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02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包括上盖、底座、设置于上盖与底座之间的不锈钢板、柱芯、聚四氟乙烯板;上盖与底座的外边缘采用活络配合,柱芯上表面与上盖下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叠制有不锈钢板及聚四氟乙烯平面板,柱芯下表面的纵截面为凸弧面,底座上表面的纵截面为凹弧面,柱芯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柱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转动灵活性差,支座的受力易偏离支座底部的中心位置,支座的抗拉性能差等不足。具有结构简单、转动灵活,抗震等功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抗震柱面支座。目前现有的桥梁柱面支座一般为分体结构,存在着转动灵活性差,支座的受力易偏离支座底部的中心位置,支座的抗拉性能差,在地震时易发生解体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灵活、抗拉性能好的桥梁抗震柱面支座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是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包括上盖1、底座6、设置于上盖1与底座6之间的不锈钢板2、柱芯4、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的上盖1与底座6的外边缘采用活络配合,柱芯4上表面与上盖1下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叠制有不锈钢板2及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柱芯4下表面的纵截面为凸弧面,底座6上表面的纵截面为凹弧面,柱芯4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还有上盖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的上盖侧板7,上盖侧板7的下端边缘与底座6的外边缘为凹凸间隙配合。上盖侧板7的下端边缘与底座6的外边缘为挂钩式间隙配合。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嵌装于柱芯4上表面,底座6的上表面的外边缘设置有凸沿,该凸沿与柱芯4下表面及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采用凹凸间隙配合。不锈钢板2与上盖1固定连接,不锈钢板2与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之间为滑动连接。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与柱芯4固定连接。柱芯4与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之间为滑动连接,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与底座6之间为固定连接。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该支座整体结构简单、支座的柱芯采用圆柱面承力,转动灵活,使支座所受的压力始终指向支座下板的中心,同时支座的上盖侧板下端向内弯曲,与底座的凸出部分形成挂钩,使支座可以承受拉力,因而具有抗震功能。本技术的附图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图示,其中柱芯4下表面的纵截面呈弧形,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底座6的上表面的纵截面亦呈弧形,上盖侧板7的底部外边缘与底座6的外边缘采用挂钩式凹凸间隙配合,不锈钢板2与上盖1焊接连接,不锈钢板2与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之间涂覆有硅油润滑剂,。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与柱芯4粘接连接。柱芯4与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之间涂覆有硅油作为润滑剂,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与底座6之间为粘接连接。其余结构如前述。权利要求1.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包括上盖(1)、底座(6)、设置于上盖(1)与底座(6)之间的不锈钢板(2)、柱芯(4)、聚四氟乙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与底座(6)的外边缘采用活络配合,柱芯(4)上表面与上盖(1)下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叠制有不锈钢板(2)及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柱芯(4)的下表面的纵截面为凸弧面,底座(6)的上表面的纵截面为凹弧面,柱芯(4)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的上盖侧板(7),上盖侧板(7)的下端边缘与底座(6)的外边缘为凹凸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侧板(7)的下端边缘与底座(6)的外边缘为挂钩式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嵌装于柱芯(4)上表面,底座(6)的上表面的外边缘设置有凸沿,该凸沿与柱芯(4)下表面及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采用凹凸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板(2)与上盖(1)固定连接,不锈钢板(2)与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之间为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与柱芯(4)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芯(4)与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之间为滑动连接,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与底座(6)之间为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包括上盖、底座、设置于上盖与底座之间的不锈钢板、柱芯、聚四氟乙烯板;上盖与底座的外边缘采用活络配合,柱芯上表面与上盖下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叠制有不锈钢板及聚四氟乙烯平面板,柱芯下表面的纵截面为凸弧面,底座上表面的纵截面为凹弧面,柱芯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柱面板。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转动灵活性差,支座的受力易偏离支座底部的中心位置,支座的抗拉性能差等不足。具有结构简单、转动灵活,抗震等功能。文档编号E01D19/04GK2485337SQ0122393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陈广进, 王希慧, 赵景岩, 张慧卿, 李静 申请人: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桥梁抗震柱面支座,包括上盖(1)、底座(6)、设置于上盖(1)与底座(6)之间的不锈钢板(2)、柱芯(4)、聚四氟乙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与底座(6)的外边缘采用活络配合,柱芯(4)上表面与上盖(1)下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叠制有不锈钢板(2)及聚四氟乙烯平面板(3),柱芯(4)的下表面的纵截面为凸弧面,底座(6)的上表面的纵截面为凹弧面,柱芯(4)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柱面板(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进王希慧赵景岩张慧卿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