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347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包括中空的反射抑制腔(1)、阻性消声段(2)和抗性消声段(3),其中:所述阻性消声段(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5)与所述反射抑制腔(1)和抗性消声段(3)密封连接;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内壁分布有多个吸声尖劈(11)。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其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波管在高声强行波管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强噪声,减少对外部周边环境造成的噪声污染,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广泛地在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声强噪声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声强噪声试验是动力学环境试验中发展较快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与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由于在飞行器的发射和上升段,喷气噪声和气动噪声所引起的结构振动是飞行器上最严重的振动环境,其中,体积大、刚度小的飞行器,对声环境的激励尤为敏感,目前,高声强噪声试验被认为是模拟这种振动环境的最好的地面模拟试验方法。对于航天运载器及人造卫星等飞行器,其在发射前都要在高声强噪声环境中进行声学测试,目的是模拟预测到的带有适当安全余量的最大声载荷环境,并验证它在承受高强度噪声的飞行环境下的可靠性。目前,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系统作为一种主要的高声强噪声试验系统,其利用气动声源在行波管内产生160dB~170dB(分贝)声压级的行波声场,然后对材料或部件(如飞行器部件)施加声载荷,从而进行高声强噪声试验。但是,对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系统,其在运行过程中,其具有的行波管容易产生高强噪声,从而对外部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波管在高声强行波管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强噪声,减少对外部周边环境造成的噪声污染,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系统的排气消声通道,其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波管在高声强行波管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强噪声,减少对外部周边环境造成的噪声污染,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广泛地在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包括中空的反射抑制腔、阻性消声段和抗性消声段,其中:所述阻性消声段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所述反射抑制腔和抗性消声段密封连接;所述反射抑制腔的内壁分布有多个吸声尖劈。其中,所述法兰为带密封垫的法兰。其中,所述反射抑制腔的左端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系统中行波管的末端相对应连通。其中,所述反射抑制腔的左端具有进气口;所述阻性消声段与所述反射抑制腔之间的法兰的对接口,与所述反射抑制腔的左端的进气口完全错开。其中,所述反射抑制腔内壁与所述进气口对应的位置,以及在与所述阻性消声段所述反射抑制腔之间的法兰的对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布有多个所述吸声尖劈。其中,所述吸声尖劈是截止频率为50Hz的吸声尖劈。其中,所述阻性消声段包括第一消声弯头与第二消声弯头,所述第一消声弯头与第二消声弯头通过一个所述法兰相连通;所述第一消声弯头的左端与所述反射抑制腔的右端通过一个所述法兰相连通,所述第二消声弯头的右端与所述抗性消声段通过一个所述法兰相连通。其中,所述抗性消声段包括第一扩张室消声器和第二扩张室消声器,所述第一扩张室消声器和第二扩张室消声器通过一个所述法兰相连通;所述第一扩张室消声器的左端与所述阻性消声段的右端通过一个所述法兰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二扩张室消声器的右端安装有一个钢质的防护网;所述反射抑制腔、阻性消声段和抗性消声段的底部分别安装有至少两个万向轮。其中,所述第一消声弯头的壁面结构为:包括中空的钢骨架,所述钢骨架的外部固定覆盖有钢板,所述钢骨架的内侧粘接有石膏板,所述钢骨架内填充有一层第一玻璃棉;所述石膏板的内侧覆盖填充有一层第二玻璃棉,所述第二玻璃棉的内侧覆盖有一层玻纤毡,所述玻纤毡的内侧壁固定有镀锌穿孔钢板;所述反射抑制腔和阻性消声段的壁面结构,与所述第一消声弯头的壁面结构相同。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其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波管在高声强行波管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强噪声,减少对外部周边环境造成的噪声污染,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广泛地在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沿着A-A线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沿着B-B线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中第一消声弯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反射抑制腔,2为阻性消声段,3为抗性消声段,4为防护网,5为法兰,6为万向轮;11为吸声尖劈,12为进气口,21为第一消声弯头,22为第二消声弯头,31为第一扩张室消声器,32为第二扩张室消声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专门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系统,与行波管相配套使用,具体包括中空的反射抑制腔1、阻性消声段2和抗性消声段3,其中:所述阻性消声段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5与所述反射抑制腔1和抗性消声段3密封连接;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内壁分布有多个吸声尖劈11。对于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现上,所述法兰5优选为带密封垫的法兰。对于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现上,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左端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系统中行波管的末端(具体为扩散段末端,即排气出口端)相对应连通。在具体实现上,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左端具有进气口12,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行波管的末端相连通。在具体实现上,所述阻性消声段2与所述反射抑制腔1之间的法兰5的对接口,与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左端的进气口12完全错开(即不相对应设置),也就是说,也与行波管末端的排气出口完全错开。在具体实现上,所述反射抑制腔1内壁与所述进气口12对应的位置,以及在与所述阻性消声段2所述反射抑制腔1之间的法兰5的对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布有多个所述吸声尖劈11。在具体实现上,所述吸声尖劈11优选是采用截止频率为50Hz的吸声尖劈。具体实现上,每个所述吸声尖劈主体11的外壳均为采用金属材质(如铝)制成的穿孔板,例如可以是厚度为0.8mm的表面镀锌的金属穿孔板。需要说明的是,吸声尖劈是现有的一种用于消声室的特殊吸声结构,其结构通常可以分为尖部和基部两部分。吸声尖劈具有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大的结构,从而在满足较大吸声面积的同时,也实现了与空气阻抗的良好匹配(即逐渐过渡原理),从而满足对低频声波的有效吸收。一般而言,当吸声材料出现在声波波峰位置(即四分之一波长位置)的时候,将会出现最大的吸收率(≥0.99%)。吸声尖劈的声学特性常用声压反射系数表示,声压反射系数≤0.1时(级吸声系数≥0.99)所对应的最低频率,称为截止频率。对于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现上,所述阻性消声段2包括第一消声弯头21与第二消声弯头22,所述第一消声弯头21与第二消声弯头22通过一个所述法兰5相连通;所述第一消声弯头21的左端与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右端通过一个所述法兰5相连通,所述第二消声弯头22的右端与所述抗性消声段3通过一个所述法兰5相连通。在具体实现上,所述阻性消声段2优选为片式多通道消声器。对于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现上,所述抗性消声段3包括第一扩张室消声器31和第二扩张室消声器32,所述第一扩张室消声器31和第二扩张室消声器32通过一个所述法兰5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反射抑制腔(1)、阻性消声段(2)和抗性消声段(3),其中:所述阻性消声段(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5)与所述反射抑制腔(1)和抗性消声段(3)密封连接;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内壁分布有多个吸声尖劈(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的排气消声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反射抑制腔(1)、阻性消声段(2)和抗性消声段(3),其中:所述阻性消声段(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法兰(5)与所述反射抑制腔(1)和抗性消声段(3)密封连接;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内壁分布有多个吸声尖劈(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5)为带密封垫的法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左端与高声强行波管试验系统中行波管的末端相对应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左端具有进气口(12);所述阻性消声段(2)与所述反射抑制腔(1)之间的法兰(5)的对接口,与所述反射抑制腔(1)的左端的进气口(12)完全错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消声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抑制腔(1)内壁与所述进气口(12)对应的位置,以及在与所述阻性消声段(2)所述反射抑制腔(1)之间的法兰(5)的对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布有多个所述吸声尖劈(1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尖劈(11)是截止频率为50Hz的吸声尖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性消声段(2)包括第一消声弯头(21)与第二消声弯头(22),所述第一消声弯头(21)与第二消声弯头(22)通过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力张伟杨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