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士诚专利>正文

反开伞的收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5757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开伞的收伞结构,主要结构包括一杆体、该杆体上活动设置有一滑动卡扣装置、一连接于该杆体及该滑动卡扣装置的伞骨架组、该伞骨架组上设有一遮蔽件、多个连接于该伞骨架组及该滑动卡扣装置的弹性致动组件、及一活动设置于该杆体内的致动杆组,其中该致动杆组两端分别包含一控制件、及一选择性抵触于该滑动卡扣装置的抵持件,借由上述结构,当用户操作控制件时,抵持件将使滑动卡扣装置滑动,并借由弹性致动组件推动滑动卡扣装置使遮蔽件自动收合。借此,以简单的操作方式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动收合,且可防止雨水滴落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指一种反开伞的收伞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使得对于外出时所需要的防雨工具也随之不同,以往当人们使用脚踏车或机动车代步时,需要使用的是能够穿戴于身上的雨衣,才有足够的便利性防雨,而现今的人们,自行驾驶汽车出门或是搭乘大众运输交通工具的人较多,因此,使用方便携带且效果卓越的雨伞,已成为人们的基本要求。大多数的人们为了能够大面积遮蔽雨水,会选择非折迭的雨伞,若是为了在降雨机率低的日子里避免淋雨,则会选择方便携带的折迭雨伞,而自行驾驶汽车出门的人们,则通常不会在意雨伞的体积大小,而选择使用自动雨伞。市面上的雨伞种类繁多,一般若是为了配合汽车车门开合时使用,则会选择自动雨伞,自动雨伞能够在打开汽车车门时,使用自动雨伞上的自动按钮使自动雨伞快速打开,且自动雨伞的结构不像折迭雨伞般,为了方便携带而缩小体积至极致,因此遮蔽雨水的面积通常较大且效果较好。但是,上述雨伞于使用时,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一、雨伞收合时雨水会落下,使用者易于收合雨伞时被水弄湿。二、雨伞收合时落在地面的雨水容易使人滑倒。三、雨伞并无自动收合之功能,用户必须将手伸出车外以收合雨伞,使用者容易被淋湿。四、必须使用双手收合雨伞,使用上较为不便。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故,本技术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开伞的收伞结构,其收合仅需使用单手即可简单完成,并防止使用者于收合雨伞时被水淋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反开伞的收伞结构,包含:一杆体;一活动设置于该杆体上的滑动卡扣装置;一连接该杆体及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的伞骨架组,该滑动卡扣装置向上移动时,该伞骨架组的末端朝向下方展开;一设于该伞骨架组上的遮蔽件,该遮蔽件与该伞骨架组配合动作以展开或收合;多个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伞骨架组上与该滑动卡扣装置上的弹性致动组件,所述弹性致动组件推动该滑动卡扣装置使该遮蔽件自动收合;及一活动设置于该杆体内且选择性抵触于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的致动杆组,该致动杆组包含一位于该杆体一端且选择性抵触于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处的抵持件、及一位于该杆体背离该抵持件一端的控制件,该控制件供连动该抵持件,以使该遮蔽件自动收合。该杆体上具有一位置对应该抵持件的第一开口部。该杆体上设有一位置对应该控制件的第一弹性回复元件,该第一弹性回复元件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控制件及该杆体内的一侧处。该杆体上具有一位置对应该控制件的第二开口部,该第二开口部供设置该控制件。该杆体一端具有一握持部。该滑动卡扣装置包含一按压组件、及一连接于该按压组件一侧处且选择性抵触于该抵持件的卡扣组件。该滑动卡扣装置包含至少一连接于该卡扣组件一侧处的第二弹性回复元件。该伞骨架组包含多个枢设于该杆体一侧处且连接于该遮蔽件一侧处的支撑组件、多个枢设于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处的连动组件、及多个两端分别枢设于该支撑组件及该连动组件的拉撑组件,且该拉撑组件连接于该遮蔽件的一侧处。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枢设有至少一抵触于该连动组件一侧处的限制组件。该连动组件上设有一使该伞骨架组易于展开的弹性遮蔽件。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反开伞的收伞结构是直接将收伞结构设置于雨伞上,并通过操作控制件而使雨伞自动收合,且雨伞的收合仅需使用单手即可简单完成,并防止使用者于收合雨伞时被水淋湿。当使用者于操作本技术雨伞时,先操作控制件以连动抵持件,并借由抵持件的动作解除滑动卡扣装置的卡固,使滑动卡扣装置可滑动于杆体上,而后利用弹性致动组件推动滑动卡扣装置,而使本技术完成自动收合的进步性。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雨伞所存在的使用者易被弄湿及使用上欠缺便利性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四;图8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二。其中:杆体...1、1a第一开口部...11、11a第一弹性回复元件...12、12a第二开口部...13、13a握持部...14滑动卡扣装置...2、2a按压组件...21、21a卡扣组件...22、22a第二弹性回复元件...23、23a伞骨架组...3、3a支撑组件...31限制组件...311连动组件...32弹性遮蔽件...321拉撑组件...33遮蔽件...4弹性致动组件...5、5a致动杆组...6、6a抵持件...61、61a控制件...62、62a。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及动作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一杆体1,该杆体1的一端具有一握持部14;一活动设置于该杆体1上的滑动卡扣装置2;一连接该杆体1及该滑动卡扣装置2一侧的伞骨架组3,该滑动卡扣装置2向上移动时,该伞骨架组3的末端朝向下方展开;一设于该伞骨架组3上的遮蔽件4,该遮蔽件4与该伞骨架组3配合动作以展开或收合;多个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伞骨架组3上与该滑动卡扣装置2上的弹性致动组件5,其可推动该滑动卡扣装置2使该遮蔽件4自动收合;及一活动设置于该杆体1内且选择性抵触于该滑动卡扣装置2一侧的致动杆组6,其中该致动杆组6包含一位于该杆体1一端且选择性抵触于该滑动卡扣装置2一侧处的抵持件61、及一位于该杆体1背离该抵持件61一端的控制件62,该控制件62供使用者操作且可连动该抵持件61,以使该遮蔽件4自动收合。该杆体1上具有一位置对应该抵持件61的第一开口部11、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开伞的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杆体;一活动设置于该杆体上的滑动卡扣装置;一连接该杆体及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的伞骨架组,该滑动卡扣装置向上移动时,该伞骨架组的末端朝向下方展开;一设于该伞骨架组上的遮蔽件,该遮蔽件与该伞骨架组配合动作以展开或收合;多个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伞骨架组上与该滑动卡扣装置上的弹性致动组件,所述弹性致动组件推动该滑动卡扣装置使该遮蔽件自动收合;及一活动设置于该杆体内且选择性抵触于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的致动杆组,该致动杆组包含一位于该杆体一端且选择性抵触于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处的抵持件、及一位于该杆体背离该抵持件一端的控制件,该控制件供连动该抵持件,以使该遮蔽件自动收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开伞的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杆体;
一活动设置于该杆体上的滑动卡扣装置;
一连接该杆体及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的伞骨架组,该滑动卡扣装置向上移动时,该伞
骨架组的末端朝向下方展开;
一设于该伞骨架组上的遮蔽件,该遮蔽件与该伞骨架组配合动作以展开或收合;
多个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伞骨架组上与该滑动卡扣装置上的弹性致动组件,所述弹性致
动组件推动该滑动卡扣装置使该遮蔽件自动收合;及
一活动设置于该杆体内且选择性抵触于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的致动杆组,该致动杆组
包含一位于该杆体一端且选择性抵触于该滑动卡扣装置一侧处的抵持件、及一位于该杆体
背离该抵持件一端的控制件,该控制件供连动该抵持件,以使该遮蔽件自动收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开伞的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体上具有一位置对应该抵
持件的第一开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开伞的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体上设有一位置对应该控
制件的第一弹性回复元件,该第一弹性回复元件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控制件及该杆体内的一
侧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开伞的收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宜羣王士诚陈俊齐
申请(专利权)人:王士诚庄宜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