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属于领域。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从而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的理论图式相符合。但现有技术桥梁支座是一个桥梁的重要的核心部分,通过橡胶的弹性所产生的阻尼力来减小地震力的影响,一旦没有设计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以解决桥梁支座是一个桥梁的重要的核心部分,通过橡胶的弹性所产生的阻尼力来减小地震力的影响,一旦没有设计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其结构包括:震感检测器、控制箱、底座、橡胶夹层、检测顶板、反光警示条、固定螺栓、限位钢条、顶板,所述震感检测器内部元件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的主板电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水平安设在橡胶夹层外壁的底端,所述检测顶板固定在震感检测器的上端并且通过螺栓与底座右侧的内螺纹间隙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其结构包括:震感检测器(1)、控制箱(2)、底座(3)、橡胶夹层(4)、检测顶板(5)、反光警示条(6)、固定螺栓(7)、限位钢条(8)、顶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震感检测器(1)内部元件通过导线与控制箱(2)的主板电连接,所述底座(3)的上端水平安设在橡胶夹层(4)外壁的底端,所述检测顶板(5)固定在震感检测器(1)的上端并且通过螺栓与底座(3)右侧的内螺纹间隙配合,所述反光警示条(6)的后端胶连接在底座(3)外壁的右侧,所述固定螺栓(7)水平贯穿限位钢条(8)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螺栓(7)的外螺纹与顶板(9)右侧凹槽过盈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其结构包括:震感检测器(1)、控制箱(2)、底座(3)、橡胶夹层(4)、检测顶板(5)、反光警示条(6)、固定螺栓(7)、限位钢条(8)、顶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震感检测器(1)内部元件通过导线与控制箱(2)的主板电连接,所述底座(3)的上端水平安设在橡胶夹层(4)外壁的底端,所述检测顶板(5)固定在震感检测器(1)的上端并且通过螺栓与底座(3)右侧的内螺纹间隙配合,所述反光警示条(6)的后端胶连接在底座(3)外壁的右侧,所述固定螺栓(7)水平贯穿限位钢条(8)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螺栓(7)的外螺纹与顶板(9)右侧凹槽过盈配合;所述震感检测器(1)设有接触块(101)、传动杠杆(102)、齿轮组(103)、推杆组(104)、滑动检测器(105)、带轮组(106)、工作指示器(107),所述接触块(101)的外壁水平固定传动杠杆(102)的上端,所述传动杠杆(102)左侧的力臂与齿轮组(103)的齿轮活动连接,所述推杆组(104)底部的伸缩臂与滑动检测器(105)上端的滑块间隙配合,所述带轮组(106)垂直固定在工作指示器(107)的上端,所述带轮组(106)顶部的凸轮与接触块(101)机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块(101)由顶板(1011)、行程杆(1012)、弹簧(1013)、活动臂(1014)、支撑座(1015)组成,所述行程杆(1012)垂直安装在顶板(1011)外壁的下端,所述行程杆(1012)垂直贯穿弹簧(1013)的内壁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臂(1014)设有两个并且与支撑座(1015)的固定耳间隙配合,所述支撑座(1015)水平焊接在震感检测器(1)内壁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1011)底部的中段与活动臂(1014)的顶部机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杠杆(102)由拉块(1021)、主力臂(1022)、活动支架(1023)、作用臂(1024)、杠杆(1025)组成,所述拉块(1021)的右侧胶连接在主力臂(1022)的左侧,所述活动支架(1023)通过活动栓与作用臂(1024)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主力臂(1022)的右侧通过杠杆(1025)与作用臂(1024)的底部机械连接,所述齿轮组(103)通过钢索与拉块(1021)间隙配合,所述作用臂(1024)的顶端垂直焊接在接触块(101)底部的中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103)由定滑轮(1031)、组合带轮(1032)、辅助齿轮(1033)、输出齿轮(1034)、摆臂(1035)、拉簧座(1036)、拉簧(1037)组成,所述定滑轮(1031)水平安设在组合带轮(1032)的上端,所述组合带轮(1032)的外齿通过辅助齿轮(1033)与输出齿轮(1034)的外齿相互啮合,所述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