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445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6:45
一种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组件包括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部部分和帽部分。所述基部部分具有基部穿孔。所述基部穿孔与基部空腔流体连通。所述帽部分附连到所述基部部分。所述帽部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帽穿孔。所述帽穿孔与所述基部空腔选择性地流体连通。活塞设置在所述基部空腔中。第一区域由所述帽穿孔限定,第二区域由所述活塞与所述帽部分之间的空间限定,并且第三区域由所述基部穿孔限定。所述第二区域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组件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被授予序列号62/288,933并于2016年1月29日提交的临时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组件。具有轮胎充气系统(例如像中央轮胎充气系统)的车辆可以采用轮阀来将空气保持在其车轮中并且调整或维持其压力。常规轮阀可能由于其操作温度的范围、其暴露于的操作压力和/或其被设计成执行的专门功能而遭遇到性能问题。因此,开发以下组件将是有利的:所述组件是廉价的,可在较高压力下在较高温度范围内操作,并且可与现有轮阀一起使用以克服轮阀的上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组件的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组件包括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部部分和帽部分。所述基部部分具有基部穿孔。所述基部穿孔与基部空腔流体连通。所述帽部分附连到所述基部部分。所述帽部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帽穿孔。所述帽穿孔与所述基部空腔选择性地流体连通。活塞设置在所述基部空腔中。第一区域由所述帽穿孔限定,第二区域由所述活塞与所述帽部分之间的空间限定,并且第三区域由所述基部穿孔限定。所述第二区域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附图说明当根据附图考虑以下详细描述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点以及其他优点,在所述附图中:图1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件的平面图;图2描绘了图1的组件的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图2A描绘了图1的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图3描绘了图2的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4描绘了图3的组件的该部分的分解图;以及图5描绘了组件的实施方案内的某些区域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除非明确相反规定,本专利技术可以采取各种替代性定向和步骤顺序。还应当理解,在附图中示出以及在以下说明中描述的具体组件和方法仅为限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本专利技术概念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因此,除非权利要求另外明确地说明,否则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关的具体尺寸、方向或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且,尽管它们可能不是,但是在本申请的该部分内,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的相似元件可以通常用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本文描述了组件10的各种实施方案。组件10的实施方案可以应用于商用车辆和非公路车辆。而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实施方案可以具有工业应用、机车应用、军事应用和航空航天应用。现在参照图1,组件10优选地用于轮胎充(放)气系统或作为轮胎充气系统的一部分,以检查、增加和/或减小封装在车轮12内的空气的压力。优选地,轮胎充气系统的种类是中央轮胎充气系统(CTIS)。通过将轮胎14密封地附连到轮辋16的外表面来形成车轮12。本领域中常规的轮胎和轮辋适用于与组件10一起使用。车轮12可以封装压力为约5psi至130psi的加压空气。更优选地,车轮12封装压力为约30psi至130psi的加压空气。封装在车轮12内的空气的压力在本文中也可以被称为“轮胎压力”。轮胎充气系统优选地包括通过组件10与空气供给源(未描绘)和/或车轮12选择性地流体连通的充气系统管道(未描绘)。充气系统管道用于传送来自空气供给源或车轮12的加压空气。当期望检查、增加和/或减小轮胎压力时,空气供给源提供加压空气。由空气供给源提供的加压空气的压力大于轮胎压力。由空气供给源提供的加压空气的压力可以是130psi或更高的。现在将参考图1-5描述组件10的实施方案。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20优选地均为金属的。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可以利用其他材料来形成。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20可能以整体方式来形成。在与图2-4所示的实施方案类似的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20附连在一起,但是被设置为单独部件。第一壳体18包括附连到第一端部部分24的第一端部22。软管构件26设置在第一端部22中并且附连到第一壳体18的第一端部部分24。软管构件26可以通过压接工艺来附连到第一壳体18,所述压接工艺在第一端部部分24中提供压接(未描绘)。第一壳体18还包括第二端部部分28,所述第二端部部分28直接附连到第二壳体20的帽部分3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端部部分28通过螺纹接头32来附连到帽部分30。在实施方案中,第一端部部分24具有基本恒定的外径34。第一端部部分24的外径34大于第二端部部分28的外径3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端部部分28可以包括倾斜过渡部38。倾斜过渡部38附连到第一端部部分24并且将第一端部部分24与第二端部部分28的连接部分39分开。流体管道40设置在第一壳体18中并且延伸通过第一壳体18。流体管道40实现软管构件26与阀组件44之间的流体连通。在端部46上,软管构件26通过穿过其设置的另一个流体管道42与第一壳体18流体连通。流体管道42延伸通过软管构件26并且与通过第一壳体18设置的流体管道40流体连通,以实现软管构件26与第一壳体18之间的流体连通。在相对的端部(未描绘)上,软管构件26和流体管道42通过充气系统管道与中央轮胎充气系统的其余部分流体连通。在第一壳体18的相对端部52上,流体管道40通过在第二壳体20中形成的穿孔54与阀组件44流体连通。第二壳体20被设置为阀组件44的一部分。优选地,第二壳体20包括基部部分56和帽部分58。帽部分58附连到基部部分56。阀组件44还包括定位在第二壳体20内的活塞62。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阀组件44还包括也定位在第二壳体20内的偏置构件60。基部部分56是将帽部分58、偏置构件60和活塞62设置在其中的大致圆柱形构件。如图3-4中最佳所示,基部部分56包括外壁部分64、下壁部分66和杆部分68。优选地,基部部分56通过铸造金属来整体形成。然而,应当理解的是,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和工艺来形成基部部分56。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结合多个部件来形成基部部分56。外壁部分64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形状。外壁部分64在其第一端部70处附连到下壁部分66并且远离其延伸。外壁部分64和下壁部分66限定基部空腔72。优选地,外壁部分64包括内表面74,所述内表面74包括第一直径部分78和第二直径部分80。第二直径部分80的直径大于第一直径部分78的直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过渡部82连接第一直径部分78和第二直径部分80。第一直径部分与第二直径部分之间的过渡部82被清晰地(sharply)限定。如图所示,第二直径部分80附连到基部部分56的端部84。内表面74还可包括第三直径部分86。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第三直径部分86通过第一直径部分78与第二直径部分80分开,并且第三直径部分86附连到外壁部分64的端部70。第三直径部分86的直径小于第一直径部分78的直径。外壁部分64的外表面88可以是滚花的或者具有一个或多个平坦部分以便能够构造组件10。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外表面88可以包括在其上形成的螺纹部分以用于接合在与组件联接的部件中形成的螺纹。在实施方案中,外壁部分64的外表面88具有基本恒定的直径。下壁部分66在一侧上附连到外壁部分64,并且在其相对侧上附连到杆部分68。下壁部分66与外壁部分64和杆部分68处于垂直关系。下壁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组件,其包括: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包括基部部分和帽部分的壳体,所述基部部分具有与基部空腔流体连通的基部穿孔,其中所述帽部分附连到所述基部部分并且所述帽部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帽穿孔,所述帽穿孔与所述基部空腔选择性地流体连通,以及设置在所述基部空腔中的活塞,其中第一区域由所述帽穿孔限定,第二区域由所述活塞与所述帽部分之间的空间限定,并且第三区域由所述基部穿孔限定,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9 US 62/288,9331.一种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组件,其包括: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包括基部部分和帽部分的壳体,所述基部部分具有与基部空腔流体连通的基部穿孔,其中所述帽部分附连到所述基部部分并且所述帽部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帽穿孔,所述帽穿孔与所述基部空腔选择性地流体连通,以及设置在所述基部空腔中的活塞,其中第一区域由所述帽穿孔限定,第二区域由所述活塞与所述帽部分之间的空间限定,并且第三区域由所述基部穿孔限定,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还包括在所述帽穿孔附近设置在所述基部部分与所述帽部分之间的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接触所述活塞以向其施加偏置,所述偏置将所述活塞推向打开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还包括在所述帽穿孔附近设置在所述基部部分与所述帽部分之间的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接触所述活塞以向其施加偏置,所述偏置将所述活塞推向打开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活塞包括具有多个活塞支撑件的梭子,并且只有一空间将所述活塞支撑件与所述帽部分的内侧面分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当所述活塞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帽穿孔与所述基部空腔流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帽穿孔与所述基部穿孔对准,所述帽穿孔具有:第一部分,其直径是基本上是恒定的;以及第二部分,其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A·巴利斯特雷利P·李
申请(专利权)人:德纳重型车辆系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