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疏水纤维素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6590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疏水纤维素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具有支化结构的硫醇类化合物和含双键聚硅氧烷单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在有机碱的催化下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溶液;S2.在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含氨基固化剂、含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疏水性纳米颗粒,得到混合溶液;S3.将纤维素纤维材料浸渍于混合溶液中,进行热固化处理后得到所述超疏水纤维素纤维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超疏水纤维素纤维材料以引入硅烷偶联剂以及环氧基团这两种方式增加涂料与纤维素纤维材料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了超疏水纤维素纤维材料的耐强酸、磨损、紫外线、热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纺织品,具体涉及一种超疏水纤维素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超疏水是指表面上水的接触角大于150°的润湿状态,当材料表面对水的接触角超过150°,称之为超疏水表面。在自然界中就有很多超疏水的现象,例如荷叶等植物的表面、蝴蝶等昆虫的翅膀等,水滴可以在超疏水表面自由滚动,并将附着在超疏水表面的污染物带走,起到清洁的效果。超疏水表面得益于其特殊的表面性能,广泛应用于防污、自清洁、防冰、防腐蚀、水油分离等各个领域。受天然荷叶的启发,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蜡和微尺度的共存是实现超疏水表面的关键,即具有低表面能和微纳米结构的材料可用于创建超疏水表面。脆弱的微纳结构使超疏水表面难以拥有持续的超疏水稳定性,因此需要增强超疏水表面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2、纤维素纤维材料具有价格低廉、手感柔软、良好的吸湿性以及透气性等特点,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天然纤维面料。因为纤维素纤维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所以其亲水性较强、容易染色的同时也带来极多的问题,例如受污渍污染难以清洗、容易霉变、滋生细菌等,这些问题都使纤维素纤维材料的应用受到了极大地限制。给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疏水纤维素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具有支化结构的硫醇类化合物为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所述含双键聚硅氧烷单体为单丙烯酸酯封端聚硅氧烷或单甲基丙烯酸酯封端聚硅氧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三氯甲烷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碱为三丁基膦、三苯基膦和二甲基苯基膦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含氨基固化剂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疏水纤维素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具有支化结构的硫醇类化合物为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所述含双键聚硅氧烷单体为单丙烯酸酯封端聚硅氧烷或单甲基丙烯酸酯封端聚硅氧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三氯甲烷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碱为三丁基膦、三苯基膦和二甲基苯基膦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含氨基固化剂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含氨基硅烷偶联剂为3-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赵增第吴赟刘世奇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