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之强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切割机的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659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切割机的进给装置,包括行走轮、轮轴、机架、蜗轮及蜗杆,所述蜗轮通过一对轴承安装于轮轴上,还包括手摇链轮机构及离合装置,所述手摇链轮机构包括手轮、手轮支座、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及链条,所述手轮在机架上后置。一种改进是手轮支座活动式设置于机架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其整机进给平稳,切割精度高,质量好;2.其制造和使用成本低;3.其手轮后置,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操作者在控制整机把手的同时,可摇动手轮驱动整机进给,不需高度专注控制进给进度,其操作轻便舒适,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4.减少了手推式进给导致的故障,提高了工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切割机,尤其是一种路面切割机的进给机构。
技术介绍
路面切割机广泛应用于道路、广场等混凝土路面的收缩缝及其它混凝土构件的切割施工,其动力启动后,传动机构带动锯片旋转,摇动升降手柄或手轮可降下切割机头,锯片即根据所需尺寸切入混凝路面内,此时的切割行进一般采用人力推进、机械自动进给或手摇进给等方式。由于机械自动进给结构复杂,造价高,目前市场产品的90%以上采用人力推进方式。但人力推进方式由于用力不均,其切割精度差,锯片损耗率高。市场上有一种手摇给进的路面切割机,其工作原理是采用手摇垂直蜗杆带动蜗轮,蜗轮驱动车轮轴,这种方式有两个手轮(给进手轮与升降手轮)并置于机架的顶板上,进给手轮与升降手轮相互干涉,使用极不方便;还有一种将给进手轮置于侧面的机型,是采用锥形齿轮驱动蜗轮,从而驱动车轮轴,这种结构造价较高,也不便操作。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切割机的进给装置,其操作轻便舒适,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切割质量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行走轮、轮轴、机架、蜗轮及蜗杆,所述蜗轮通过一对轴承安装于轮轴上,还包括手摇链轮机构及设于轮轴上的与手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切割机的进给装置,包括行走轮、轮轴、机架、蜗轮及蜗杆,所述蜗轮通过一对轴承安装于轮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摇链轮机构及设于轮轴上的与手摇链轮机构相配的离合装置,所述手摇链轮机构包括手轮、手轮支座、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及链条,所述手轮在机架上后置,所述手轮安装于所述主动链轮的轴上,所述从动链轮安装在所述蜗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之强
申请(专利权)人:傅之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