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晶卷材单轴绕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530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晶卷材单轴绕紧装置,包括主动轴驱动装置、气涨轴、抓压装置、水平导轨装置和垂直导轨装置,气涨轴垂直设置在绕紧基座上且与主动轴紧固连接,跟随主动轴的正向、反向同步同心转动,压力弹簧装置将抓压装置端部的橡胶压轮与气涨轴上的卷材紧密贴合,压力弹簧装置与抓压装置采用可伸缩压力杆连接,含有锁扣的环扣槽通过连接杆与抓压装置相连接,环扣槽通过锁扣可调的固定于垂直导轨装置,垂直导轨装置通过锁块可调的固定于水平导轨装置。通过采用从内到外收紧工艺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纳米晶放卷绕紧的断裂问题,实现解决目前半人工半自动化的不均匀绕紧断裂现象问题,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避免人为带来的不可控因素。

A single axis winding device for nanocrystalline coil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ngle-axis winding and tightening device for nanocrystalline coils, which comprises an active shaft driving device, an air-expanding shaft, a clamping device, a horizontal guide rail device and a vertical guide rail device. The air-expanding shaf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winding and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active shaft, and rotates synchronously and concentrically with the positive and reverse directions of the active shaft, and the pressure spring. The pressure spr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abbing device by a retractable pressure bar, and the ring buckle groove containing the lock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abbing device by a connecting rod. The ring buckle groove is fixed to the vertical guide rail device through an adjustable locking device, and the vertical guide rail device passes through. The lock block can be fixed on the horizontal guide device. By adopting the tightening technology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fracture problem of the nanocrystalline unwinding and tightening, realize the solution of the present semi-manual and semi-automatic uneven tightening and breaking phenomenon,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avoid uncontrollable factors caused by m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晶卷材单轴绕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卷材制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晶卷材的绕紧装置。
技术介绍
磁性材料中的纳米晶材料由于其具有高磁导率、高饱和磁通和低损耗等优异特性,在传感器、变压器、开关电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纳米晶材料是经过快速急冷冷却的,会因为结构不平衡产生应力,而纳米晶的磁性能对应力是非常敏感的,所以要经过热处理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提高材料的磁学性能。纳米晶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卷层曲率半径不同,从而导致内外层收缩量不一致,应力释放不均匀,因此内外层的机械性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在热处理之前,卷材需要经过特定方式的绕卷,此时带材之间会保留一定的距离。并且为了得到优异的磁性能,需要控制非晶相和结晶相的比例R,一般而言,R越大,带材柔韧性越好,而R越小,带材越脆,容易断裂,R一般控制在0.5~0.7之间。在进行下一道工艺的时候,卷材层与层之间必须紧密贴合,因此需要进行复卷。在复卷过程中,若采用半人工复卷处理会导致绕卷两侧不够整齐,容易折断,且效率低下,会导致下一工站中的外观甚至性能缺陷。若直接用现在的复卷机设备,通过从外层牵引,纳米晶带材受到张力容易断裂,且放卷过程更容易发生层间错位导致滑卷报废,或者在放卷纠错过程中出现纳米晶带材扭曲而导致断裂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纳米晶材料的新型从内圈绕紧的单轴绕紧装置。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晶卷材单轴绕紧装置,包括主动轴驱动装置、气涨轴、抓压装置、水平导轨装置和垂直导轨装置,气涨轴垂直设置在绕紧基座上且与主动轴紧固连接,跟随主动轴的正向、反向同步同心转动,压力弹簧装置将抓压装置端部的橡胶压轮与气涨轴上的卷材紧密贴合,压力弹簧装置与抓压装置采用可伸缩压力杆连接,含有锁扣的环扣槽通过连接杆与抓压装置相连接,环扣槽通过锁扣可调的固定于垂直导轨装置,垂直导轨装置通过锁块可调的固定于水平导轨装置。优选的,上述的抓压装置包括上抓压杆和下抓压杆,其端部与橡胶压轮固定,上、下抓压杆通过旋钮机构连接,且两者的角度为90-180°。通过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单轴绕紧装置,套在气涨轴上的卷材会随着主动驱动装置的旋转,根据设置好的反转将两端不齐的卷材先松卷,将抓压装置沿着垂直导轨装置安装在指定位置,橡胶压轮接触卷材外围,根据卷径大小,将水平导轨方向的锁扣锁紧。随着正转收紧,抓压装置的压力弹簧装置随着卷径大小伸缩输出压力,所述的抓压装置上的橡胶压轮随着卷材的转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通过自动化绕紧对预处理后的易碎易断的纳米晶材料进行绕紧处理,可以确保内外张力均衡,在后一工站贴合不会产生滑卷、跑偏的不良现象。且设备方便拆卸和安装,抓压装置可紧密贴合控制卷材沿着一个方向收紧,可解决目前半人工半自动化的不均匀绕紧现象,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避免人为带来的不可控因素。尤其是,本技术提供的绕紧方式,其水平导轨与垂直导轨装置可任意调节位置,进一步的与多种规格尺寸的纳米晶材料匹配适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抓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动轴驱动装置;2、气涨轴;3、抓压装置;3-1、上抓压杆;3-2、下抓压杆;4、压力弹簧装置;5、锁扣;6、水平导轨装置;7、锁块;8、垂直导轨装置;9、环扣槽;10、可伸缩压力杆;11、橡胶压轮;12、旋钮机构;13、绕紧基座;14、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一种自动绕紧机装置,包括主动轴驱动装置、气涨轴、抓压装置、水平导轨装置、垂直导轨装置、主动轴驱动装置和气涨轴紧固连接,绕卷筒套放置在气涨轴上,并通过气涨轴上的充气嘴充进压缩空气,跟随主动驱动装置的正向、反向同步同心转动。所述的气涨轴垂直放置在绕紧基座上,抓压装置上的橡胶压轮和气涨轴上的卷材通过压力弹簧装置调整压力滚动摩擦以提供外围张力,纳米晶层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内到外摩擦收紧。所述的橡胶压轮通过轴承固定在抓压装置的末端,在垂直方向上,通过卡扣旋转与垂直导轨装置导轨锁紧能够任意调节抓压装置的空间位置,所述垂直导轨装置与水平导轨装置上含有环扣槽,限位卡扣来控制抓压装置的空间位置。所述的限位卡扣通过螺丝卡住在导轨装置上。在水平方向上,通过锁块与水平导轨装置锁紧能够任意调节抓压装置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垂直导轨装置与水平导轨装置的连接处含有锁块,用以调节并固定垂直导轨的水平位置。所述的抓压装置含有旋钮机构和压力弹簧装置,根据卷径大小匹配不同宽幅的卷材绕紧,并通过旋钮机构调节开口以适应不同的卷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晶卷材单轴绕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轴驱动装置(1)、气涨轴(2)、抓压装置(3)、水平导轨装置(6)和垂直导轨装置(8),气涨轴垂直设置在绕紧基座(13)上且与主动轴紧固连接,跟随主动轴的正向、反向同步同心转动,压力弹簧装置(4)将抓压装置端部的橡胶压轮(11)与气涨轴上的卷材紧密贴合,压力弹簧装置与抓压装置采用可伸缩压力杆(10)连接,含有锁扣(5)的环扣槽(9)通过连接杆(14)与抓压装置相连接,环扣槽通过锁扣可调的固定于垂直导轨装置,垂直导轨装置通过锁块(7)可调的固定于水平导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晶卷材单轴绕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轴驱动装置(1)、气涨轴(2)、抓压装置(3)、水平导轨装置(6)和垂直导轨装置(8),气涨轴垂直设置在绕紧基座(13)上且与主动轴紧固连接,跟随主动轴的正向、反向同步同心转动,压力弹簧装置(4)将抓压装置端部的橡胶压轮(11)与气涨轴上的卷材紧密贴合,压力弹簧装置与抓压装置采用可伸缩压力杆(10)连接,含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青王雨新汤会香计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