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45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具有在内部收容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的单元壳体。高压电气安装单元搭载于车身左右的侧框架之间,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中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为与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对置。保护结构具备:多个支承面,它们设置于单元壳体(1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平坦部,其以相对于侧面的由多个支承面包围的区域内的其他的部位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该区域;板状的防护构件,其固定于多个支承面,且隔着规定的间隙与平坦部对置。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un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a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unit. The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unit has a unit housing housed inside the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unit. The high-voltage electrical mounting unit is mounted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frames of the car body, and at least a part of the side of the unit housing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utside is configured to be opposite to the side inside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side frame. The protective structure has: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surfaces,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unit shell (10); a flat part,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area opposite the side in a way that the other parts of the area surrounded by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breadths protrude to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width direction; and a plate-shaped protective member, which is fixed on a plurality of supports. The surface is opposite to the flat part from the specified g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动机动车等车辆中,在车身前部的马达室内收纳有用于供进行车辆驱动、再生发电的旋转电机和控制该旋转电机的功率控制单元。功率控制单元在金属制的单元壳体的内部收纳有逆变器、DC-DC转换器等高压电气安装部件。因此,在这种车辆的功率控制单元中,重要的是,即便车辆被从外部输入了大的负荷时,单元壳体内的高压电气安装部件也被充分地保护。根据这样的情况,提出了各种即便在被从外部输入了较大的载荷时也能充分地保护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的对策(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13-103585号)。在日本国特开2013-103585号所记载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中,单元壳体被单元支承框架安装于车架,在该状态下,单元壳体的周边区域被单元支承框架包围而被保护。另外,在与车辆前方的散热器的突部对峙的部位设置有用于保护单元壳体免受该突部的影响的防护构件。防护构件由金属制的板状构件构成,跨单元支承框架和单元壳体上的高强度部位地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日本国特开2013-103585号所述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是单元壳体被大型的单元支承框架安装于车架的结构,因此,能够利用单元支承框架保护单元壳体的周边区域的较宽的范围。然而,根据车辆的不同,也有时无法采用这样的大型的单元支承框架。另外,在如日本国特开2013-103585号所述那样以覆盖单元壳体的作为保护对象的面的方式配置板状的防护构件的情况下,只要车身结构物的抵接部的变形行为单纯且稳定,就能够保护单元壳体内的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然而,例如在碰撞载荷输入时车身的侧框架随之发生弯曲变形并同时以从倾斜方向朝向单元壳体的侧面接近的方式进行位移的情况下,单元壳体的侧面上的来自侧框架的载荷的输入位置的偏差分布在大的范围,其结果是,必须使对单元壳体的侧面进行覆盖的防护构件大型化。并且,若防护构件被大型化,则易于成为导致车辆重量的增加、产品成本的高涨的原因。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一种不导致防护构件的大型化就能够保护单元壳体内的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本专利技术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采用了以下的结构。(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中,该高压电气安装单元具有在内部收容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的单元壳体,且搭载于车身左右的侧框架之间,并且配置为所述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对置,其中,该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具备:多个支承面,它们设置于所述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面;平坦部,其以相对于所述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面的由多个所述支承面包围的区域内的其他的部位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区域;以及板状的防护构件,其固定于多个所述支承面,并且隔着规定的间隙与所述平坦部对置。根据上述(1)的方案,若在碰撞时侧框架的弯曲部以相对于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从倾斜方向接近的方式进行位移,则侧框架的弯曲部碰到板状的防护构件,其载荷经由防护构件被单元壳体的支承面止挡。此时,当侧框架的弯曲部的倾斜方向的位移进一步发展时,防护构件的由多个支承面包围的区域向单元壳体的侧面方向变形,防护构件的背面与单元壳体的侧面的平坦部抵接。来自侧框架的输入载荷被单元壳体的侧面的多个支承面和平坦部止挡。(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单元壳体的上部侧的壳体与下部侧的壳体通过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而彼此紧固连结固定,所述平坦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根据上述(2)的方案,平坦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刚性较高的凸缘部,因此,能够以凸缘部的较高的刚性止挡从侧框架的弯曲部向平坦部输入的载荷。(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防护构件具备:平坦的承接部,其与所述平坦部对置;以及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承接部的后端,且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根据上述(3)的方案,若在碰撞时侧框架的弯曲部沿着接近单元框架的方向位移,则弯曲部与防护构件的承接部抵接而使承接部向单元壳体方向变形。当侧框架的弯曲部进一步位移时,承接部与单元壳体的平坦部抵接,并且,侧框架的弯曲部也与防护构件的鼓出部抵接。此时,侧框架向车身后方侧的位移被鼓出部限制。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侧框架的弯曲部在防护构件伸出而与单元壳体直接抵接。(4)在上述(1)~(3)中任一项的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所述防护构件上形成有从所述防护构件的周围朝向内侧区域延伸的狭缝。根据上述(4)的方案,若在碰撞时侧框架的弯曲部与防护构件抵接,则防护构件的内侧区域以狭缝的附近部的变形为契机而向接近单元壳体的侧面的平坦部的方向变形。由此,侧框架的弯曲部的位移易于被防护构件的变形区域约束。(5)在上述(4)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防护构件具备:平坦的承接部,其与所述平坦部对置;以及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承接部的后端,且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所述狭缝被设为在前后方向上跨所述承接部和鼓出部且在所述防护构件的后端缘开放的形状。根据上述(5)的方案,若在碰撞时侧框架的弯曲部与防护构件的承接部抵接,则以狭缝的附近部的变形为契机而承接部向单元壳体方向变形。在该结构的情况下,狭缝设为跨承接部和鼓出部且在防护构件的后端缘开放的形状,因此能够利用鼓出部限制侧框架的弯曲部向后方侧的过大的位移,并且创造承接部的变形的契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在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设置有由多个支承面包围的平坦部,板状的防护构件固定于多个支承面,并且,在防护构件与平坦部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因此,在碰撞载荷的输入时,在侧框架的弯曲部以相对于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从倾斜方向接近的方式位移了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支承面和平坦部将来自侧框架的输入载荷分散并止挡。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中,在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设置的平坦部相对于由多个支承面包围的区域内的其他的部位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因此,即使在侧框架的弯曲部的载荷输入位置产生了不均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防护构件由平坦部止挡侧框架的载荷。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利用防护构件和单元壳体的侧面效率良好地止挡来自侧框架的输入载荷,因此,能够抑制防护构件的大型化,并且保护单元壳体内的高压电气安装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车辆前部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去除了防护构件后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去除了防护构件后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防护构件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防护构件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沿着图2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架和防护构件的变形行为的示意性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车辆是由马达(旋转电机)驱动的电动机动车。不过,车辆并不限于仅由马达驱动的车辆,也可以是通过发动机和马达的一并使用来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等。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适当部位记载有指向车辆的前方的箭头FR、指向车辆的上方的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该高压电气安装单元具有在内部收容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的单元壳体,并搭载于车身左右的侧框架之间,并且配置为所述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对置,其中,所述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具备:多个支承面,它们设置于所述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面;平坦部,其以相对于所述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面的由多个所述支承面包围的区域内的其他的部位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区域;以及板状的防护构件,其固定于多个所述支承面,并且隔着规定的间隙与所述平坦部对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11 JP 2017-078496;2017.05.31 JP 2017-107851.一种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该高压电气安装单元具有在内部收容高压电气安装部件的单元壳体,并搭载于车身左右的侧框架之间,并且配置为所述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对置,其中,所述高压电气安装单元的保护结构具备:多个支承面,它们设置于所述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面;平坦部,其以相对于所述单元壳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所述侧面的由多个所述支承面包围的区域内的其他的部位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区域;以及板状的防护构件,其固定于多个所述支承面,并且隔着规定的间隙与所述平坦部对置。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井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