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轴承拆卸结构及其拆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2057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轴承拆卸结构及其拆卸方法,属于轴承和相关五金工具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轴承不易拆卸密封圈的问题。本密封轴承拆卸结构,包括轴承,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和钢球,内圈外表面在钢球两侧设有密封槽一,外圈内表面在钢球两侧设有密封槽二,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上具有密封翼,密封圈外端面分别与内圈外端面和外圈外端面平滑过渡,密封圈内设有加强板,密封圈外端面具有拆卸槽,还包括拉套,拉套内端穿过密封圈,并与加强板外侧面外沿固定,拉套外端位于拆卸槽内,拉套外壁与拆卸槽外槽壁贴合,拉套内壁设有锁槽;还包括用于拆卸密封圈的拆卸工具。本轴承上的密封圈强度更高,同时拆卸工具能降低对轴承的密封圈的拆卸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轴承拆卸结构及其拆卸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和相关五金工具
,涉及一种密封轴承拆卸结构及其拆卸方法。
技术介绍
轴承密封主要是为了防止轴承内部的润滑剂外漏,以及防止外部的水分、灰尘、异物等进入轴承内部,继而影响轴承的运转性能和使用寿命。现有专利号为ZL2016102443836,名称为“一种可拆卸深沟球轴承密封结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利用密封圈的密封翼与密封槽一和密封槽二配合起到密封作用,且密封圈上设置端部具有内螺纹槽的拉杆,利用带外螺纹的拆卸装置与拉杆端部的内螺纹槽螺接,并朝外拉动密封圈,使密封圈与轴承分离,之后可以朝内部添加润滑剂。但上述轴承在拆卸密封圈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密封圈上分布固定有若干拉杆,而若干拉杆分别与若干拆卸装置连接,因此无法保证若干拆卸装置同时以同样力度拉动若干拉杆,因此会使受力较大的拉杆首先拉出密封圈,导致密封圈和加强板弯曲变形;2、拆卸过程中,无法保证拆卸装置沿内圈轴向拉动拉杆,由于密封圈与内圈和外圈会始终相对转动,若朝其他方向施力不仅同样会导致密封圈和加强板弯曲变形,同时也可能会导致拉杆折断,且卸难度也会增大;3、需要若干拆卸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轴承拆卸结构,包括轴承,所述的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11)、保持架和钢球,内圈(1)外表面在钢球两侧分别设有环形密封槽一,外圈(11)内表面在钢球两侧分别设有环形密封槽二,还包括环形密封圈(12),所述的密封圈(12)上分别具有与密封槽一和密封槽二匹配的环形密封翼,且所述的密封翼分别嵌在密封槽一和密封槽二内,且密封圈(12)外端面分别与内圈(1)外端面和外圈(11)外端面平滑过渡,所述的密封圈(12)内设有圆环形薄板状加强板(2),且加强板(2)与内圈(1)同轴,加强板(2)表面与内圈(1)轴线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12)外端面具有一道与内圈(1)同轴的套状拆卸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轴承拆卸结构,包括轴承,所述的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11)、保持架和钢球,内圈(1)外表面在钢球两侧分别设有环形密封槽一,外圈(11)内表面在钢球两侧分别设有环形密封槽二,还包括环形密封圈(12),所述的密封圈(12)上分别具有与密封槽一和密封槽二匹配的环形密封翼,且所述的密封翼分别嵌在密封槽一和密封槽二内,且密封圈(12)外端面分别与内圈(1)外端面和外圈(11)外端面平滑过渡,所述的密封圈(12)内设有圆环形薄板状加强板(2),且加强板(2)与内圈(1)同轴,加强板(2)表面与内圈(1)轴线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12)外端面具有一道与内圈(1)同轴的套状拆卸槽(13),拆卸槽(13)包括与内圈(1)同轴的内槽壁和外槽壁,以及与内圈(1)轴线垂直的圆环形槽底,还包括与内圈(1)同轴设置的圆套状拉套(21),拉套(21)内端穿过密封圈(12),并与加强板(2)外侧面外沿固定,拉套(21)外端位于拆卸槽(13)内,且拉套(21)外端端部与拆卸槽(13)槽口对齐,所述的拉套(21)外壁与拆卸槽(13)外槽壁贴合,拉套(21)内壁同轴设有一圈环形锁槽(22);还包括用于拆卸所述的密封圈(12)的拆卸工具,拆卸工具包括圆杆状拆卸杆(3)和圆套状拆卸套(4),拆卸杆(3)杆壁同轴固定有环形挡环(31),挡环(31)与拆卸杆(3)前端之间的拆卸杆(3)杆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的挡环(31)与拆卸杆(3)后端之间的拆卸杆(3)杆径与内圈(1)内径相同,所述的拆卸套(4)内壁设有内螺纹,拆卸套(4)前端外壁同轴固定有圆环形板状挡板(41),还包括圆套状挡套(42)和活动配合套在挡套(42)外侧的圆套状调节套(5),所述的挡套(42)内径和外径分别与拆卸槽(13)内槽壁槽径和拉套(21)内径相同,挡套(42)后端与挡板(41)外沿固定,且挡套(42)与拆卸套(4)同轴设置,所述的挡套(42)外壁和调节套(5)内壁分别设有套状滑槽(43)和滑动位于滑槽(43)上的环形滑环(51),还包括位于滑槽(43)内,且两端分别与滑槽(43)后端和滑环(51)相抵的复位弹簧(44),所述的挡套(42)外壁上设有若干沿挡套(42)周向分布的条形槽状挡槽(45),挡槽(45)长度方向与挡套(42)轴线平行,还包括分别位于若干挡槽(45)内的若干挡杆(46),挡杆(46)后端通过铰接轴一(47)铰接在挡槽(45)内,且铰接轴一(47)靠近挡套(42)外壁设置,铰接轴一(47)轴线分别与挡杆(46)轴线和挡套(42)径向线垂直,且挡套(42)径向线经过铰接轴一(47)轴线和挡杆(46)轴线垂直相交处,还包括后端与挡杆(46)前端呈锐角连接的锁杆(48),且锁杆(48)位于挡杆(46)反向挡套(42)轴线一侧,且锁杆(48)前端倾斜朝向挡套(42)后端,所述的铰接轴一(47)和挡槽(45)之间设有扭簧一,所述的调节套(5)内壁固定有位于挡槽(45)内,并抵在挡杆(46)杆壁上的调节块(52);所述的拆卸套(4)前端与拆卸杆(3)前端通过螺纹配合活动螺接,且拆卸杆(3)后端穿过内圈(1),且所述的挡环(31)一侧抵在内圈(1)一侧上,挡环(31)另一侧抵在挡板(41)上,所述的挡套(42)前端抵在拆卸槽(13)槽底上,挡套(42)内壁和挡套(42)外壁分别抵在拆卸槽(13)内槽壁和拉套(21)内壁上,所述的扭簧一扭动挡杆(46),使锁杆(48)前端嵌在锁槽(22)内,并使挡套(42)与拉套(21)轴向相对固定,且挡杆(46)轴线与挡套(42)轴线呈角度设置,且此时复位弹簧(44)推动滑环(51)位于滑槽(43)前端,且能分别握住并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士玉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思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