具有接近船型的形状。因此,与具有箱型形状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相比,可以减少移动时的阻力。由于阻力减少,可以将推进装置小型化,由此,可以减小机舱,因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海上浮动体构造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其可移动至设置海域,并在设置海域被拴系固定进行工作,其特征在于,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具有长方体形状,与所述中央部连续设置的后方部的上甲板具有与所述中央部的上甲板同等的宽度的长方形,所述后方部的与移动时的吃水线相比的下方部分呈向后方变窄的流线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08 JP 2014-1625591.一种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其可移动至设置海域,并在设置海域被拴系固定进行工作,其特征在于,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具有长方体形状,与所述中央部连续设置的后方部的上甲板具有与所述中央部的上甲板同等的宽度的长方形,所述后方部的与移动时的吃水线相比的下方部分呈向后方变窄的流线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部的外表面具有与从上甲板的缘部向垂直下方延伸的侧壁连接的上部区域、与底部连接的下部区域、以及形成于所述上部区域和所述下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的倾斜角度比所述上部区域及所述下部区域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由直纹曲面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浮动体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的接近后端部的部分由可展开面构成,所述中间区域的接近所述中央部的部分由扭转面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浩太郎松村竹实中村正规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