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成型喇叭网的生产装置的成型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645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喇叭网的生产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支架,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设置在支架上,第二导辊并排设置在第一导辊一侧,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两端均与支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辊表面上分布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导辊表面分布设有沉孔;所述凸起和沉孔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转动时相互配合;第一导辊和第二辊内部设有容纳腔室;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两端均设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与容纳腔室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保证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温度适合薄膜的压延加工;聚碳酸酯熔体从模头出来后,通过挤压成型,一次即可得到网状结构的碳酸酯薄膜,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成型喇叭网的生产装置的成型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一次成型喇叭网的生产装置的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聚碳酸聚碳酸酯薄膜可用来制作喇叭网,传统的工艺手段是对聚碳酸酯薄膜进行冲孔,得到网状结构的聚碳酸酯薄膜,再进行后续喇叭网的制作。这种工艺方式得到的网状结构的聚碳酸酯薄膜对冲压模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冲孔得到的余料不能再次使用,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一次成型喇叭网的生产装置的成型机构,该装置可在聚碳酸酯薄膜的生产过程中,自动成型带网状结构的聚碳酸酯薄膜的喇叭网,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成型喇叭网的生产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支架,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二导辊并排设置在第一导辊一侧;,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两端均与支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辊表面上分布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导辊表面分布设有沉孔;所述凸起和沉孔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转动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辊内部设有容纳腔室;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两端均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容纳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一端的旋转接头之间通过设有蒸汽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导辊另一端的旋转接头上设有进气管;所述第二导辊另一端的旋转接头上设有出气管。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固定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上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进一步的: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厚度为20-500u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机构,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保证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温度适合薄膜的压延加工;聚碳酸酯熔体从模头出来后,通过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挤压成型,一次即可得到网状结构的碳酸酯薄膜的喇叭网,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配合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其中:1、挤出机模头;2、第一导辊;21、凸起;3、第二导辊;31、沉孔;4、支架;5、旋转接头;6、蒸汽管道;7、进气管;8出气管;9、容纳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一次成型喇叭网的生产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2、第二导辊3和支架4,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设置在支架上4;第一导辊2设置在挤出机模头1下方;第二导辊3并排设置在第一导辊1一侧;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的两端均与支架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导辊2表面上分布设有凸起21;第二导辊3表面分布设有沉孔31;凸起21和沉孔31在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转动时相互配合。第一导辊2和第二辊3内部设有容纳腔室9;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的两端均设有旋转接头5;上述旋转接头5均与容纳腔室9连通;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一端的旋转接头5之间通过设有蒸汽管道6相连通通;第一导辊2另一端的旋转接头5上设有进气管7;第二导辊3另一端的旋转接头上设有出气管8。支架4上固定设有驱动电机;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上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组;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反向转动,其中第一导辊2逆时针转动,第二导辊3顺时针转动。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聚四氟乙烯涂层厚度优选为150um。使用时,聚碳酸酯熔体从模头出来后,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通过在内部管路循环的蒸汽,加热到130℃之间,以适合薄膜的压延加工。由于模头出来的聚碳酸酯熔体的温度在220℃以上,遇到130℃的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产生熔体冷却效果。同时经过第一导辊2上的凸起21和第二导辊3上的沉孔31的挤压作用,一次即可得到网状结构的碳酸酯薄膜。本实施例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保证第一导辊2和第二导辊3的温度适合薄膜的压延加工;聚碳酸酯熔体从模头出来后,通过沉孔和凸起的配合挤压成型,一次即可得到网状结构的碳酸酯薄膜的喇叭网,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成型喇叭网的生产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二导辊并排设置在第一导辊一侧;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两端均与支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辊表面上分布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导辊表面分布设有沉孔;所述凸起和沉孔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转动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辊内部设有容纳腔室;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两端均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容纳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一端的旋转接头之间通过设有蒸汽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导辊另一端的旋转接头上设有进气管;所述第二导辊另一端的旋转接头上设有出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成型喇叭网的生产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二导辊并排设置在第一导辊一侧;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两端均与支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辊表面上分布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导辊表面分布设有沉孔;所述凸起和沉孔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转动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辊内部设有容纳腔室;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两端均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容纳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一端的旋转接头之间通过设有蒸汽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导辊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达罗伟任月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