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行式垂直立体停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停车库
,具体为一种平行式垂直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已有近30~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而现有的立体停车库有些才用循环顺序进车方式,停车车厢一般会按序分配,会出现车辆均停泊在同一侧厢体中,而另一侧厢体全空的情况,则该电机将要负荷所有车辆提升的功率,对提升电机造成损害,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行可靠性,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平行式垂直立体停车库,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式垂直立体停车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行式垂直立体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行式垂直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撑框架(1)、循环车库(3)、转移台(5)和履带梁(1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车库(3)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内部,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轨道(2),所述循环车库(3)通过所述循环轨道(2)进行循环传动,所述转移台(5)固定在所述循环车库(3)的底部,所述转移台(5)上开设有收容腔(8),所述履带梁(11)收容在所述收容腔(8)内,所述履带梁(11)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履带(12),所述防滑履带(12)的内壁设置有传动轮(9)和导向辊(15),所述防滑履带(12)和所述履带梁(11)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轮(9)和所述导向辊(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式垂直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撑框架(1)、循环车库(3)、转移台(5)和履带梁(1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车库(3)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内部,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轨道(2),所述循环车库(3)通过所述循环轨道(2)进行循环传动,所述转移台(5)固定在所述循环车库(3)的底部,所述转移台(5)上开设有收容腔(8),所述履带梁(11)收容在所述收容腔(8)内,所述履带梁(11)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履带(12),所述防滑履带(12)的内壁设置有传动轮(9)和导向辊(15),所述防滑履带(12)和所述履带梁(11)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轮(9)和所述导向辊(15)传动连接,所述履带梁(11)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转移台(5)连接,所述循环轨道(2)的内侧固定有承载支架(4),所述承载支架(4)位于所述循环车库(3)的内侧,所述支撑框架(1)内包括停车层(7)和转移层(6),所述停车层(7)位于所述转移层(6)的下侧,位于所述转移层(6)内的所述承载支架(4)上具有过渡传送履带(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式垂直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10)、导轨(14)、第一升降杆(16)、支撑座(17)和第二升降杆(18),所述支撑座(17)固定在所述收容腔(8)的底部,所述导轨(14)固定在所述履带梁(11)的下侧,所述第一升降杆(16)的下端铰接在所述支撑座(17)的内侧,所述第一升降杆(1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14)的内侧,所述第二升降杆(18)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导轨(14)的内侧,所述第二升降杆(18)的另一端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