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771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包括码头、堆场和引桥,码头与堆场之间设置有若干座引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由于堆场钢轨设置在位于高空的横梁上,而垂直钢轨设置在引桥和堆场面上,因此堆场钢轨和垂直钢轨相互立体错开,不发生平面交叉,从而保证了堆场钢轨上行走的桁架式起重机和垂直钢轨上行走的配送车作业安全,不会发生碰撞;且对于每块堆场箱区,两端均有配送车,使得集装箱可以从就近配送车进行配送,不像满堂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只能从海侧端进行配送,从而对提升堆场的作业效率、降低倒箱率具有积极意义。

A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for approach bridge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atic container termin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 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pproach bridge type automatic container termin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 system. The container termin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 system comprises a wharf, a stacking yard and an approach bridge. A number of approach bridg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wharf and the stacking yard.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 system of the mobile container terminal is equipped with the yard rail on the high-altitude beam and the vertical rail on the approach bridge and the yard, so the yard rail and the vertical rail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no plane intersection occurs, thus guaranteeing the truss crane and the vertical rail on the yard rail. Distribution trucks running safely will not collide; and for each container yard area, there are distribution trucks at both ends, so that containers can be distributed from the nearest distribution trucks, unlike full-hall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s can only be distributed from the sea side, thereby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yard and reducing the rate of reversal of the container. Signific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在运营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部采用满堂式平面布局,即码头和堆场联系在一起,码头前沿配置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进行船舶装卸作业,水平运输采用AGV或跨运车进行码头前沿和堆场间的运输,堆场采用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构成整个装卸作业系统。目前世界上投运的最大集装箱船载箱量已突破2万TEU,载重20万吨级,吃水深度达到-16m。有些港口由于工程水域的天然水深较浅,满足集装箱船吃水深度达到-16m的水深要求距离陆域较远,有时达500~1000m。对此情况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方式一码头建设采用引桥式平面布局,即码头布置在满足吃水深度达到-16m的水深要求区域,而堆场布置在陆域后方,码头和堆场间通过引桥进行联系;方式二码头建设采用传统的满堂式平面布局,即码头和堆场联系在一起,此需要对码头前沿的水深进行大量疏浚,以满足集装箱船的吃水要求。采用方式一将增加了码头和堆场间的水平运输距离,但水深可以满足要求,不需要疏浚,对码头正常运营非常有利;方式二虽然缩短了码头和堆场间的水平运输距离,有利于提高装卸作业效率,但由于水深无法满足要求,需进行疏浚,而且由于台风期时将会回淤,还需定期进行疏浚维护,将极大地增加码头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有时疏浚不及时还会给码头停靠的集装箱船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天然水深较浅的工程水域,采用方式一建设引桥式平面布局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较为合适。目前实施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部采用满堂式平面布局,因此本技术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及作业方法,将弥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引桥式平面布局上的空白,对推广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应用范围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将弥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引桥式平面布局上的空白,对推广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应用范围具有积极意义。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头、堆场和引桥,码头与堆场之间设置有若干座引桥;所述码头包括水平钢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跨运车;所述码头面上设置有2根水平钢轨,2根水平钢轨靠码头前沿布置;所述水平钢轨上设置有若干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可沿着水平钢轨进行左右方向行走;所述码头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跨运车,跨运车行走在码头面上,跨运车位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陆侧门腿的后方,跨运车负责码头和引桥两个部分间的集装箱运输;所述堆场包括若干组堆放装置,每组堆放装置包括桁架式起重机、堆场钢轨、横梁和柱子;所述柱子底部设置在堆场上,柱子顶部架设有横梁,横梁上铺设有堆场钢轨,堆场钢轨上设置有若干台桁架式起重机;所述每座引桥包括若干组垂直钢轨、若干个搁置架、若干个配送车;所述每组垂直钢轨设置在引桥和堆场面上,垂直钢轨从引桥一直垂直延伸至堆场;所述每组垂直钢轨靠码头侧的端部对应设置有搁置架,搁置架由4个钢结构支架组成,对应集装箱的4个角位置,用以临时搁置集装箱;所述每组垂直钢轨上设置有配送车,配送车的底部设有轮子行走在垂直钢轨上,配送车上对应集装箱的四个角位置设有顶升设施,该顶升设施可以将放置在配送车上方的集装箱进行顶起,配送车承载着集装箱进行引桥和堆场间的水平运输。优选地,所述码头与堆场之间设置有三座引桥,分别为左右两侧引桥和中间引桥,左右两侧引桥的垂直钢轨对应布置在堆场箱区的左右两端,中间引桥的垂直钢轨对应布置在堆场箱区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左右两侧引桥均布置3个搁置架,中间引桥布置4个搁置架。优选地,所述左侧引桥的左侧设置有若干台左侧集卡,右侧引桥的右侧设置有若干台右侧集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技术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由于堆场钢轨设置在位于高空的横梁上,而垂直钢轨设置在引桥和堆场面上,因此堆场钢轨和垂直钢轨相互立体错开,不发生平面交叉,从而保证了堆场钢轨上行走的桁架式起重机和垂直钢轨上行走的配送车作业安全,不会发生碰撞。另外对于每块堆场箱区,两端均有配送车,使得集装箱可以从就近配送车进行配送,不像满堂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只能从海侧端进行配送,从而对提升堆场的作业效率、降低倒箱率具有积极意义;且本技术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可应用于工程水域天然水深较浅需要引桥建设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提供一个可靠、高效的作业模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满堂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所示的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所示的堆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C-C所示的堆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搁置架及配送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D-D所示的搁置架及配送车横向断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E-E所示的搁置架及配送车纵向断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跨运车拖带集装箱跨入搁置架及配送车等待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跨运车驶离搁置架及配送车驶入搁置架准备顶升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配送车顶升集装箱驶离搁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跨越车从码头至引桥根部的运行转弯路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为满堂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包括码头1、堆场2和引桥3,码头与堆场之间设置有三座引桥;码头1包括水平钢轨102、岸边集装箱起重机103和跨运车106;2根水平钢轨102设置在码头1面上,靠前沿布置;岸边集装箱起重机103架设在水平钢轨102上,可沿着水平钢轨102进行左右方向行走;集装箱船101靠泊在码头1前,码头1装卸集装箱船101作业时,岸边集装箱起重机103通过其内的吊具104抓取集装箱105进行集装箱船101和码头1之间的往返作业;跨运车106行走在码头1面上,位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103陆侧门腿107的后方,负责码头1和引桥3两个部分间的集装箱105运输。参见图2、图4和图5,所述堆场2包括若干组堆放装置,每组堆放装置包括桁架式起重机202、堆场钢轨201、横梁206和柱子204;桁架式起重机202位于高空,行走在堆场钢轨201上,堆场钢轨201铺设在横梁206上,横梁206架设在柱子204顶部,柱子204底部设置在堆场2上;堆场2上的集装箱105堆放在每组2根堆场钢轨201的内部,堆放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头、堆场和引桥,码头与堆场之间设置有若干座引桥;所述码头包括水平钢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跨运车;所述码头面上设置有2根水平钢轨,2根水平钢轨靠码头前沿布置;所述水平钢轨上设置有若干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可沿着水平钢轨进行左右方向行走;所述码头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跨运车,跨运车行走在码头面上,跨运车位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陆侧门腿的后方,跨运车负责码头和引桥两个部分间的集装箱运输;所述堆场包括若干组堆放装置,每组堆放装置包括桁架式起重机、堆场钢轨、横梁和柱子;所述柱子底部设置在堆场上,柱子顶部架设有横梁,横梁上铺设有堆场钢轨,堆场钢轨上设置有若干台桁架式起重机;所述每座引桥包括若干组垂直钢轨、若干个搁置架、若干个配送车;所述每组垂直钢轨设置在引桥和堆场面上,垂直钢轨从引桥一直垂直延伸至堆场;所述每组垂直钢轨靠码头侧的端部对应设置有搁置架,搁置架由4个钢结构支架组成,对应集装箱的4个角位置,用以临时搁置集装箱;所述每组垂直钢轨上设置有配送车,配送车的底部设有轮子行走在垂直钢轨上,配送车上对应集装箱的四个角位置设有顶升设施,该顶升设施可以将放置在配送车上方的集装箱进行顶起,配送车承载着集装箱进行引桥和堆场间的水平运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桥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头、堆场和引桥,码头与堆场之间设置有若干座引桥;所述码头包括水平钢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跨运车;所述码头面上设置有2根水平钢轨,2根水平钢轨靠码头前沿布置;所述水平钢轨上设置有若干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可沿着水平钢轨进行左右方向行走;所述码头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跨运车,跨运车行走在码头面上,跨运车位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陆侧门腿的后方,跨运车负责码头和引桥两个部分间的集装箱运输;所述堆场包括若干组堆放装置,每组堆放装置包括桁架式起重机、堆场钢轨、横梁和柱子;所述柱子底部设置在堆场上,柱子顶部架设有横梁,横梁上铺设有堆场钢轨,堆场钢轨上设置有若干台桁架式起重机;所述每座引桥包括若干组垂直钢轨、若干个搁置架、若干个配送车;所述每组垂直钢轨设置在引桥和堆场面上,垂直钢轨从引桥一直垂直延伸至堆场;所述每组垂直钢轨靠码头侧的端部对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星铭程泽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