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70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及汽车,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包括:衬套本体,包括设置有稳定杆安装孔的第一拱形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平面结构;卡箍,包括第二拱形结构,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拱形结构两端的第二平面结构和第三平面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拱形结构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结构所在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的轴线所在的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和所述第三平面结构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的横向稳定杆衬套限制了横向稳定杆的窜动,提升了自身的径向刚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

A horizontal stabilizer rod bushing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nsverse stabilizing rod bushing and a vehic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structure. The transverse stabilizing rod bushing comprises a bushing body including a first arch structure with a stabilizing rod mounting hole and a first plane structure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the first arch structure; a clamp, including a second arch. A second plane structure and a third plane structure symmetrically disposed at both ends of the second arch structure, wherein the second arch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rch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plane where the first plane structure is located is between the third plane where the axis of the first arch structure is locat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plane structure and the third plane structure is greater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plane and the third plane. The transverse stabilizing rod bushing of the utility model scheme limits the movement of the transverse stabilizing rod, and improves the radial stiffness, wear resistance and fatigue resistance of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通常把悬架刚度设计得比较低,其结果是影响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为此,在悬架系统中采用了横向稳定杆结构,用来提高悬架侧倾角刚度,减少车身倾角。横向稳定杆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尽量使车身保持平衡,从而减少汽车横向侧倾程度和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实际上是一个横置的扭杆弹簧,在功能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弹性元件。当车身只作垂直运动时,两侧悬架变形相同,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汽车转弯时,车身侧倾,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外侧悬架会压向稳定杆,稳定杆就会发生扭曲,杆身的弹力会阻止车轮抬起,从而使车身尽量保持平衡,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其中,横向稳定杆一般通过横向稳定杆衬套安装在车架上,现有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存在轴向刚度不足,且径向压缩范围不合理,以及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及汽车,从而提高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轴向刚度,使其径向具有合理的压缩范围,并提升其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包括:衬套本体,包括设置有稳定杆安装孔的第一拱形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平面结构;卡箍,包括第二拱形结构,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拱形结构两端的第二平面结构和第三平面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拱形结构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结构所在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的轴线所在的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和所述第三平面结构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还包括:环形的塑料内芯,所述塑料内芯设置在所述稳定杆安装孔内。其中,所述第一拱形结构与所述稳定杆安装孔同轴。其中,所述第一拱形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的轴线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第一拱形结构外侧延伸的凸缘。其中,所述第二拱形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凸缘之间,且所述第二拱形结构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的外表面贴合。其中,所述第二拱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为弧形连接,所述第二拱形结构与所述第三平面结构为弧形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拱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拱形结构与所述第三平面结构的连接处,均与所述衬套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隙。其中,所述第二平面结构和所述第三平面结构上均设置有螺栓安装孔。其中,所述卡箍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拱形结构轴线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翻边结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横向稳定杆和车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中,所述横向稳定杆穿设于设置在所述稳定杆安装孔内的塑料内芯;所述车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上的螺栓安装孔的螺栓和穿设于所述第三平面结构上的螺栓安装孔的螺栓,与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衬套本体的第一平面结构与卡箍的第二平面结构和卡箍的第三平面结构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使得所述卡箍的第二拱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的连接处与所述衬套本体之间,均形成压缩空间,从而使所述衬套本体在其径向上具有合理的压缩范围,提高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的径向刚度;通过在所述第一拱形结构垂直于其轴线的端面上设置凸缘,从而提升了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轴向刚度;最终提升了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横向稳定杆安装在横向稳定杆衬套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衬套本体,11-第一拱形结构,12-第一平面结构,13-凸缘,2-卡箍,21-第二拱形结构,22-第二平面结构,23-第三平面结构,3-塑料内芯,4-螺栓,5-横向稳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轴向刚度不足,径向压缩范围不合理,横向稳定杆衬套耐磨性和抗疲劳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及汽车,从而提高了横向稳定杆的轴向刚度,使径向压缩范围合理,且提高了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包括设置有稳定杆安装孔的第一拱形结构11,以及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平面结构12;卡箍2,包括第二拱形结构21,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两端的第二平面结构22和第三平面结构23;其中,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结构12所在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轴线所在的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22和所述第三平面结构23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通过将所述衬套本体1的第一平面结构12与所述卡箍2的第二平面结构22和第三平面结构23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且所述第二平面结构22和所述第三平面结构23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轴线所在的第三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平面结构12所在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的距离,从而使得在将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与汽车的车架连接时,所述第一平面结构12与所述车架贴合,在通过螺栓4将所述第二平面结构22和所述第三平面结构23分别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平面结构12能够被所述车架和所述卡箍2适度压缩,从而提升了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的径向刚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还包括:环形的塑料内芯3,所述塑料内芯3设置在所述稳定杆安装孔内。具体的,所述塑料内芯3与所述衬套本体1通过硫化固定在一起,通过设置所述塑料内芯3,使得横向稳定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自由转动,提高了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耐磨性。具体的,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与所述稳定杆安装孔同轴,从而使所述横向稳定杆5沿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轴向穿设于所述衬套本体1,通过对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进行合理设计,实现了对所述横向稳定杆5的轴向窜动的限制。其中,为了提高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轴向刚度,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轴线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外侧延伸的凸缘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设置在两个所述凸缘13之间,从而避免所述衬套本体1随着所述横向稳定杆5的径向窜动,与所述卡箍2脱离。具体的,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外表面贴合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衬套本体1与所述卡箍2连接的牢固度。更具体的,为了将所述衬套本体1设置为径向具有合理的压缩范围,从而提升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的径向刚度、耐磨性及抗疲劳性,本技术实施例将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22设计为弧形连接,同时,将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与所述第三平面结构23设计为弧形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22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与所述第三平面结构23的连接处,均与所述衬套本体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为所述衬套本体1的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本体(1),包括设置有稳定杆安装孔的第一拱形结构(11),以及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平面结构(12);卡箍(2),包括第二拱形结构(21),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两端的第二平面结构(22)和第三平面结构(23);其中,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结构(12)所在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轴线所在的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22)和所述第三平面结构(23)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本体(1),包括设置有稳定杆安装孔的第一拱形结构(11),以及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平面结构(12);卡箍(2),包括第二拱形结构(21),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两端的第二平面结构(22)和第三平面结构(23);其中,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平面结构(12)所在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轴线所在的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22)和所述第三平面结构(23)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塑料内芯(3),所述塑料内芯(3)设置在所述稳定杆安装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与所述稳定杆安装孔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的轴线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第一拱形结构(11)外侧延伸的凸缘(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拱形结构(21)设置在两个所述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谭昱全桑龙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