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清泉专利>正文

防翻伞具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983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翻伞具改良结构,包含有:一主轴杆,该主轴杆上装置设有第一巢体,并于该第一巢体下方装置有第二巢体及第三巢体;多数主伞骨,该主伞骨一端枢接于该第一巢体上,该主伞骨上设有一第一套接件;多数支撑伞骨,该支撑伞骨一端枢接于该第二巢体,该支撑伞骨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枢接件,该第一枢接件枢接于该第一套接件,且该第一枢接件相对该第一套接件得以进行前后滑动;该支撑伞骨上设有一第二套接件;多数拉杆,该拉杆一端枢接该第三巢体,该拉杆另一端设有一枢接于该第二套接件的第二枢接件;一伞布设于该主伞骨上方;藉此,以达到具有强固且能伸缩调整的伞骨结构,并能配合伞布设置以达到良好的排风效果,进而能积极达到防止伞骨翻折的最佳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伞具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良好排风效果且防止伞骨翻 折 的防翻伞具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伞具是生活常用物品,在伞具使用中,最尴尬的是大风将主伞骨(伞布)吹顶外 翻,甚至产生主伞骨断裂损毁的情况,因此防风伞具常是伞具业者开发的重点项目。现 有防风伞具技术如美国专利第4,979,534号,其揭示有利用上、下二层伞布加以组合,其 中,下层伞布设有排风穿孔,上层伞布设有不同位置的出风穿孔,当风从伞布下方吹袭 时,利用下层伞布的排风穿孔将风导入上、下二层伞布之间,再由上层伞布的出风穿孔 将风排出,以达到防风伞具的目的。此种防风伞具虽然具有一定的防风效果,但当遇到 瞬间较大强风时,常无法瞬间将强风排除,使得其主伞骨在承受很大风力下,仍然被吹 顶外翻,同时也造成伞布的翻折,当然,这时伞具已无法达到有效遮雨的功能,显然并 非理想的设计。根据该专利技术的缺失可知,其主要的问题是在主伞骨的整体连结强度及因应 风力调整的设计不良所致,这也是现有伞具其伞骨结构无法有效抵抗外部强风,进而无 法达到真正防风伞具的共同缺失现象,诚有一并加以研发突破的必要。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现有伞具使用上无法达到彻底防风的缺失及其结构设计 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案专利技术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结构强 度、实用性的防翻伞具改良结构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 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翻伞具改良结构,其具有强固且能伸缩调整 的伞骨结构,并能配合伞布设置以达到良好的排风效果,进而能积极达到防止伞骨翻折 的最佳功效。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翻伞具改良结构,直接利用伞骨本身特 殊结构分散伞面受力位置,更以拉杆与主伞骨之间的滑动又具枢接关系,因应风力大小 自动对主伞骨及伞面产生适度变形性拉力,帮助主伞骨及伞面抵抗外部风力而做适度变 形,以达到较佳排风效果,提高伞具结构耐用性及排风性。本技术为达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包括一主轴杆,该 主轴杆上装置设有第一巢体,并于该第一巢体下方装置有第二巢体及第三巢体;多数主 伞骨,该主伞骨一端枢接于该第一巢体上,该主伞骨上设有一第一套接件;多数支撑伞 骨,该支撑伞骨一端枢接于该第二巢体,该支撑伞骨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枢接件,该第一 枢接件枢接于该第一套接件,且该第一枢接件相对该第一套接件得以进行前后滑动;该 支撑伞骨上设有一第二套接件;多数拉杆,该拉杆一端枢接该第三巢体,该拉杆另一端设有一枢接于该第二套接件的第二枢接件;所述的该主伞骨一端设有一用以枢接于该第一巢体的联接件,该主伞骨的另一 端上设有一卡制件。所述的该第一套接件于中央处分别往下一体凹陷有一第一 U型部。所述的该第一 U型部的两端各往外延伸有一供该主伞骨穿设的第一中空部。所述的该第一 U型部具有一供该第一枢接件前后滑动的长度设置。所述的该第一套接件套设于该主伞骨后使该第一 U型部与该主伞骨之间具有一 滑槽道。所述的该支撑伞骨一端设有一用以枢接于该第二巢体的联接件,该第一枢接件 枢接于该第一 U型部上。所述的该第二套接件于中央处往下一体凹陷有一第二 U型部,该第二 U型部两 端各往外延伸有一供该支撑伞骨穿设的第二中空部。所述的该拉杆一端设有一用以枢接于该第三巢体的联接件,该第二枢接件枢接 于该第二 U型部上。所述的该防翻伞具进一步包括有一下层伞布及上层伞布,该下层伞布及上层伞 布是固结于该多数主伞骨上,该下层伞布具有一排风区,该上层伞布设置于该下层伞布 上,且该上层伞布至少能覆盖住该排风区,该上层伞布与该下层伞布之间设有出风口, 该出风口是连通该排风区。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彻底达到防止伞具外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伞骨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伞骨局部连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伞骨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伞骨局部连结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结伞布的局部示意图;及图6为本技术连结伞布的使用状态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达到上述及其它目的、功效及特点,将配合下列附图及具体实施 例的详细说明而益加明了。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防翻伞具改良结构包括有一伞骨结构100, 该伞骨结构100进一步包含有一主轴杆10及多数主伞骨20、支撑伞骨30及拉杆40,并 于伞骨结构100顶部设置伞布(参图5、图6,后述)。在本实施例中,该主轴杆10上装置设有第一巢体11,并于第一巢体11下方装 置有第二巢体12及第三巢体13,该第三巢体13设于该第二巢体12的下方;该主轴杆10 的第一巢体11上联接有多数主伞骨20 (图中仅以一支主伞骨20代表),该第二巢体12上 联接有多数支撑伞骨30 (图中仅以一支支撑伞骨30代表),该第三巢体13上联接有多数 拉杆40 (图中仅以一支拉杆40代表)。另,该主轴杆10于第一巢体11的上方是设置终结有一顶罩14。在本实施例中,该主伞骨20—端上设有一联接件21,该联接件21用以枢接于主轴杆10的第一巢体11上,该主伞骨20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卡制件22。再者,该主伞骨 20上设有一第一套接件51,第一套接件51于中央处往下一体凹陷有一第一 U型部510, 该第一 U型部510的两端各往外延伸有一第一中空部511、512,该第一中空部511、512 是供该主伞骨20的穿设,并利用一固定手段将第一套接件51固定于该主伞骨20上。其 中,该第一 U型部510具有一适当的长度,且在该第一套接件51套设于该主伞骨20后, 该第一 U型部510与该主伞骨20之间是具有一滑槽道513。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伞骨30—端设有一联接件31,该联接件31用以枢接于 主轴杆10的第二巢体12,该支撑伞骨30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枢接件32,该第一枢接件 32枢接于该第一套接件51的第一 U型部510上,使该第一枢接件32利用该第一 U型部 510进行枢转,让该支撑伞骨30的一端枢接于主伞骨20上,藉由第一枢接件32使支撑伞 骨30相对于主伞骨20的第一套接件51进行枢转。且同时该第一枢接件32也可于该第 一 U型部510 (或滑槽道513)进行前后滑动;该支撑伞骨30于该联接件31与第一枢接 件32之间设有一第二套接件61,该第二套接件61于中央处往下一体凹陷有一第二 U型 部610,且于该第二 U型部610两端各往外延伸有一第二中空部611、612,该第二中空 部611、612是供该支撑伞骨30的穿设,并利用一固定手段将第二套接件61固定于该支 撑伞骨30。在本实施例中,该拉杆40 —端设有一联接件41,该联接件41用以枢接于主轴杆 10的第三巢体13,该拉杆40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枢接件42,该第二枢接件42枢接于该 第二套接件61的第二 U型部610上,使该第二枢接件42利用该第二 U型部610进行枢 转,即使该拉杆40的一端枢接于支撑伞骨30上,藉由第二枢接件42使拉杆40相对于支 撑伞骨30的第二套接件61进行枢转。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防翻伞具改良结构于该伞骨结构100上设有一下 层伞布70及上层伞布80,在本实施例中该下层伞布70及上层伞布80是适当固结(如缝 结)于该多数主伞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翻伞具改良结构,其包括一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伞骨结构包含有:一主轴杆(10),该主轴杆(10)上装置设有第一巢体(11),并于该第一巢体(11)下方装置有第二巢体(12)及第三巢体(13),该第三巢体(13)设于该第二巢体(12)的下方;多数主伞骨(20),该主伞骨(20)一端枢接于该第一巢体(11)上,该主伞骨(20)上设有一第一套接件(51);多数支撑伞骨(30),该支撑伞骨(30)一端枢接于该第二巢体(12),该支撑伞骨(30)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枢接件(32),该第一枢接件(32)枢接于该第一套接件(51),且该第一枢接件(32)相对该第一套接件(51)得以进行前后滑动;该支撑伞骨(30)上设有一第二套接件(61);多数拉杆(40),该拉杆(40)一端枢接该第三巢体(13),该拉杆(40)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枢接件(42),该第二枢接件(42)枢接于该第二套接件(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翻伞具改良结构,其包括一伞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伞骨结构包含有一主轴杆(10),该主轴杆(10)上装置设有第一巢体(11),并于该第一巢体(11)下方装置有第二巢体(12)及第三巢体(13),该第三巢体(13)设于该第二巢体(12)的下 方;多数主伞骨(20),该主伞骨(20) —端枢接于该第一巢体(11)上,该主伞骨(20)上 设有一第一套接件(51);多数支撑伞骨(30),该支撑伞骨(30) —端枢接于该第二巢体(12),该支撑伞骨(30) 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枢接件(32),该第一枢接件(32)枢接于该第一套接件(51),且该第 一枢接件(32)相对该第一套接件(51)得以进行前后滑动;该支撑伞骨(30)上设有一第 二套接件(61);多数拉杆(40),该拉杆(40) —端枢接该第三巢体(13),该拉杆(40)的另一端设有 一第二枢接件(42),该第二枢接件(42)枢接于该第二套接件(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翻伞具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伞骨(20)—端设有 一用以枢接于该第一巢体(11)的联接件(21),该主伞骨(20)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卡制件 (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翻伞具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接件(51)于中 央处分别往下一体凹陷有一第一 U型部(5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翻伞具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U型部(510)的 两端各往外延伸有一供该主伞骨(20)穿设的第一中空部(511、5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游清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