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563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其包括: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X向直线导轨与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连接;X向直线导轨座与导轨座安装板连接,并与X向直线导轨配合实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X方向的移动;连接板安装在导轨座安装板上;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固定在连接板上;下支承检测机构和上支承检测机构依次安装在连接板上方,通过中间连接板连接,且位于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之间;上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和下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安装在右侧固定板上,且分别与上支承检测机构和下支承检测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监控支承的压装对称度是否准确,还能根据检测结果对压机的工装角度进行调整,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衬套压装之前的工件。图2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衬套压装后的被检测工件。图3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衬套对称度要求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总成安装后的角度要求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在汽车领域中,由于前副车架支承需要安装支架总成的设计考虑,支承侧面有开口,为保证支架总成安装后的角度要求,副车架是采用B、C基准定位,支承采用橡胶位置的四个销子定位。A基准为在副车架坐标系下的支承套轴线,需要设计,可以准确找到支承开口中心线的检测装置,并与副车架支承套的轴线在Y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对比。原来的检测方式为支承开口相对于支承套开口的对称度,无法保证支架总成与发动机连接的位置。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于研制一种新型的副车架衬套对称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检测方式无法保证支架总成与发动机连接的位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包括: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两根X向直线导轨,所述X向直线导轨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连接;四个X向直线导轨座,所述X向直线导轨座分别通过螺栓与导轨座安装板连接,并与所述X向直线导轨配合实现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X方向的移动;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导轨座安装板上;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下支承检测机构和上支承检测机构,依次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方,通过中间连接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左侧固定板和所述右侧固定板之间;上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和下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右侧固定板上,且分别与所述上支承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支承检测机构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支承检测机构包括Y向下内导轨、Y向下外导轨和Y向下内导轨安装座,所述Y向下内导轨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Y向下内导轨设置在所述Y向下内导轨安装座上,所述Y向下外导轨与下检测板连接,并且与所述Y向下内导轨相互配合实现下支承检测机构Y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支承检测机构还包括X向下内导轨、X向下外导轨和X向下外导轨安装座,所述X向下内导轨与下检测板连接,所述X向下外导轨和所述X向下外导轨安装座连接,所述X向下内导轨和所述X向下外导轨配合实现下支承检测机构X方向的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支承检测机构包括Y向上内导轨、Y向上内导轨安装座和Y向上外导轨,所述Y向上外导轨与上检测板连接,并与所述Y向上内导轨配合实现上支承检测机构Y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支承检测机构还包括X向上内导轨、X向上外导轨和X向上外导轨安装座,所述X向上内导轨安装在上检测板上,所述X向上外导轨安装在所述X向上外导轨安装座上,所述X向上外导轨和所述X向上内导轨配合实现上支承检测机构的X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侧固定板与所述Y向下内导轨安装座、所述中间连接板和所述Y向上内导轨安装座连接;所述右侧固定板与所述Y向下内导轨安装座、所述中间连接板和所述Y向上内导轨安装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右侧固定板上安装有上支承对称度检测表安装座和下支承对称度检测表安装座,所述上支承对称度检测表安装座上安装有上支承对称度检测表,所述下支承对称度检测表安装座上安装有下支承对称度检测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还包括上对称度机构对零块和下对称度机构对零块,所述上对称度机构对零块设置在所述左侧固定板和上检测板之间;所述下对称度机构对零块设置在所述左侧固定板和下检测板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还包括前挡块和后档块,所述前挡块和所述后档块设置在所述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还包括锁紧限位机构和锁紧手柄,所述锁紧限位机构与所述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连接,所述锁紧手柄安装在所述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上,所述锁紧限位机构和所述锁紧手柄配合使用固定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通过设计支承套轴线的测量装置,并且设计支承开口中心线的测量装置,两个测量值之前的数值进行比较,判断零件的压装是否满足产品要求。所述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地监控支承的压装对称度是否准确,还能根据检测结果对压机的工装角度进行调整,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衬套压装之前的工件。图2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衬套压装后的被检测工件。图3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衬套对称度要求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副车架总成安装后的角度要求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图5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中副车架压装检具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本技术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中副车架压装检具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本技术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中副车架压装检具的结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技术。图5为本技术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图5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如图5至图7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其包括: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10、两根X向直线导轨20,四个X向直线导轨座21,连接板30,左侧固定板40和右侧固定板41,下支承检测机构50和上支承检测机构60,上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70和下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80。其中,两根X向直线导轨20分别通过四个螺栓与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10连接。四个X向直线导轨座21分别通过四个螺栓与导轨座安装板22连接,并与两根X向直线导轨20配合实现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X方向的移动。连接板30安装在导轨座安装板22上。左侧固定板40和右侧固定板41固定在连接板30上。下支承检测机构50和上支承检测机构60依次安装在连接板30上方,通过中间连接板31连接,且位于左侧固定板40和右侧固定板41之间。上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70和下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80安装在右侧固定板41上,且分别与上支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包括: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两根X向直线导轨,所述X向直线导轨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连接;四个X向直线导轨座,所述X向直线导轨座分别通过螺栓与导轨座安装板连接,并与所述X向直线导轨配合实现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X方向的移动;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导轨座安装板上;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下支承检测机构和上支承检测机构,依次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方,通过中间连接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左侧固定板和所述右侧固定板之间;上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和下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右侧固定板上,且分别与所述上支承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支承检测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包括: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两根X向直线导轨,所述X向直线导轨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对称度检测机构安装座连接;四个X向直线导轨座,所述X向直线导轨座分别通过螺栓与导轨座安装板连接,并与所述X向直线导轨配合实现所述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X方向的移动;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导轨座安装板上;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下支承检测机构和上支承检测机构,依次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方,通过中间连接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左侧固定板和所述右侧固定板之间;上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和下支承对称度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右侧固定板上,且分别与所述上支承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支承检测机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承检测机构包括Y向下内导轨、Y向下外导轨和Y向下内导轨安装座,所述Y向下内导轨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Y向下内导轨设置在所述Y向下内导轨安装座上,所述Y向下外导轨与下检测板连接,并且与所述Y向下内导轨相互配合实现下支承检测机构Y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承检测机构还包括X向下内导轨、X向下外导轨和X向下外导轨安装座,所述X向下内导轨与下检测板连接,所述X向下外导轨和所述X向下外导轨安装座连接,所述X向下内导轨和所述X向下外导轨配合实现下支承检测机构X方向的移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衬套对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检测机构包括Y向上内导轨、Y向上内导轨安装座和Y向上外导轨,所述Y向上外导轨与上检测板连接,并与所述Y向上内导轨配合实现上支承检测机构Y方向移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守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