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66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4:30
一种自平衡运输车,包括车厢、底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泵、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蓄油箱、压力传感器、控制器。车厢中部沿运输车行进方向向下凸出一凸块,车厢底部垂直于运输车行进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下突出形成滑块,底架两端与滑块相对应的上部具有两个导轨,滑块伸入导轨中并随车厢的左右移动而在导轨中左右滑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底架上,液压缸的柱塞固定在凸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车厢底部增加导轨和液压机构组成重心调节系统,在运输车转弯时通过侧向推移车厢使其重心以一定幅度偏移,以抵消离心力矩从而克服运输车在转弯时的侧翻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平衡运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尤其涉及一种自平衡运输车。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中,紧急避让或转弯速度过快时,由于离心力过大很容易导致倾翻事故,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已有一些车辆重心调节系统在车辆转弯时,通过调节车辆的重心来防止侧翻。专利CN200810232901公开了一种汽车防侧翻系统,通过降低车辆在转弯时的重心以抵抗一部分离心力矩。专利CN200910143765公开了一种具有防侧翻系统的汽车及防侧翻系统,在车辆转弯时,通过左/右倾斜车厢偏移重心以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扭转力矩。此外,还有的通过在车底加载配重块和滑轨来调节车辆重心。以上重心调节系统结构复杂需要额外配备多套液态系统才能正常工作,结构复杂,成本高且重心偏移程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平衡运输车,在车厢底部增加导轨和液压机构组成重心调节系统,在运输车转弯时通过侧向推移车厢使其重心以一定幅度偏移,以抵消离心力矩保持平衡,从而克服运输车在转弯时的侧翻风险。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平衡运输车,包括车厢、底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液压泵、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蓄油箱、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车厢中部沿运输车行进方向向下凸出一凸块,车厢底部垂直于运输车行进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下突出形成滑块,底架两端与滑块相对应的上部具有两个导轨,滑块伸入导轨中并随车厢的左右移动而在导轨中左右滑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垂直于运输车行进方向,液压缸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底架上,液压缸的柱塞固定在凸块上;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其中一个导轨底部;三通电磁阀的进油口与蓄油箱相连,液压泵串联在三通电磁阀与蓄油箱之间的管路上;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底部相连;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底部还通过管路与蓄油箱相连;第一电磁阀位于第一液压缸和蓄油箱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电磁阀位于第二液压缸和蓄油箱之间的管路上;液压泵、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相连。优选的,车厢左右偏移的最大幅度为30cm。优选的,控制器为PLC。优选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为被动式液压缸。优选的,凸块是焊接在车厢底部的槽钢。优选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底部分别固定在焊接在底架的支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车厢底部增加导轨和液压缸,组成重心调节系统,在运输车转弯时通过侧向推移车厢使其重心以一定幅度偏移,以抵消离心力矩保持平衡,从而克服运输车在转弯时的侧翻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自平衡运输车的车厢中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自平衡运输车的车厢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自平衡运输车的液压系统示意图;以上图1-3中,1-车厢;2-底架;3-第一液压缸;4-第二液压缸;5-滑块;6,6’-支架;7-导轨;8,8’-滑块;9-压力传感器;10-液压泵;11-三通电磁阀;12-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蓄油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自平衡运输车,包括车厢1、底架2、第一液压缸3、第二液压缸4、液压泵10、三通电磁阀11、第一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13、蓄油箱14、压力传感器9和控制器。车厢1中部沿运输车行进方向由槽钢焊接形成长方体形凸块5,车厢1底部垂直于运输车行进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下突出形成滑块(8,8’),底架2两端与滑块(8,8’)相对应的上部具有两个导轨7(图2中仅示出其中一端),滑块伸入(8,8’)导轨7中并随车厢的左右移动而在导轨7中左右滑动一定距离,滑块(8,8’)距导轨7内侧边沿30cm。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4均为被动式液压缸,两个液压缸垂直于运输车行进方向。两个支架(6,6’)焊接在底架的支架上,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4的底部分别固定在支架(6,6’)上,两液压缸的柱塞分别固定在凸块5上。压力传感器9固定在导轨7右侧底部。三通电磁阀11的进油口与蓄油箱14相连,液压泵10串联在三通电磁阀11与蓄油箱14之间的管路上;三通电磁阀11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4的底部相连;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4的底部还通过管路与蓄油箱14相连;第一电磁阀12位于第一液压缸3和蓄油箱14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电磁阀13位于第二液压缸4和蓄油箱14之间的管路上;液压泵10、三通电磁阀11、第一电磁阀12和第二电磁阀13均与PLC控制器相连。运输车右转向时,压力传感器9感应到突然减小的压力并将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13和三通电磁阀11左侧油路打开并关闭第一电磁阀12,液压泵10将蓄油箱14中的液压油泵进第一液压缸3,液压油顶出第一液压缸3的柱塞使车厢1向右偏移抵消侧向离心力矩,同时第二液压缸4内的液压油经由第二电磁阀13流入蓄油箱。右转弯完毕恢复直行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12和三通电磁阀11右侧油路打开并关闭第二电磁阀13,液压泵10将蓄油箱14中的液压油泵进第一液压缸3,液压油顶出第二液压缸4的柱塞使车厢1向左复位,同时第一液压缸3内的液压油经由第一电磁阀12流入蓄油箱14。车厢1与液压系统恢复原状。运输车运输车左转向时,压力传感器9感应到突然增加的压力并将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12和三通电磁阀11右侧油路打开并关闭第二电磁阀13,液压泵10将蓄油箱14中的液压油泵进第二液压缸4,液压油顶出第二液压缸4的柱塞使车厢1向左偏移以抵消侧向离心力矩,同时第一液压缸3内的液压油经由第一电磁阀12流入蓄油箱。左转弯完毕恢复直行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13和三通电磁阀11左侧侧油路打开并关闭第一电磁阀12,液压泵10将蓄油箱14中的液压油泵进第一液压缸4,液压油顶出第一液压缸4的柱塞使车厢1向右复位,同时第二液压缸4内的液压油经由第二电磁阀13流入蓄油箱14。车厢1与液压系统恢复原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平衡运输车,包括车厢、底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泵、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蓄油箱、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其中,车厢中部沿运输车行进方向向下凸出一凸块,车厢底部垂直于运输车行进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下突出形成滑块,底架两端与滑块相对应的上部具有两个导轨,滑块伸入导轨中并随车厢的左右移动而在导轨中左右滑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垂直于运输车行进方向,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底架上,液压缸的柱塞固定在凸块上;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其中一个导轨底部;三通电磁阀的进油口与蓄油箱相连,液压泵串联在三通电磁阀与蓄油箱之间的管路上;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底部相连;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底部还通过管路与蓄油箱相连;第一电磁阀位于第一液压缸和蓄油箱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电磁阀位于第二液压缸和蓄油箱之间的管路上;液压泵、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运输车,包括车厢、底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泵、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蓄油箱、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其中,车厢中部沿运输车行进方向向下凸出一凸块,车厢底部垂直于运输车行进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下突出形成滑块,底架两端与滑块相对应的上部具有两个导轨,滑块伸入导轨中并随车厢的左右移动而在导轨中左右滑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垂直于运输车行进方向,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底架上,液压缸的柱塞固定在凸块上;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其中一个导轨底部;三通电磁阀的进油口与蓄油箱相连,液压泵串联在三通电磁阀与蓄油箱之间的管路上;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底部相连;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辰舒文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