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辋及具有其的辐条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840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辋及辐条轮,包括轮辋本体,轮辋本体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圈,且轮辋本体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圈,第一固定圈开设有多个第一斜孔,第二固定圈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斜孔,第一斜孔为朝向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第二侧去而向轮辋本体中心倾斜的通孔,第二斜孔为朝向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第一侧去而向轮辋本体中心倾斜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圈上开设第一斜孔,在第二固定环上开设第二斜孔,进而在安装辐条时,辐条的一端固定于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一侧,其另一端固定于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另一侧,进而使得受力更为均匀,有效提高了承载强度,并具有安装方便、通用性高的特点。

Rim and spoke wheel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im and spoke wheel, which comprises a rim body. A first fix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rim body on the first side in its axial direction, and a second fix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rim body on the second side in its axial direction. The first fix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oblique holes and the second fixing ring. A plurality of second oblique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ring. The first oblique hole is a through hole inclined to the center of the rim body toward the second side of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rim body, and the second oblique hole is a through hole inclined to the center of the rim body toward the first side of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rim body. The utility model opens a first oblique hole on the first fixing ring and a second oblique hole on the second fixing ring, and then when the spoke is installed, one end of the spoke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rim body,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rim body, thereby making the force more uniform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installation and high versa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辋及具有其的辐条轮
本技术涉及辐条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辋及具有其的辐条轮。
技术介绍
在摩托车和自行车中,经常使用辐条轮。辐条轮主要包括轮毂、轮辋及连接轮毂、轮辋的辐条,其通过轮辋和辐条变形由此能够吸收冲击并且还能够实现轻型化,如遇障碍可以自行调整。目前,市场上的辐条轮,其辐条一端安装于轮辋上,另一端安装在同一侧的轮毂上,存在结构强度的问题,从而无法适用更多车型,存在通用性差的问题,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轮辋及具有其的辐条轮,以解决现有辐条轮结构强度差、通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轮辋,包括轮辋本体,所述轮辋本体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一侧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第一固定圈,且轮辋本体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二侧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辐条的第一斜孔,所述第二固定圈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辐条的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为朝向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第二侧去而向轮辋本体中心倾斜的通孔,第二斜孔为朝向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第一侧去而向轮辋本体中心倾斜的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斜孔、第二斜孔错开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上均开有减重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轮辋本体为一体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多个第一斜孔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第一固定圈上,所述的多个第二斜孔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第二固定圈上。一种辐条轮,包括轮毂、轮辋及位于轮毂、轮辋之间的多根辐条,所述轮辋为如上所述的轮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辐条的一端连接固定于第一斜孔处,其另一端连接固定于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第二侧的轮毂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辐条的一端连接固定于第二斜孔处,其另一端连接固定于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第一侧的轮毂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辐条的一端设置有卡头,其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轮毂上开有与卡头相配合的卡口,所述第一斜孔/第二斜孔内卡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上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辐条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环状结构的第一固定圈上开设用于固定辐条的第一斜孔,在环状结构的第二固定环上开设用于固定辐条的第二斜孔,进而在安装辐条时,辐条的一端固定于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一侧,其另一端固定于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另一侧,进而使得受力更为均匀,有效提高了承载强度,并具有安装方便、通用性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辐条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轮辋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一种轮辋,包括轮辋本体1,所述轮辋本体1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一侧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第一固定圈2,且轮辋本体1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二侧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第二固定圈3,所述第二固定圈3、第一固定圈2、轮辋本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圈2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辐条7的第一斜孔4,所述的多个第一斜孔4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第一固定圈2上,所述第一固定圈2上位于相邻2个第一斜孔4之间还开设有减重孔6,所述第二固定圈3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辐条7的第二斜孔5,所述的多个第二斜孔5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第二固定圈3上,所述第二固定圈3上位于相邻2个第二斜孔5之间还开设有减重孔6,所述第一斜孔4为朝向轮辋本体1轴向方向的第二侧去而向轮辋本体1中心倾斜的通孔,第二斜孔5为朝向轮辋本体1轴向方向的第一侧去而向轮辋本体1中心倾斜的通孔。本实施例中,第一斜孔4、第二斜孔5错开布置,即在轮辋本体1的轴向方向上,第一斜孔4、第二斜孔5不重合,基于该实施例,在轮辋本体1的轴向方向上,第一斜孔4位于相邻两个第二斜孔5之间,第二斜孔5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斜孔4之间;通过采用此种结构,能够有效分散受力,具有受力均匀的特点,能够进一步提高承载强度。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辐条轮,包括轮毂8、轮辋及位于轮毂8、轮辋之间的多根辐条7,所述轮辋为如上所述的轮辋,所述辐条7的一端设置有卡头,其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轮毂8上开有与卡头相配合的卡口,所述第一斜孔4/第二斜孔5内卡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上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辐条7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本实施例中,连接于第一斜孔4处的辐条7,其另一端连接固定于轮辋本体1轴向方向第二侧的轮毂8上;连接于第二斜孔5处的辐条7,其另一端连接固定于轮辋本体1轴向方向第一侧的轮毂8上。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辋,包括轮辋本体,所述轮辋本体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一侧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第一固定圈,且轮辋本体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二侧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第二固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圈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辐条的第一斜孔,所述第二固定圈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辐条的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为朝向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第二侧去而向轮辋本体中心倾斜的通孔,第二斜孔为朝向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第一侧去而向轮辋本体中心倾斜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辋,包括轮辋本体,所述轮辋本体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一侧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第一固定圈,且轮辋本体的内壁上位于其轴向方向的第二侧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第二固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圈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辐条的第一斜孔,所述第二固定圈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辐条的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为朝向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第二侧去而向轮辋本体中心倾斜的通孔,第二斜孔为朝向轮辋本体轴向方向的第一侧去而向轮辋本体中心倾斜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孔、第二斜孔错开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上均开有减重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轮辋本体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凯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