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出口护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320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出口护盖,安装于汽车内护板上的安全带出口处,该安全带出口护盖包括护盖本体,于护盖本体上形成有供安全带通过的开口;于护盖本体的内表面形成有插接部和导向部,插接部被构造成可与内护板插接相连的结构,导向部用以构成护盖本体与内护板插装连接过程中的引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全带出口护盖,拆装方便,其应用时,在需要紧固安全带螺栓时从内护板上拔出,在安全带螺栓紧固完成后插装于内护板上;导向部有利于护盖本体快速的找准插装位置,使装配过程更加顺利;还可避免原有翻折式护盖易折断、耐久性差的不足,降低客户的经济损失;插装结构有利于与内护板表面完美匹配,使面差更加平顺,提高汽车的内饰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出口护盖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带出口护盖。
技术介绍
安全带出口护盖是安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于安装带出口处,以为汽车提供良好的内饰外观效果,并达到配合美观,装配方便的目的。在汽车上,B柱处安全带的螺接点通常布置在车身B柱钣金上,需要在B柱下护板对应位置开孔,以为安全带安装提供安装空间。目前汽车上B柱处使用的安全带出口护盖均为翻转式护盖,其随B柱下护板一体成型,在拧紧紧固安全带的螺钉时翻转式护盖翻折以打开避让空间,拧紧螺钉后再翻折全带出口护盖与B柱下护板卡接闭合。现有结构中的安全带出口护盖,功能上面也可起到遮挡螺钉、避让安全带的作用,但是翻折式护盖与B柱配合不美观,且易折断、耐久性差,售后维修成本高,易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安全带出口护盖,以提高其应用可靠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带出口护盖,安装于汽车内护板上的安全带出口处,其包括:护盖本体,于所述护盖本体上形成有供所述安全带通过的开口;导向部,形成于所述护盖本体的内表面,以构成所述护盖本体插装于所述内护板过程中的引导;插接部,形成于所述护盖本体的内表面,所述插接部被构造成可与所述内护板插接相连的结构。进一步的,于所述开口处设有封堵所述开口的遮挡部。进一步的,所述遮挡部由软质材料制作而成,于所述遮挡部朝向所述安全带的侧边上形成有若干豁口。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为形成于护盖本体内表面下部两相对侧的两个。进一步的,于所述内护板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为形成于所述护板本体上且可与所述导向槽滑动相连的导向滑块。进一步的,于所述导向滑块朝向所述内护板的表面上形成有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为形成于所述护盖本体内表面上部两相对侧的两个。进一步的,于所述内护板上形成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为形成于所述护盖本体内表面且与所述插接槽卡接配合的插接块。进一步的,于所述护盖本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包括沿所述护盖本体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横向加强筋,垂直于所述横向加强筋布置的多个纵向加强筋,以及分设于各所述横向加强筋和各所述纵向加强筋交汇处的圆环形加强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安全带出口护盖,通过在护盖本体上设置插接部和导向部,其可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使护盖本体通过插接部与内护板插接相连,形成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稳固可靠;其拆装方便,本安全带出口护盖应用时,在需要紧固安全带螺栓时从内护板上拔出,在安全带螺栓紧固完成后插装于内护板上;导向部的设置,有利于护盖本体快速的找准插装位置,使装配过程更加顺利;还可避免原有翻折式护盖易折断、耐久性差的不足,降低客户的经济损失;本安全带出口护盖的插装式结构,有利于与内护板表面完美匹配,使面差更加平顺,从而提高汽车的内饰外观效果。(2)在开口处设置遮挡部,可避免开口处裸露钣金。(3)遮挡部由软质材料制成并设置豁口,既可避免开口处裸露钣金,又不影响安全带的正常使用。(4)设置两个导向部,可以提高导向效果,使护盖本体与内护板的插装连接过程更加顺利。(5)安全带出口护盖与内护板通过导向槽与导向滑块滑动相连,结构简单。(6)在导向滑块上设置凹槽,既可减轻本安全带出口护盖的重量,并且可保证导向滑块的结构强度。(7)设置两个插接部,可使护盖本体与内护板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固可靠。(8)安全带出口护盖与内护板通过插接块和插接槽卡接相连,可以进一步提高插接连接的可靠性。(9)设置加强筋,可以提高本安全带出口护盖的结构强度。(10)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以及圆环形加强筋,可进一步提高本护盖本体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全带出口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全带出口护盖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A向视图;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图7为图5的C-C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护盖本体,2-遮挡部,201-豁口,3-导向部,301-凹槽,302-连接板,4-插接部,401-安装板,5-加强筋,501-横向加强筋,502-纵向加强筋,503-圆环形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文中采用了上、下等术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安全带出口护盖,安装于汽车内护板上的安全带出口处,其主要包括护盖本体以及设于护盖本体上的插接部和导向部,其中:在护盖本体上形成有供安全带通过的开口;插接部和导向部分别形成于护盖本体的内表面上,插接部被构造成可与内护板插接相连的结构,导向部用以构成护盖本体与内护板插装连接过程中的引导。本实施例的安全带出口护盖,通过在护盖本体上设置插接部和导向部,其可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使护盖本体通过插接部与内护板插接相连,形成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稳固可靠;其拆装方便,本安全带出口护盖应用时,在需要紧固安全带螺栓时从内护板上拔出,在安全带螺栓紧固完成后插装于内护板上;导向部的设置,有利于护盖本体快速的找准插装位置,使装配过程更加顺利;还可避免原有翻折式护盖易折断、耐久性差的不足,降低客户的经济损失;本安全带出口护盖的插装式结构,有利于与内护板表面完美匹配,使面差更加平顺,从而提高汽车的内饰外观效果。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安全带出口护盖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护盖本体1的横截面大致呈“7”形,其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如其可为PP+EPDM-TD20或PP+TD20等,当然还可采用其他材料制作而成。在护盖本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供安全带通过的开口,在开口处设置有遮挡部2,本实施例中,遮挡部2由软质材料制作而成,如其可采用TPO或TPE材料于护盖本体1上二次注塑成型,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材料或其他结构设于护盖本体1的开口处,如遮挡部2可与护盖本体1卡接相连,主要是为了避免开口处裸露钣金,以免影响汽车内饰的美观性。为了不影响安全带的正常使用,在遮挡部2朝向安全带的侧边上形成有若干豁口201,豁口201的设置,遮挡部2的侧边可与安全带完全贴合,在安全带相对于护盖本体1滑动时,有利于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安全带的滑动更加顺利,并且还可降低磨损对遮挡部2造成损坏。前述的导向部3可结合图6所示,其为形成于护盖本体1内表面下部两相对侧的两个,具体地,于图中未示出的内护板上形成有导向槽,导向部3为形成于护板本体上且可与导向槽滑动相连的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与导向槽的滑动相接的接触部位完全贴合,以进一步保证护盖本体1滑动过程顺利。以上结构中,通过设置两个导向部3,可以提高导向效果,使护盖本体与内护板的插装连接过程更加顺利,当然导向部3的数量还可设为其他数值。此外,安全带出口护盖与内护板通过导向槽与导向滑块滑动相连,结构简单。当然,导向部3除了可为导向滑块,还可为导向槽,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出口护盖,安装于汽车内护板上的安全带出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出口护盖包括:护盖本体,于所述护盖本体上形成有供所述安全带通过的开口;插接部(4),形成于所述护盖本体的内表面,所述插接部(4)被构造成可与所述内护板插接相连的结构;导向部(3),形成于所述护盖本体的内表面,以构成所述护盖本体与所述内护板插装连接过程中的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出口护盖,安装于汽车内护板上的安全带出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出口护盖包括:护盖本体,于所述护盖本体上形成有供所述安全带通过的开口;插接部(4),形成于所述护盖本体的内表面,所述插接部(4)被构造成可与所述内护板插接相连的结构;导向部(3),形成于所述护盖本体的内表面,以构成所述护盖本体与所述内护板插装连接过程中的引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出口护盖,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开口处设有封堵所述开口的遮挡部(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出口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2)由软质材料制作而成,于所述遮挡部(2)朝向所述安全带的侧边上形成有若干豁口(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出口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为形成于护盖本体内表面下部两相对侧的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出口护盖,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内护板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3)为形成于所述护板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山韩冬梅王金航赵东明刘阳吴含刘相宇杨信单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