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清泉专利>正文

大型伞具中棒长度无段伸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3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伞具中棒长度无段伸缩结构,包括一伞体部份,由中棒机构、握把、活动蜂巢与支伞骨单元构成:中棒机构包括至少二段主杆套接,配合一定位机构形成无段伸缩与定位;活动蜂巢设有一具扣槽的插杆;一操作器包括一基座、操作组件与复归弹簧,基座具有槽室部与套管部,槽室部提供操作组件与复归弹簧组装及对活动蜂巢动作而控制伞开合;一束合机构,包括一杯件与复归弹簧,活动套装于套管并弹性顶抵配置,于收伞时手动推移杯件,以集束支伞骨机构末端珠件或解束,实现大型伞具的中棒伸缩调整、支伞骨末端束合不会散开及开收伞控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大型伞具中棒长度无段伸缩结构
,尤其是一种包括中棒的无段伸缩调整、伞具开收操作器的改良设计及伞骨末端的束合结构等改良设计。
技术介绍
按,现有的大型伞具,如海滩伞、高尔夫球伞等,该伞具1结构的组成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直骨中棒11、支伞骨单元12、活动蜂巢13、操作器14、握柄15及固定蜂巢(图中未绘示)所构成,该支伞骨单元透过固定蜂巢呈放射状结合于直骨中棒11与活动蜂巢13,操作器14包括一片状弹弓16弹性顶抵于直骨中棒11内设定位置,并设有突出的扣制部17及按压部18,由扣制部17对应活动蜂巢13形成收伞扣制,利用该按压部18来释放扣制控制开伞。上述现有的大型伞具的结构,由于其中棒都以直骨中棒及突出的扣制部17的设计,且按压部18相当高大,使该伞具的结构的中棒并无法进行伸缩调整,以致于在遭逢强风吹袭时,尤其是身材较矮小的使用者,将很难以撑持伞具正常使用,故,若能将大型伞具的中棒以伸缩式设计,将可解决上述问题,但,由于大型伞具的伞面积及中棒直径均较大,并无法直接应用一般型伞具的多节套接式中棒结构,利用珠状物配合孔洞作中棒拉长或伸缩的定位,或者应用弓片来扣制定位,该珠状物与孔洞扣制方式,并不足以提供大型伞具较粗中棒结段间的扣制作用力,而弓片结构虽可获得较佳的扣制作用与应力,但,为获得良好的扣制,必需突出于中棒外径甚多,如此,将产生活动蜂巢无法通过该弓片扣制位置的限制,直接影响到活动蜂巢开收伞动作的动程。又上述现有的配置于大型伞具的操作器14,该设于直骨中棒11内的弹弓16,相对在伞具收合时,由该弹弓16直接相对活动蜂巢13端面的扣孔19扣制而定位,至于开伞的解除扣制操作,则是由按压部18连动弹弓16及其扣制部17向下沉潜移动,解除对活动蜂巢13端面扣孔19的扣制,即可配合开伞弹簧10的压缩蓄能自动张开伞具;惟,该弹弓16的弹性容易疲疺,且容易偏移位置造成受压控沉潜后无法自动由原位置回复,致使收合的伞具暨活动蜂巢无法获得扣制。另有不同的自动伞的开收控制器,即采用与活动蜂巢移动动程相垂直的扣制结构以适用于多节中棒的收折伞具使用,如美国专利技术专利第6684893号案,揭示由一扣环来相对活动蜂巢扣制,然后由一按键来驱动扣环位移达到扣制与解除扣制的操作,惟此种现有的应用于多节中棒收折式自动伞的开收控制器,该扣环与按键为单独组件,不仅须分别相对握把组装,更需精准的相对组装连动,因此故障率高,不易进行工业的大批量生产,当然生产成本也无法降低。又现有的伞具在收合时,该用以撑展伞布的复数支伞骨,因受到伞骨连结关节与相对蜂巢枢组结构等造成的角度限制,往往无法完全束合,即使在收合状态,该各支伞骨的末端珠件部份,仍然呈一角度散开状态,如此,收合的伞具体积并无法缩小,尤其是收合的伞具在置放或挂置状态下为取拿使用,该散开的各支伞骨的末端易在取拿时与外物相勾挂一起,不仅影响取拿,更易因强行取拿或不注意而造成支伞骨的弯曲变形或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伞具中棒长度无段伸缩结构,中棒机构可便利的无段伸缩调整并定位,操作器能突出于伞的伞布表面,以轻易的操作开、收伞,并可将支伞骨各末端予以束合限制,让收合的支伞骨末端不会散开,以缩小体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大型伞具中棒长度无段伸缩结构,主要包括伞体部份、中棒机构、操作器及束合机构;其中伞体部份由握把、活动蜂巢与支伞骨单元机构构成;其中该中棒机构具有结接的至少二段主杆,内设一定位机构形成无段伸缩与定位;活动蜂巢延伸一具有扣槽的插杆;操作器固装在中棒机构,相对活动蜂巢于插套同时执行收伞扣制与解除扣制开伞;束合机构套装于操作器与握把间,以相对收合的各支伞骨末端实现束合与解除束合。所述的中棒机构是包括二套接的主杆、挡止单元及定位机构;二套接的主杆由挡止单元挡制防止脱出;定位机构具有迫紧座及C型迫紧块,于一旋转操作下产生扩张变形的迫紧定位,与反向旋转解除迫紧,形成二套设主杆能无段式随意位置伸缩定位;所述的操作器是包括一基座、操作组件与复归弹簧,基座具有槽室部与套管部,槽室部提供操作组件与复归弹簧组装及操控,以相对由上方插入的活动蜂巢,执行收伞扣制与解除扣制开伞,套管部外部端面成型环状突缘,作为伞骨束收控制机构的组装与移动动程限制;所述的操作组件一体成型含有一提供使用者易于按压操作的突出按键,与一扣环直接搭配复归弹簧相对活动蜂巢的插杆上的扣槽为开收伞操作。所述的支伞骨束合机构是包括一杯件与复归弹簧,杯件是套设在操作器基座的套管部,并由复归弹簧弹顶抵形成杯件可沿套管部往复移动与复归动力,以改变杯口位置,相对支伞骨机构的末端珠件套束收合或解除套束。所述的活动蜂巢的中空内径大于上述挡止组件的外径,让活动蜂巢能自由在中棒机构配合开收伞动程移动而不受到限制。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技术的中棒机构,是可利用定位机构在任何伸缩位置定位,且能让活动蜂巢轻易的通过,不受到限制,而能随易根据需求调整中棒长短;操作器是为一与活动蜂巢在收伞时相套合,然后提供与开收伞移动动程呈相垂直的扣制,且操作器的按键突出于伞布,而易于取得对伞具开收的操作与准确控制,并利用束合机构由手动推引产生移动动程与复归的作动,由杯件的杯口束收各支伞骨末端,让收合的支伞骨末端不会散开,以缩小体积等功能,如此其相对先前技术中的直骨中棒,可随易伸缩并定位,开收伞操作结构,部件单一,结构相对大为简化,并可进一步由束收机构提供支伞骨末端的束收,因部件简单,使本技术应用于大型伞具改良的功能更加确实,故障率低,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进行工业的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大型伞具的收合状态结构组合剖视图。图2是现有的大型伞具的展开状态结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定位机构未迫紧状态的组合剖视图。图5A是本技术定位机构与中棒未迫紧状态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定位机构迫紧操作的动作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定位机构与中棒迫紧动作的组合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收合状态的组合剖视图。图7A是本技术收合状态的操作器组合放大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组合剖视图。图8A是本技术展开状态的操作器组合放大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展开状态活动蜂巢与定位机构的关系位置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伞展开状态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束合机构束合支伞骨末端珠件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束合机构解除支伞骨末端珠件束合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伞具收合状态立体示意图。图14是现有的伞具在受风状态的撑持力臂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伞具在受风状态的撑持力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大型伞具中棒长度无段伸缩结构,其主要包括伞体部份2、中棒机构3、操作器4及束合机构5。伞体部份2,主要由中棒机构3、握把21、活动蜂巢22与支伞骨单元23、伞布24(见图12-图14所示)构成;活动蜂巢22在蜂巢体25下方延伸一插杆26,插杆26在一设定位置成型一内凹的扣槽27,并具有至少一突出的导引块28,如图4所示,同时,该活动蜂巢22的中空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伞具中棒长度无段伸缩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伞体部份、操作器及束合机构;伞体部份,由中棒机构、握把、活动蜂巢与支伞骨机构构成;    其特征在于:    上述该中棒机构由一中棒及设于该中棒内的一定位机构,以构成任意位置伸缩与定位;活动蜂巢延伸一具有扣槽的插杆,并由插杆配合操作器实现收伞扣制与解除扣制操作;束合机构,包括一杯件受复归弹簧弹性顶抵,活动套装并弹性顶抵于上述操作器,以实现大型伞具的中棒长度任意伸缩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游清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