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全自动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77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抛光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放风阀阀芯头的全自动抛光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取料装置、夹具、抛光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机械臂、驱动所述机械臂横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砂轮、驱动所述砂轮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砂轮纵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放风阀阀芯头的自动抛光,节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抛光后产品质量统一,利于阀芯头批量生产与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抛光机
本技术属于抛光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放风阀阀芯头的全自动抛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许多金属零件都需要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放风阀的阀芯头也不例外。由于放风阀阀芯头形状为圆弧曲面,且形状较小,目前市场上对于此还是以手动抛光为主。手动抛光不仅速度慢,而且还会消耗大量人力,同时对于抛光人员的技术也有很大的要求,抛光后的产品质量也会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抛光机,可实现对工件的全自动抛光,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抛光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取料装置、夹具、抛光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机械臂、驱动所述机械臂横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砂轮、驱动所述砂轮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砂轮纵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一迷你气缸、与所述第一迷你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法兰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盘上的第一紧凑型气缸、与所述第一紧凑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机座滑移配合,所述第一迷你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法兰盘横向移动,所述第一紧凑型气缸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下移动,所述机械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与所述气动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同步轮,所述砂轮与所述同步轮同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二迷你气缸、与所述第二迷你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法兰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盘上的第二紧凑型气缸、与所述第二紧凑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机座滑移配合,所述第二迷你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法兰盘纵向移动,所述第二紧凑型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下移动,所述气动马达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包括弹簧夹头、驱动所述弹簧夹头旋转的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弹簧夹头弹性形变的第五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夹头沿其径向开槽,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台阶面。进一步的,所述机座上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为振动盘。进一步的,机座上设有上料台面,振动盘的出料口设置在上料台面上,上料台面与弹簧夹头的台阶面在用一水平面且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的数量为2个,横向并列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和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为手指气缸。进一步的,所述机座上设有整理装置,所述整理装置包括托盘、设置在所述托盘上的刮料器、驱动所述刮料器旋转的旋转气缸。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现了放风阀阀芯头的自动抛光,节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抛光后产品质量统一,利于阀芯头批量生产与出口;本技术采用振动盘自动上料,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大批量生产的效率;本技术采用高强度砂轮自动磨削,减少人力物力,提高磨削质量,便于产品使用与出口;本技术采用手指气缸代替人手进行夹持、运料,实现了上料和下料同步进行,在过程中安全快速,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磨削质量;磨削时使用弹簧夹头夹紧阀芯,与砂轮相对高速旋转,磨削速度加快,磨削力均匀,满足粗糙度要求,质量提高;磨削完成后将由刮料器进行整料,将阀芯头摆放整齐,不需工人进行整理,减少了劳动力,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抛光机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抛光机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抛光机,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上料装置、取料装置、夹具、抛光装置、整理装置。取料装置抓取工件33后,将工件33放入夹具中,然后抛光装置对工件33进行抛光,完成后,取料装置抓取工件33并放入整理装置中,将工件33排列整齐。上料装置为振动盘2,机座1上设有上料台面3,振动盘2的出料口设置在上料台面3上,工件33经振动盘2自动上料至上料台面3。取料装置包括机械臂4、驱动机械臂4横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的第一迷你气缸5、与第一迷你气缸5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法兰盘6、设置在第一法兰盘6上的第一紧凑型气缸7、与第一紧凑型气缸7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连接件8。第一法兰盘6与机座1滑移配合,机座1上设有滑动导轨9,第一法兰盘6设置在滑动导轨9上,第一迷你气缸5驱动第一法兰盘6横向移动。第一紧凑型气缸7驱动第一连接件8上下移动。机械臂4设置在第一连接件8的下方,机械臂4为手指气缸4,且数量为2个,横向并列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和同一直线上。抛光装置包括砂轮10、驱动砂轮10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砂轮10纵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11、与气动马达11的旋转轴连接的同步轮12,砂轮10与同步轮12同轴连接。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的第二迷你气缸13、与第二迷你气缸13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法兰盘14、设置在第二法兰盘14上的第二紧凑型气缸15、与第二紧凑型气缸15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6。第二法兰盘14与机座1滑移配合,机座1上设有滑动导轨9,第二法兰盘14设置在滑动导轨9上,第二迷你气缸13驱动第二法兰盘14纵向移动。第二紧凑型气缸15驱动第二连接件16上下移动。第二连接件16设有凹槽,气动马达11固定在第二连接件16上,同步轮12置于第二连接件16的凹槽内并悬空,砂轮10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6的下方。夹具包括弹簧夹头17、驱动弹簧夹头17旋转的第四驱动机构、驱动弹簧夹头17弹性形变的第五驱动机构。弹簧夹头17沿其径向开槽,设有用于放置工件33的台阶面,弹簧夹头17上的台阶面与上料台面3在同一水平面且同一直线上。弹簧夹头17连接在拉管18上,拉管18为长圆筒形,两端设有螺纹,上端安装弹簧夹头17,下头安装端盖19。拉管18外连接有圆筒管20,圆筒管20的上端向外扩张呈锥形口,以配合弹簧夹头17的形状,圆筒管20的下端设置在端盖19的上方。圆筒管20通过轴承固定在箱体21内,箱体21固定在机座1上。第四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的三相异步电机22、与三相异步电机22的电机轴通过V型带23连接的V带轮24,V带轮24套设在圆筒管20上,通过三相异步电机22的旋转带动弹簧夹头17旋转。第五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的薄型气缸25、与薄型气缸25的活塞杆连接的鱼眼接头26、与鱼眼接头26连接的打手圈27、设置在打手圈27下方的离合器杠杆28、与离合器杠杆28连接的离合器杠杆座29,打手圈27通过轴承套设在圆筒管20上,离合器杠杆座29套设在圆筒管20上且位于端盖19的上方。薄型气缸25推动打手圈27,打手圈27下拉挤压离合器杠杆28,离合器杠杆座29下滑,将端盖19下拉,带动拉管18下滑,与拉管18连接的弹簧夹头17下滑,弹簧夹头17下滑时,圆筒管20的上端的锥形口对弹簧夹头17挤压,导致其弹性形变以夹紧工件33。整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的托盘30、设置在托盘30上的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取料装置、夹具、抛光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机械臂、驱动所述机械臂横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砂轮、驱动所述砂轮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砂轮纵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取料装置、夹具、抛光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机械臂、驱动所述机械臂横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砂轮、驱动所述砂轮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砂轮纵向及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一迷你气缸、与所述第一迷你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法兰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盘上的第一紧凑型气缸、与所述第一紧凑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机座滑移配合,所述第一迷你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法兰盘横向移动,所述第一紧凑型气缸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下移动,所述机械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与所述气动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同步轮,所述砂轮与所述同步轮同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二迷你气缸、与所述第二迷你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法兰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盘上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刘侃马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