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494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腌制水产品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该超微细粉剂主要由超微细的干生姜颗粒、干绿茶叶颗粒、干大蒜颗粒、干大葱颗粒、干辣椒颗粒、肉桂颗粒、丁香颗粒等的一种或者数种组成,颗粒粒径为数十微米及以下。制备过程包括材料干燥、粉末制备、超微细粉剂制备、粉剂灭菌储存。使用方法包括腌制品分割、浸泡液制备和腌制品浸泡。与现有的消除方法比较,所述超微细粉剂储存期长,活性物质有部分是被颗粒所保护,稳定性提高,且可以从颗粒中逐步缓释出来。本发明专利技术储存期长,制备和实验方法简单,可以有效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腌制水产品处理
,具体涉及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腌制水产品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是我国传统的风味水产食品,在我国饮食文化特别是南方饮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水产品收获期集中,水分含量高,细菌携带多,自溶作用强,如未能及时食用或者加工贮藏极易腐败变质。因而开发腌制水产品工艺对于水产品高质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腌制水产品安全学问题一直备受争议。这主要是由于腌制水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而亚硝酸盐具有致癌的作用。另外,腌制品中的胺类物质(如生物胺等)也是一个引起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隐患,食品中过量的生物胺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常见的生物胺有八种:尸胺、腐胺、精胺、亚精胺、酪胺、苯乙胺、组胺、色胺。其中由组氨酸形成的组胺和酪氨酸形成的酪胺是食品中含量最多、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两种氨基酸。现有一种消除咸鱼中亚硝酸盐的方法,主要包括咸鱼分割,稀盐酸处理,调节剂处理,自养反硝化菌处等步骤。该方法复杂,且因需要使用稀盐酸处理而带来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因此,有必要开发简单的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制剂。特别是考虑到制剂保质期,有必要开发简单的保质期长的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消除方法简单,保质期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艺复杂且具有潜在风险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主要由超微细的干生姜颗粒、干绿茶叶颗粒、干大蒜颗粒、干大葱颗粒、干辣椒颗粒、肉桂颗粒、丁香颗粒等的一种或者数种,以及稳定剂和再分散剂组成;所述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天然材料的干燥:将新鲜生姜、绿茶叶、大蒜、大葱、辣椒、肉桂、丁香等的一种或者数种采用晒干、阴干和烘干等方法进行干燥;(2)天然材料的粉碎:采用电动打粉机将干燥好的材料进行粉碎;(3)超微细粉剂的制备:将粉碎好的材料粉末与稳定剂和再分散剂混合,采用气流式超微粉碎机粉碎或者球磨机干法球磨制备成超微细颗粒,获得超微细粉剂;或者将粉碎好的材料粉末加入到适量超纯水中,添加稳定剂和再分散剂采用球磨机湿法球磨制备超微细颗粒混悬剂,混悬剂冷冻,再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冻干,获得超微细粉剂;(4)超微细粉剂灭菌储存:将超微细粉剂按照生产要求装入包装袋,抽真空包装,巴氏杀菌,常温储存。所述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腌制品分割:将腌制品用清水洗去表面盐分,分割成条状,清水清洗,沥干;(2)浸泡液制备:将超微细粉剂加入到超纯水中,粉剂与水比例为1:1~1:30,超声震荡1-30min,获得浸泡液;(3)腌制品浸泡:将沥干的腌制品浸泡在浸泡液中,浸泡液浸没过腌制品,浸泡液与腌制品比例为1:1~4:1,超声处理时间为10min-3h,然后捞起,清水清洗,沥干。进一步,所述稳定剂是由为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90、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F123)、聚醚F127、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大豆磷脂等物质的一种或者数种组成。进一步,所述再分散剂是由甘露醇、葡萄糖、D-海藻糖、乳糖、麦芽糊精、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蔗糖等物质的一种或者数种组成。进一步,所述超微细颗粒粒径为数十微米及以下。进一步,所述超微细粉剂保质期为2-3年。进一步,所述分割的条状腌制品三维尺寸中有一个尺寸厚度为0.1cm-1cm,且薄一点为佳。进一步,所述超微细粉剂处理腌制品后,腌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60~90%,组胺含量降低55~83%,酪胺含量降低60~85%。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在使用时超声处理破坏细胞膜,粉剂所制备得到的混悬液中的活性物质以及从超微细颗粒中缓慢释放的活性物质进入到腌制品内,而大大降低了腌制品中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含量。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法简单,保质期长,可以有效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1)天然材料的干燥:将新鲜生姜、绿茶叶、大蒜、大葱、辣椒、肉桂、丁香等的一种或者数种采用晒干、阴干和烘干等方法进行干燥;(2)天然材料的粉碎:采用电动打粉机将干燥好的材料进行粉碎;(3)超微细粉剂的制备:将粉碎好的材料粉末与稳定剂(吐温80,比例为1%)和再分散剂(D-海藻糖,比例为2%)混合,采用气流式超微粉碎机粉碎或者球磨机干法球磨制备成超微细颗粒,获得超微细粉剂;(4)超微细粉剂灭菌储存:将超微细粉剂按照生产要求装入包装袋,抽真空包装,巴氏杀菌,常温储存,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粒径为55±15μm,以中国药典加速试验法测试其中活性成分确定其保质期为24个月;(5)腌制品分割:将腌制品用清水洗去表面盐分,分割成条状,清水清洗,沥干,条状腌制品三维尺寸中有一个尺寸厚度为1cm;(6)浸泡液制备:将超微细粉剂加入到超纯水中,粉剂与水比例为1:1,超声震荡10min,获得浸泡液;(7)腌制品浸泡:将沥干的腌制品浸泡在浸泡液中,浸泡液浸没过腌制品,浸泡液与腌制品比例为1:1,超声处理时间为30min,然后捞起,清水清洗,沥干。实施例二:(1)天然材料的干燥:将新鲜生姜、绿茶叶、大蒜、大葱、辣椒、肉桂、丁香等的一种或者数种采用晒干、阴干和烘干等方法进行干燥;(2)天然材料的粉碎:采用电动打粉机将干燥好的材料进行粉碎;(3)超微细粉剂的制备:将粉碎好的材料粉末加入到适量超纯水中,添加稳定剂(泊洛沙姆188、泊洛沙姆407)和再分散剂(甘露醇)采用球磨机湿法球磨制备超微细颗粒混悬剂,混悬剂冷冻,再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冻干,获得超微细粉剂;(4)超微细粉剂灭菌储存:将超微细粉剂按照生产要求装入包装袋,抽真空包装,巴氏杀菌,常温储存,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粒径为500±76μm,以中国药典加速试验法测试其中活性成分确定其保质期为26个月;(5)腌制品分割:将腌制品用清水洗去表面盐分,分割成条状,清水清洗,沥干,条状腌制品三维尺寸中有一个尺寸厚度为0.5cm;(6)浸泡液制备:将超微细粉剂加入到超纯水中,粉剂与水比例为1:5,超声震荡10min,获得浸泡液;(7)腌制品浸泡:将沥干的腌制品浸泡在浸泡液中,浸泡液浸没过腌制品,浸泡液与腌制品比例为2:1,超声处理时间为30min,然后捞起,清水清洗,沥干。实施例三:(1)天然材料的干燥:将新鲜生姜、绿茶叶、大蒜、大葱、辣椒、肉桂、丁香等的一种或者数种采用晒干、阴干和烘干等方法进行干燥;(2)天然材料的粉碎:采用电动打粉机将干燥好的材料进行粉碎;(3)超微细粉剂的制备:将粉碎好的材料粉末加入到适量超纯水中,添加稳定剂(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大豆磷脂)和再分散剂(甘露醇)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主要由超微细的干生姜颗粒、干绿茶叶颗粒、干大蒜颗粒、干大葱颗粒、干辣椒颗粒、肉桂颗粒、丁香颗粒等的一种或者数种,以及稳定剂和再分散剂组成;所述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天然材料的干燥:将新鲜生姜、绿茶叶、大蒜、大葱、辣椒、肉桂、丁香等的一种或者数种采用晒干、阴干和烘干等方法进行干燥;(2)天然材料的粉碎:采用电动打粉机将干燥好的材料进行粉碎;(3)超微细粉剂的制备:将粉碎好的材料粉末与稳定剂和再分散剂混合,采用气流式超微粉碎机粉碎或者球磨机干法球磨制备成超微细颗粒,获得超微细粉剂;或者将粉碎好的材料粉末加入到适量超纯水中,添加稳定剂和再分散剂采用球磨机湿法球磨制备超微细颗粒混悬剂,混悬剂冷冻,再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冻干,获得超微细粉剂;(4)超微细粉剂灭菌储存:将超微细粉剂按照生产要求装入包装袋,抽真空包装,巴氏杀菌,常温储存。所述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腌制品分割:将腌制品用清水洗去表面盐分,分割成条状,清水清洗,沥干;(2)浸泡液制备:将超微细粉剂加入到超纯水中,粉剂与水比例为1:1~1:30,超声震荡1‑30min,获得浸泡液;(3)腌制品浸泡:将沥干的腌制品浸泡在浸泡液中,浸泡液浸没过腌制品,浸泡液与腌制品比例为1:1~4:1,超声处理时间为10min‑3h,然后捞起,清水清洗,沥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主要由超微细的干生姜颗粒、干绿茶叶颗粒、干大蒜颗粒、干大葱颗粒、干辣椒颗粒、肉桂颗粒、丁香颗粒等的一种或者数种,以及稳定剂和再分散剂组成;所述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天然材料的干燥:将新鲜生姜、绿茶叶、大蒜、大葱、辣椒、肉桂、丁香等的一种或者数种采用晒干、阴干和烘干等方法进行干燥;(2)天然材料的粉碎:采用电动打粉机将干燥好的材料进行粉碎;(3)超微细粉剂的制备:将粉碎好的材料粉末与稳定剂和再分散剂混合,采用气流式超微粉碎机粉碎或者球磨机干法球磨制备成超微细颗粒,获得超微细粉剂;或者将粉碎好的材料粉末加入到适量超纯水中,添加稳定剂和再分散剂采用球磨机湿法球磨制备超微细颗粒混悬剂,混悬剂冷冻,再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冻干,获得超微细粉剂;(4)超微细粉剂灭菌储存:将超微细粉剂按照生产要求装入包装袋,抽真空包装,巴氏杀菌,常温储存。所述消除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超微细粉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腌制品分割:将腌制品用清水洗去表面盐分,分割成条状,清水清洗,沥干;(2)浸泡液制备:将超微细粉剂加入到超纯水中,粉剂与水比例为1:1~1:30,超声震荡1-30min,获得浸泡液;(3)腌制品浸泡:将沥干的腌制品浸泡在浸泡液中,浸泡液浸没过腌制品,浸泡液与腌制品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丁梦真王锡昌陶宁萍武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