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645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的成型或连接所用的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输送机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开口且横截面呈矩形,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压延辊组,压延辊组下方设有用于去除橡胶表面的气泡的除泡机构,以及切除橡胶边缘不平整部分的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由压延辊组驱动。目的在于去除压延后橡胶表面的凸起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机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的成型或连接所用的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输送机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皮带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带主要为橡胶制成,在皮带的生产工艺中,橡胶经过混炼、停放、热炼后便需要通过压延机进行压延,使得橡胶形成带状,但是在加工过程中,橡胶内部存在空气,因此当橡胶压延完成后,橡胶表面存在凸起的气泡,导致橡胶表面不平整,使得皮带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机加工装置,目的在于去除压延后橡胶表面的凸起气泡。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输送机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开口且横截面呈矩形,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压延辊组,压延辊组下方设有用于去除橡胶表面的气泡的除泡机构,以及切除橡胶边缘不平整部分的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由压延辊组驱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橡胶进入压延辊组之间后,受到来自压延辊组的压力而使得橡胶厚度减小、长度增长,随着压延辊组的运动,使得橡胶不断向下运动,经过压延的橡胶到达除泡机构处后,在除泡机构的作用下,使得橡胶表面存在的气泡被去除,同时由于压延辊只能够与橡胶的表面积较大的两面接触,而表面积较小的侧面无法与压延辊组接触,因此橡胶经过压延后,侧面不是平整的表面,此时压延辊组的运动带动切削机构,使得切削机构对橡胶边缘进行切削,使得橡胶边缘不平整部分被切除。进一步,所述除泡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除泡单元,两个除泡单元关于壳体竖直方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与壳体内左右两侧,且两个除泡单元之间留有供橡胶通过的间隙,除泡单元包括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挡板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板,导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除泡板,除泡板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沿水平方向固定有隔板,隔板上方为除泡腔,除泡腔远离另一除泡单元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第一缸筒位于第二缸筒上方,第一缸筒滑动且密封连接有第一活塞板,第一活塞板靠近另一除泡单元的一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与第一缸筒之间设有复位拉簧,第一活塞杆靠近另一除泡单元的一端伸出第一缸筒,第一活塞杆伸出第一缸筒的一端正对的除泡腔侧壁上开有检测通孔,检测通孔内固定有弹性片,第一活塞杆伸出第一缸筒的一端与检测片固定连接,第二缸筒内滑动且密封连接有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靠近另一除泡单元的一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靠近另一除泡单元的一端伸出第二缸筒并同轴固定连接有除泡针,除泡针滑动且密封地伸出除泡腔靠近另一除泡单元的侧壁,隔板下方设有用于使被除泡针刺破的橡胶恢复平整的二次压延机构。通过上述设计,经过第一次压延的橡胶随着压延辊组的转动继续向下运动,而后沿着导向板进入两个导向板之间的间隙中,同时橡胶与除泡板接触,当橡胶表面存在气泡,且气泡经过弹性片时,橡胶便对弹性片施加压力,使得弹性片向除泡腔内凹陷,弹性片进而向除泡腔内推动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推动第一活塞板,进而使得第一缸筒内压强增大,由于连通管将第一缸筒与第二缸筒连通,因此压力传递至第二缸筒内,使得第二活塞板推动第二活塞杆,而活塞杆进而推动除泡针向除泡腔外运动,进而使得除泡针将橡胶表面的气泡刺破,使得气泡内的气体得以放出,当气泡通过弹性片后,在复位拉簧的弹力作用下,拉动第一活塞板和第一活塞杆复位,进而使得弹性片复位,同时使得第二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杆带动除泡针运动复位。进一步,所述二次压延机构包括隔板下方的压延腔,压延腔靠近另一除泡单元的一面开口,开口内滑动且密封连接有压延板,压延板远离另一除泡单元的一面上固定有电热丝和伸缩杆,伸缩杆另一端与二次压延腔远离压延板的一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当橡胶经过除泡后,到达压延板处,由于压延板上安装有电热丝,电热丝使得压延板温度升高,进而使得二次压延腔内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得二次压延腔内的气体膨胀,使得压延板向靠近橡胶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橡胶施加压力,同时由于压延板被加热,因此被除泡针刺破的部分受热而软化,同时在压延板的挤压下被重新压平,形成平整的表面。进一步,所述二次压延腔侧壁上还设置有泄压口,泄压口内固定有泄压阀。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当二次压延腔内的压强过大时,通过泄压阀对二次压延腔内进行泄压。进一步,所述压延辊组包括两根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压延辊,两根压延辊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切削机构两个结构相同的切削单元,两个切削单元关于壳体竖直方向中心轴对称地设置于壳体内左右两侧,包括同轴固定连接于压延辊一端的驱动带轮,挡板下方的壳体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从动带轮,驱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设有皮带,从动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驱动齿轮下方的壳体内壁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驱动切刀,驱动切刀上端面上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驱动切刀与壳体内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压簧。通过上述设计,压延辊的转动带动驱动带轮转动,驱动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带轮转动,从动带轮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进而带动切刀左运动,当驱动齿轮转动至与驱动切刀上的齿不啮合时,在复位压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驱动切刀向右运动,进而使得切刀将橡胶边缘切除,使得橡胶边缘被切削成平整的边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压延辊2、驱动带轮3、皮带4、挡板5、导向板6、驱动齿轮7、从动带轮8、驱动切刀9、连接板10、复位压簧11、除泡板12、隔板13、第一缸筒14、第一活塞杆15、弹性片16、复位拉簧17、伸缩杆18、电热丝19、泄压口20、压延板21、连通管22、第二缸筒23、第二活塞板24、第二活塞杆25、除泡针26。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输送机加工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且横截面呈矩形的壳体1,壳体1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压延辊2,左侧的压延辊2顺时针转动,右侧的压延辊2逆时针转动,两根压延辊2之间留有间隙,两根压延辊2下方的壳体1内侧壁上均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挡板5,两块挡板5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均焊接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板6,导向板6与挡板5焊接的一端为高端另一端为低端,两块导向板6低端上均焊接有除泡板12(本实施例以图1中左侧的除泡板12为例说明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除泡板12内开有空腔,空腔内沿水平方向一体成型有隔板13,隔板13上方为检测腔,检测腔右壁上开有检测通孔,检测通孔内固定安装有弹性片16,弹性片16左端面上焊接有第一活塞杆15,第一活塞杆15左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塞板,检测腔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缸筒14和第二缸筒23,第一缸筒14位于第二缸筒23正上方,第一活塞板滑动且密封安装于第一缸筒14内,第一活塞板右端面与第一缸筒14之间固定安装有复位拉簧17,第一缸筒14与第二缸筒23之间一体成型有连通管22,第二缸筒23内滑动且密封安装有第二活塞板24,第二活塞板24右端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25,第二活塞杆25右端伸出第二缸筒23并同轴固定安装有除泡针26,除泡针26右端与检测腔右侧壁滑动且密封连接。隔板13下方为二次压延腔,二次压延腔右端开口,开口内滑动且密封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送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开口且横截面呈矩形,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压延辊组,压延辊组下方设有用于去除橡胶表面的气泡的除泡机构,以及切除橡胶边缘不平整部分的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由压延辊组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输送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开口且横截面呈矩形,壳体内转动安装有压延辊组,压延辊组下方设有用于去除橡胶表面的气泡的除泡机构,以及切除橡胶边缘不平整部分的切削机构,所述切削机构由压延辊组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泡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除泡单元,两个除泡单元关于壳体竖直方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与壳体内左右两侧,且两个除泡单元之间留有供橡胶通过的间隙,除泡单元包括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挡板,挡板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板,导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除泡板,除泡板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沿水平方向固定有隔板,隔板上方为除泡腔,除泡腔远离另一除泡单元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第一缸筒位于第二缸筒上方,第一缸筒滑动且密封连接有第一活塞板,第一活塞板靠近另一除泡单元的一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与第一缸筒之间设有复位拉簧,第一活塞杆靠近另一除泡单元的一端伸出第一缸筒,第一活塞杆伸出第一缸筒的一端正对的除泡腔侧壁上开有检测通孔,检测通孔内固定有弹性片,第一活塞杆伸出第一缸筒的一端与检测片固定连接,第二缸筒内滑动且密封连接有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靠近另一除泡单元的一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璐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鼎赛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