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96628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4 00: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包括主船体与设置在主船体上方的顶层甲板,主船体包括圆筒型的外侧壁,外侧壁的轴线竖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通过改变主船体的形状,使其外侧壁为圆环柱形,且外侧壁的顶面向上设置,避免了传统的半浅型船舶的中垂和中拱弯曲载荷大进而导致船体容易受到疲劳破坏情况的出现;减少了传统的半浅型船舶的长度,进而减少波浪对船体的冲击;利于冲击力的传递与分散,降低波浪对生活平台的冲击而导致的损坏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一般涉及水上交通设备
,具体涉及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尤其涉及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快速提升,对陆地的资源有着较大的损耗,部分陆地资源已经急剧减少甚至枯竭。而海洋占有地球表面积的71%,其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来满足日益增加的生活资源的需求。例如随着陆地油气资源的大量损耗,以及人们生活对油气资源的日益增加,迫使人类对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化,油气勘探开发从陆地转入海洋。海洋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油气资源的采集地点往往距离陆地较远,且不能经常往返海上作业点及陆地,所以在海上需要建造可以为工作人员提高生活休息的生活平台,来保证可持续作业。同时生活平台上要配有跳板,来满足工作人员与其他平台的往返生活需要。目前,生活平台一般为半浅型船舶,由于船身为细长,中垂和中拱弯曲载荷大,船体容易受到疲劳破坏且制造成本高。由于海上作业时会受到巨大风浪的冲击,对半浅型生活平台损害较大,降低生活平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提高耐波浪冲击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包括主船体与设置在主船体上方的顶层甲板,主船体包括圆筒型的外侧壁,外侧壁的轴线竖直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通过改变主船体的形状,使其外侧壁为圆环柱形,且外侧壁的顶面向上设置,避免了传统的半浅型船舶的中垂和中拱弯曲载荷大进而导致船体容易受到疲劳破坏情况的出现;减少了传统的半浅型船舶的长度,进而减少波浪对船体的冲击;利于冲击力的传递与分散,降低波浪对生活平台的冲击而导致的损坏程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包括主船体与设置在主船体上方的顶层甲板11,主船体包括圆筒型的外侧壁1,外侧壁1的轴线竖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主船体的形状,使其外侧壁1为圆环柱形,且外侧壁1的顶面向上设置,避免了传统的半浅型船舶的中垂和中拱弯曲载荷大进而导致船体容易受到疲劳破坏情况的出现;减少了传统的半浅型船舶的长度,进而减少波浪对船体的冲击;利于冲击力的传递与分散,降低波浪对生活平台的冲击而导致的损坏程度。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还包括设置于外侧壁1内部的内侧壁2,内侧壁2沿周向为封闭结构,内侧壁2通过连接组件与外侧壁1焊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内侧壁2置于外侧壁1的内部,内侧壁2与外侧壁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增加了外侧壁1的强度,同时内侧壁2与外侧壁1之间的空间形成压载舱室,用来维持船体平衡。此外,设置内侧壁2还利于外界对船体的作用力的传递与分散,降低对船体的损坏程度。优选地,内侧壁2的横截面为正N边形结构,内侧壁2的轴线竖直设置,N为正整数且N≥4。在本实施例中,内侧壁2为横截面为正N边形,与圆环柱形的内侧壁2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正多边形结构可避免在制作弧度胎架,降低建造成本。优选地,N=12,即内侧壁2的横截面为正12边形结构,便于内侧壁2的制造,降低生产成本。优选地,内侧壁2与外侧壁1为共轴设置,保证主船体结构的对称性以及结构稳定性。优选地,连接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3分别与外侧壁1及内侧壁2焊接;沿内侧壁2的轴线向每个侧棱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4分别与外侧壁1及内侧壁2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内侧壁2与外侧壁1之间上下间隔且水平设有第一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3分别与内侧壁2与外侧壁1焊接,增加了内侧壁2与外侧壁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进而增加了船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及稳定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4沿内侧壁2的轴线向每个侧棱方向设置,第二连接板4位于内侧壁2与外侧壁1之间并分别与内侧壁2与外侧壁1焊接,进一步增加了内侧壁2与外侧壁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进而增加了船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优选地,第一甲板之间平行设置,不仅便于安装,而且增加了对主船体的径向的支撑强度。优选地,内侧壁2内上下间隔且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一甲板,每个第一甲板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水密壁6,两横向水密壁6分别焊接于关于内侧壁2中心对称的侧面的两个棱柱上;两个平行设置的纵向水密壁7,两纵向水密壁7分别焊接于关于内侧壁2中心对称的侧面的两个棱柱上。在本实施例中,内侧壁2内上下间隔且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一甲板,利于空间的使用,提供空间的利用率。每个第一甲板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水密壁6,两横向水密壁6分别焊接于关于内侧壁2中心对称的侧面的两个棱柱上;两个平行设置的纵向水密壁7,两纵向水密壁7分别焊接于关于内侧壁2中心对称的侧面的两个棱柱上,纵向水密壁7与横向水密壁6相互垂直,形成“井”字型。纵向水密壁7、横向水密壁6分割内侧壁2内部的空间,纵向水密壁7、横向水密壁6与内侧壁2形成的空间用于安放设备或者形成压载舱室等,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纵向水密壁7、横向水密壁6分别固定在该纵向水密壁7、横向水密壁6所在的两层第一甲板上,进一步增加了第一甲板之间、以及第一甲板与内侧壁2之间的连接强度及结构稳定性。优选地,第一连接板3为套设于内侧壁2外表面的环形结构,且第一连接板3内边的形状为与内侧壁2的形状相对应的正N边形,第一连接板3外边的形状为与外侧壁1的形状相对应的圆形,且每个第一甲板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3位于同一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3为套设于内侧壁2外表面且分别与两侧的内侧壁2与外侧壁1焊接,具体地,第一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3内边的形状为与内侧壁2的形状相对应的正N边形,第一连接板3外边的形状为与外侧壁1的形状相对应的圆形,使得第一连接板3与内侧壁2与外侧壁1形状相吻合,避免第一连接板3与内侧壁2、外侧壁1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影响结构强度。每个第一甲板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3位于同一平面,增加了第一甲板对外侧壁1的支撑强度。优选地,外侧壁1的顶部焊接有支撑台8,支撑台8包括沿周向封闭设置的支撑侧壁10,支撑侧壁10沿外侧壁1的顶部向外悬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侧壁1的顶部焊接有支撑台8,顶层甲板11覆盖于支撑台8的顶面并与支撑台8顶部焊接,且支撑台8为中空结构,支撑台8具体包括沿周向封闭设置的支撑侧壁10,即支撑侧壁10沿周向封闭设置,环绕成封闭的一圈中空的支撑台8,支撑侧壁10沿外侧壁1的顶部向外悬伸设置,使得顶层甲板11顶面面积大于主船体顶面的面积。其中,顶层甲板11顶面上可用于安放楼层、救生筏等装备。进一步地,支撑侧壁10的底面与外侧壁1的顶部形状相对应且焊接在一起。本实施例提供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其中主船体的直径可达60多米,支撑台8的高度可达15米,支撑台8的顶面直径可达70多米,而主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包括主船体与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方的顶层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包括圆筒型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的轴线竖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包括主船体与设置在所述主船体上方的顶层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包括圆筒型的外侧壁,所述外侧壁的轴线竖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侧壁内部的内侧壁,所述内侧壁沿周向为封闭结构,所述内侧壁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外侧壁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的横截面为正N边形结构,所述内侧壁的轴线竖直设置,N为正整数且N≥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外侧壁及内侧壁焊接;沿所述内侧壁的轴线向每个侧棱的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外侧壁及内侧壁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内上下间隔且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一甲板,每个所述第一甲板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水密壁,两所述横向水密壁分别焊接于关于所述内侧壁中心对称的侧面的两个棱柱上;两个平行设置的纵向水密壁,两所述纵向水密壁分别焊接于关于所述内侧壁中心对称的侧面的两个棱柱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王思铭刘庆彬吴承恩雷夕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