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纤维素纤维混纺仿毛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纤维素纤维混纺仿毛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纯棉或涤棉类面料已不能完全满足对高档床品面料的需求。当今在床品面料设计以崇尚自然、触感舒适、绿色生态为主要潮流。床品面料普遍采用多种原料混纺或交织,从而较好地各类新型床品面料的“自然、舒适、环保及自洁”等功能。以往的仿毛织物一般采用涤/粘或涤/腈等中长纤维为原料进行混纺再织造而成,但这类中长类仿毛织物在尺寸稳定性、抗起毛起球性及耐磨性等使用性能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今各类生物质纤维素纤维,如天丝(Tencel)、莫代尔(Modal)、竹浆纤维及麻赛尔纤维等纤维的广泛应用,为功能性生物质纤维床品仿毛面料的开发与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原料物质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纤维素纤维混纺仿毛面料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纤维素纤维混纺仿毛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的选用原料选用麻赛尔、天丝及竹浆纤维,麻赛尔/天丝/竹浆纤维的混纺比为50/30/20,所述的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纤维素纤维混纺仿毛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的选用原料选用麻赛尔、天丝及竹浆纤维,麻赛尔/天丝/竹浆纤维的混纺比为50/30/20,所述的麻赛尔纤维的线密度为1.21dtex,长度为38mm;所述的天丝纤维的线密度为1.21dtex,长度为45mm;所述的竹浆纤维的线密度为1.56dtex,长度为45mm;(2)产品规格设计纱线设计:纱线线密度:经、纬纱线密度均为14.8dtex;纱线捻系数:经纱选用340捻/10㎝,纬纱选用310捻/10㎝;纱线捻向:经、纬纱分别选用“S”、“Z”捻;织物组织设计:该织物地组织选用5/3纬面缎纹,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纤维素纤维混纺仿毛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的选用原料选用麻赛尔、天丝及竹浆纤维,麻赛尔/天丝/竹浆纤维的混纺比为50/30/20,所述的麻赛尔纤维的线密度为1.21dtex,长度为38mm;所述的天丝纤维的线密度为1.21dtex,长度为45mm;所述的竹浆纤维的线密度为1.56dtex,长度为45mm;(2)产品规格设计纱线设计:纱线线密度:经、纬纱线密度均为14.8dtex;纱线捻系数:经纱选用340捻/10㎝,纬纱选用310捻/10㎝;纱线捻向:经、纬纱分别选用“S”、“Z”捻;织物组织设计:该织物地组织选用5/3纬面缎纹,边组织选用2/2纬重平组织;产品主要规格设计:产品坯布规格设计汇总如下:门幅:280cm;经纬纱:麻赛尔50/天丝30/竹浆纤维20的14.8dtex;经纬密:经密546根/10cm,纬密412根/10cm;组织:地组织8/5纬面缎纹,边组织4/4纬重平组织;总经根数:15288根,其中边纱128根;(3)产品主要工艺流程纺纱工序:纺纱时,由于此混纺纱的纱特较细,棉花要求采用品级较高的长绒棉,同时为保证麻赛尔、天丝、与竹浆纤维3种原料混合均匀,采用三道条混工艺,以充分保证纱线长片段不匀率的最佳效果;细纱时经纱采用赛络纺工艺,为解决织物纬向撕破强力不足问题,纬纱采用赛络-紧密纺工艺,以适当提高原纱强力;织造工序:织造加工工艺流程如下:络筒→整经→浆纱→穿经→喷气织造→织物后整理加工;具体操作如下:整经:采用贝宁格ZDA-2000型整经机进行分批整经,整经头份为637根/轴,共24轴;整经时,根据原纱特点,结合机型特征,宜采用中等偏下的车速,故整经速度为800m/min;整经张力偏小掌握,采用九区段配置整经张力,各区张力偏差控制在±2cN,同时将边纱整经张力适当加大些,使经轴卷绕紧密平整,从而保证了经轴质量和生产效率;浆纱:针对该品种的特点,依据“相似相容”原理和环保理念,采用无PVA上浆,主要为变性淀粉与丙烯酸类浆料混合。该浆液必须保证粘度适当、易渗透、成膜好,以利于贴伏毛羽、提高纱线强力、退浆方便。浆料配方:TBS20%,JSL50%,CD20%,AD10%。主要上浆工艺参数:浆槽温度95±3℃、浆槽粘度10±0.5s;浆纱车速60±5m/min;压浆压力16±1kN;烘房温度120±5℃;喂入张力500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