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缓冲装置、回转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463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缓冲装置、回转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回转缓冲装置,包括负载该应缓冲阀,该负载感应缓冲阀包括阀腔、第一油口、第二油口、阀芯和弹簧,其中,第一油口引导工程机械的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中压力较大的一个作用于阀芯的与弹簧抵接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阀芯上设有缓冲结构,在阀芯沿着由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油口通过缓冲结构与第二油口连通,且缓冲结构的通流面积逐渐变大。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负载感应缓冲阀能够感应负载压力并提供与负载压力呈正相关的不同的缓冲阻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负载工况的缓冲需求,实现更好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缓冲装置、回转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缓冲装置、回转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起重机等工程机械,其上车相对于底盘会做回转运动,回转过程的启停平稳性是整机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通常在回转控制系统中设置回转缓冲装置,通过对回转启停过程中回转马达的回油速度进行控制,来减少回转启停过程中的惯性冲击,改善启停平稳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回转缓冲装置,其缓冲能力一般无法随着负载不同而发生变化,难以适应不同负载工况的缓冲需求,缓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改善回转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回转缓冲装置,其包括:负载感应缓冲阀,包括:阀腔;第一油口,与阀腔连通;第二油口,与阀腔连通,并用于与油箱连通;阀芯,可移动地设置于阀腔内,并通过在阀腔内移动来控制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之间的通断;和,弹簧,设置于阀腔内,并抵设于阀芯的第一端;其中:第一油口引导工程机械的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中压力较大的一个作用于阀芯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并且,阀芯上设有缓冲结构,在阀芯沿着由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油口通过缓冲结构与第二油口连通,且缓冲结构的通流面积逐渐变大。可选地,缓冲结构包括节流口,其中:节流口的节流面积沿着由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和/或,节流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节流口沿着由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彼此间隔排布。可选地,节流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阀芯上还设有中间流道,第一油口通过中间流道与至少两个节流口连通。可选地,回转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选择机构,第一压力选择机构与第一油口连通,并控制第一油口与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中压力较大的一个连通。可选地,第一压力选择机构包括第一梭阀,第一梭阀的出口与第一油口连通,第一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或者,第一压力选择机构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二单向阀的进口与回转马达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且第一单向阀的出口和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均与第一油口连通。可选地,第一端的有效压力作用面积大于第二端的有效压力作用面积。可选地,负载感应缓冲阀还包括弹力调节部件,弹力调节部件通过调节弹簧的变形量来调节弹簧的弹性力。可选地,回转缓冲装置还包括换向阀,换向阀具有先导油口,先导油口通过控制换向阀换向来控制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中的一个与油源连通而另一个与油箱连通;且负载感应缓冲阀还包括第三油口,第三油口连通先导油口和弹簧所在的阀腔。可选地,先导油口包括第一先导油口和第二先导油口,第一先导油口控制换向阀在中位和左位之间换向,第二先导油口控制换向阀在中位和右位之间换向;第三油口连通弹簧所在的阀腔和第一先导油口和第二先导油口中压力较大的一个。可选地,回转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选择机构,第三油口通过第二压力选择机构与第一先导油口和第二先导油口中压力较大的一个连通。可选地,第二压力选择机构包括第二梭阀,第二梭阀的出口与第三油口连通,第二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先导油口和第二先导油口连通;或者,第二压力选择机构包括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的进口与第一先导油口连通,第四单向阀的进口与第二先导油口连通,且第三单向阀的出口和第四单向阀的出口均与第三油口连通。可选地,弹簧所在的阀腔用于与油箱连通。可选地,弹簧所在的阀腔与第二油口连通,以使弹簧所在的阀腔通过第二油口与油箱连通。可选地,阀芯上还设有辅助流道,辅助流道连通弹簧所在的阀腔与第二油口。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回转控制系统,其包括回转马达,且其还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缓冲装置,回转缓冲装置的第一压力选择机构控制第一油口与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中压力较大的一个连通。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其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回转控制系统。在本专利技术中,负载感应缓冲阀被设置为具有通流面积可随负载呈正相关变化的缓冲结构,使得负载感应缓冲阀能够感应负载压力并提供与负载压力呈正相关的不同的缓冲阻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负载工况的缓冲需求,实现更好的缓冲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回转缓冲装置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2示出图1中的负载感应缓冲阀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3示出图1和图2所示负载感应缓冲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回转缓冲装置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5示出图4中的负载感应缓冲阀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6示出图4和图5所示负载感应缓冲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负载感应缓冲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负载感应缓冲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向阀;2、负载感应缓冲阀;3、第一梭阀;4、第二梭阀;21、阀体;22、阀芯;23、弹簧;24、弹力调节部件;221、节流口;222、辅助流道;223、中间流道;I、阀腔;A、第一油口;B、第二油口;C、第三油口;D、第一工作油口;E、第二工作油口;a、第一先导油口;b、第二先导油口;T、油箱连接口;P、油源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回转缓冲装置的四个实施例。参照图1-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回转缓冲装置,包括负载该应缓冲阀2,该负载感应缓冲阀2包括阀腔I、第一油口A、第二油口B、阀芯22和弹簧23,其中,阀芯22和弹簧23均设置于阀腔I中,弹簧23抵设于阀芯22的第一端,第一油口A和第二油口B均与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感应缓冲阀(2),包括:阀腔(I);第一油口(A),与所述阀腔(I)连通;第二油口(B),与所述阀腔(I)连通,并用于与油箱连通;阀芯(22),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腔(I)内,并通过在所述阀腔(I)内移动来控制所述第一油口(A)和所述第二油口(B)之间的通断;和,弹簧(23),设置于所述阀腔(I)内,并抵设于所述阀芯(22)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油口(A)引导工程机械的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D)和第二工作油口(E)中压力较大的一个作用于所述阀芯(22)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并且,所述阀芯(22)上设有缓冲结构,在所述阀芯(22)沿着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油口(A)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第二油口(B)连通,且所述缓冲结构的通流面积逐渐变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感应缓冲阀(2),包括:阀腔(I);第一油口(A),与所述阀腔(I)连通;第二油口(B),与所述阀腔(I)连通,并用于与油箱连通;阀芯(22),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腔(I)内,并通过在所述阀腔(I)内移动来控制所述第一油口(A)和所述第二油口(B)之间的通断;和,弹簧(23),设置于所述阀腔(I)内,并抵设于所述阀芯(22)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油口(A)引导工程机械的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D)和第二工作油口(E)中压力较大的一个作用于所述阀芯(22)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并且,所述阀芯(22)上设有缓冲结构,在所述阀芯(22)沿着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油口(A)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第二油口(B)连通,且所述缓冲结构的通流面积逐渐变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节流口(221),其中:所述节流口(221)的节流面积沿着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和/或,所述节流口(2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节流口(221)沿着由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彼此间隔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口(2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述阀芯(22)上还设有中间流道(223),所述第一油口(A)通过所述中间流道(223)与所述至少两个节流口(22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选择机构,所述第一压力选择机构与所述第一油口(A)连通,并控制所述第一油口(A)与所述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D)和第二工作油口(E)中压力较大的一个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选择机构包括第一梭阀(3),所述第一梭阀(3)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油口(A)连通,所述第一梭阀(3)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D)和第二工作油口(E)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压力选择机构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回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D)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回转马达的第二工作油口(E)连通,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一油口(A)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有效压力作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的有效压力作用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感应缓冲阀(2)还包括弹力调节部件(24),所述弹力调节部件(24)通过调节所述弹簧(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冬周彬朱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