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可余辉发光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1、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高分子聚合物颗粒,是新污染物中唯一的颗粒态污染物。微塑料来源广泛,主要由环境中的废弃塑料经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降解产生,并可沿食物链/食物网进行传递,因而具有较强的跨物种迁移能力。已有研究发现,微塑料会对多种动植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和遗传发育毒性,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风险。因此,微塑料的成像分析对于理解其环境行为和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常用的微塑料成像方法为基于荧光基团的光学成像。然而,荧光成像需要激发光原位持续照射,在活体成像中不可避免地带来自发荧光背景干扰以及反复激发后荧光漂白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无背景荧光干扰的微塑料颗粒成像方法。
3、长余辉纳米颗粒是一类可以储存外界激发光能量并在激发光停止后仍可以持续发光的纳米材料。这种优良的光学性质使其可以在免原位激发下实现生物成像和检测,从而得到无自发荧光背景和散射光干扰的余辉信号,有望作为新型光学探针实现微塑料免原位激发的无背景荧光干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余辉发光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长余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油酸和1-十八烯的体积比为(2:5)-(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锌盐可选乙酰丙酮锌;镓盐可选乙酰丙酮镓;三价金属盐中的三价金属为铬、镨、铕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锌盐、镓盐和三价金属盐的摩尔比例为1:(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余辉发光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长余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油酸和1-十八烯的体积比为(2:5)-(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锌盐可选乙酰丙酮锌;镓盐可选乙酰丙酮镓;三价金属盐中的三价金属为铬、镨、铕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锌盐、镓盐和三价金属盐的摩尔比例为1:(1-3):(0.001-0.0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甲醇与油酸的体积比为1:(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含卤原子的配体引发剂为2-溴代异丁酸或3-氯丙酸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长余辉纳米颗粒溶解到含卤原子的配体引发剂的溶液中,搅拌反应;随后用乙醇沉淀纳米颗粒,环己烷清洗后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含卤原子的配体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0.3-2mol/l;长余辉纳米颗粒含卤原子的配体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