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909160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该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若干条单链DNA混合于缓冲液中,升温至90℃后,以不超过3.6℃/min的速率降温至4℃,得到所述树枝状DNA组装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该树枝状DNA组装体作为分子载体在成像、诊断和治疗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单链DNA混合物进行一步淬火处理即可得到结构精确可控的树枝状DNA组装体。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dendritic DNA assembl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dendritic DNA assembly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dendritic DNA assemb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mixing several single stranded DNA in a buffer solution, heating to 90 C, cooling to 4 C at a rate not exceeding 3.6 C/min, and obtaining the dendritic DNA assembly.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application of the dendritic DNA assembly as a molecular carrier for imag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dendritic DNA assemblies with precise and controllable 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by one step quenching of a single strand DNA m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介绍
2004年DanLuo研究课题组首次报道了树枝状DNA的组装结构和方法(NatureMaterials2004,3,38),之后经过一些列的改进(Biomacromolecules2015,16,1095;AcsNano2014,8,6171;Angew.Chem.Int.Ed.2012,124,11433),形成了现有的树枝状DNA组装体(DNAdendrimer)的方法。已有的技术通过三条单链DNA(20mM每条链)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50mM,pH8.0,withNaCl100mM)升温到95℃,再以1℃/min的降温速率,降温到4℃,从而自组装(图1A)成基本的结构单元Y0,Y1,Y2,Y3。之后,经过一步一步的组装方法(step-by-step),分别室温混合Y0和Y1(数量比1:3)1小时,得到第一代DNAdendrimer(G1);室温混合G1和Y2(数量比1:6)1小时,得到第二代DNAdendrimer(G2);室温混合G2和Y3(数量比1:12)1小时,得到第三代DNAdendrimer(G3),示意图和产物结构如图1B所示。该设计方法中Y0的末端三个多余单链DNA序列一致;Y1,Y2,Y3的末端三个多余单链DNA序列,其中一个为与Yn-1互补配对,另外两个序列一致且与Yn+1的同样位置互补配对;而Y型重复单元的双链部分,对于Y0,Y1,Y2,Y3可以全部一样,也可以是不同序列。上述方法主要有两个不足之处:1.需要先制备基本单元(Y结构),再分步组装成DNAdendrimer,过程繁琐,不适用于产业化制备;2.制备出的最终产物是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刚性分子,因而不适用于需要柔性结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若干条单链DNA混合于缓冲液中,升温至90℃后,以不超过3.6℃/min的速率降温至4℃,得到所述树枝状DNA组装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短链DNA在缓冲液中的浓度以树枝状DNA组装体在缓冲液中的浓度为1nM~100mM为标准设置。短链DNA的序列可以完全不同,这样得到的产物是各向异性的;短链DNA的序列也可以部分相同,这样得到的产物结构对称。制备该类树枝状组装体所需要的最少短链DNA个数为每代4条DNA,在这种情况下,第n代结构与第n-1代相连区域的序列为统一的两种(一种5’到3’,一种3’到5’),与第n+1代相连的区域序列也是统一的两种一种5’到3’,一种3’到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液中含有按如下浓度计的各组分:40mMTris、20mM乙酸、1mMEDTA、12.5mM~50mM的MgCl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降温速率为2min/℃。一种由前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树枝状DNA组装体作为分子载体在成像、诊断和治疗中的用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子包括小分子药物、核苷酸、蛋白质、多肽、多聚糖、基因编辑所用的CRISPR相关蛋白和核苷酸复合体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树枝状DNA组装体结构细节如图1所示。一个典型的DNA组装体由中心结构(图2C)和重复的树枝状分枝(图2A)构成。中心结构决定重复分枝的数量,例如,一个2号中心结构(Core2)和两个分枝1(Branch1),两个分枝2(Branch2)可以组装成一个完整的3代树枝状DNA组装体(D2-3)。命名法则Dn-G,D代表树枝状DNA(Dendrimer),n代表组成中心结构的短链DNA数量,G代表最终产物的代数。由于DNA具有方向性(5‘到3’,或3‘到5’),所以需要两种方向相反但结构完全相同的分支结构(Branch1和Branch2)。本专利技术的树枝状DNA组装体的结构设计与之前的结构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中基本的组成单元是两条DNA,一条相对短的,一条相对长的。短的DNA一端的序列与长DNA中间的序列完全互补配对,这样组成的重复单元Gn(图2B红色部分),一端有一条多余单链悬挂序列,与靠近中心的DNA(Gn-1)相连接,另一端有两个悬挂序列,与远离中心的DNA(Gn+1)相连接,以此方式成树枝状延伸。在此结构中,互补配对区域的碱基长度为≥10个碱基对;且此区域长度可调,从而可以调整产物尺度的大小。另外,如果需要制备更具柔性的树枝状DNA组装体,每条短链DNA互补配对区域都可以以一个腺嘌呤(adenine)隔开(图2B中黑色碱基)。因此,由于重复单元是两条单链DNA,产物最终结构分叉部分为产物提供柔性,额外的腺嘌呤间隔又进一步增加产物的柔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结构设计,此方法只需将单链DNA按一定比例混合,由90℃降温即可制得柔性树枝状DNA组装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只需对短链DNA混合物一步淬火即可获得结构精确可控的树枝状DNA结构;2、该方法所的产品较现有技术所的产品柔性更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现有技术的树枝状DNA组装体的结构和制备方法;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用树枝状DNA组装体的结构和制备方法;(A)树枝状DNA组装体分枝的结构示意图。(B)举例说明第一代DNA分枝与第二代分枝之间连接的结构细节。(C)举例说明可用来做DNA组装体中心结构的DNA结构。(D)一步法制得树枝状DNA组装体示意图。DNA链之间的短线表示碱基互补配对。箭头方向表示从5’到3’方向;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的树枝状DNA组装体Branch1和Branch2的序列图谱;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中的D2-3的序列图谱;图5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树枝状DNA组装体的三维模拟和凝胶电泳表征图;(A)为其三维结构示意图,(B)树枝状DNA组装体凝胶电泳图,下方标注为产率;图6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树枝状DNA组装体中的D2-3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A)原子力显微镜总览图。(B)单独一个D2-3的原子力显微镜图。(C)单独一个D2-3的原子力显微镜三维图。(D)B图中虚线部分高度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树枝状DNA组装体靶向运输模型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到宫颈癌肿瘤细胞(HeLa);(A)具有肿瘤靶向小干扰RNA输送功能的树枝状DNA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及其凝胶电泳图。(B)Alexa647荧光标记的复合体与HeLa细胞共培养16小时后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细胞核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肌动蛋白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比环肽(Phaloidin-FITC)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若干条单链DNA混合于缓冲液中,升温至90℃后,以不超过3.6℃/min的速率降温至4℃,得到所述树枝状DNA组装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若干条单链DNA混合于缓冲液中,升温至90℃后,以不超过3.6℃/min的速率降温至4℃,得到所述树枝状DNA组装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DNA在缓冲液中的浓度以树枝状DNA组装体在缓冲液中的浓度为1nM~100mM为标准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DNA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中含有按如下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敬雄曹玲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