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装配设备及电机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9568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装配设备及电机生产系统,涉及电机制造的技术领域,所述电机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传送转子,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传送定子和机壳;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将定子压入壳体的定子压入工装,且所述定子压入工装设置在第二传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转子压入装有定子的机壳中的转子装配机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工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Motor assembly equipment and motor produc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tor assembly device and a motor production system,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tor manufacturing, the motor assembly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firs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a seco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firs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transmitting a rotor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transmitting.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tator pressing tool for pressing the stator into the housing, and the stator pressing tool is arranged above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rotor assembly mechanism for pressing the rotor into the housing with the stato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ow efficiency of manual assembly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re rel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装配设备及电机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装配设备及电机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永磁同步电机的研发试制阶段,电机的装配是手工操作的。由于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磁拉力比较大、重量比较重而且在装配中必须要保证转子和定子的同轴度。因此这样的要求给手工作业带来诸多不便,现阶段还没有比较合理的装配方目前常用如下的装配方法:将一根绳索绑在转子上,用手拉住绳索,顺着工装放入电机机壳内。但是此装配方法的缺陷是:绳索绑在转子轴承位置处,当拉绳索时轴承会受到很大一部分的力,这样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绳索是软物体,由于转子重且磁拉力大,当转子逐渐接近定子时转子会不定向的被吸住,导致转子无法正常放入。这样的装配方法不仅影响了装配效率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手工装配存在很多问题:1.由于转子带有强磁,所以在手工装配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磁的影响,使转子撞击到定子上,从而造成转子、定子的损伤;2.另外由于强磁的影响,容易造成转子和定子装配不同心,引起轴承的损坏、引起扫堂等故障;3.手工装配的装配速度不可控,容易冲击轴承,引起轴承的损伤;4.手上装配由于强磁产生的力很大,不注意的时候会夹伤手。综上所述,现有的手工装配方式在生产安全和效率上都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装配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工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传送转子,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传送定子和机壳;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将定子压入壳体的定子压入工装,且所述定子压入工装设置在第二传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转子压入装有定子的机壳中的转子装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转子装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支架上还安装有压紧气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抓手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抓手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三夹板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与第四夹板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和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第三夹板和所述第四夹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压紧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三夹板和所述第四夹板中间。进一步的,所述定子压入工装包括: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台上的支架、驱动机构、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压块,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压块上下移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所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有挡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两端的第一推动气缸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设有滑块,所述第一推动气缸推动所述第二导轨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所述第一导轨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二推动气缸,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缸体与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导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用于容纳机壳的工位。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生产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工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机生产系统,包括所述的电机装配设备。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用于传送转子,第二传动机构用于传送定子和机壳;机架上设有用于将定子压入壳体的定子压入工装,且定子压入工装设置在第二传动机构的上方;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转子压入装有定子的机壳中的转子装配机构。使用时,将定子和机壳放入第一传动机构,当定子和机壳移动到定子压入工装下方时,定子压入工装将定子压入机壳,完成后第一传动机构将机壳移动,通过转子装配机构将转子压入装有定子的机壳中。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不但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生产系统,包括所述的电机装配设备。其中,电机装配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电机装配设备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电机生产系统与本技术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中转子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中转子装配机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中定子压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中定子压入工装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中第一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中第一传动机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装配设备中第二传动机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机架;2-第一传动机构;3-第二传动机构;4-定子压入工装;5-转子装配机构;11-操作台;12-支架;13-第二驱动单元;14-传感器;16-压块;18-机壳;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第一抓手;24-第二抓手;25-第一驱动单元;26-压紧气缸;211-横板;212-竖板;231-第一夹板;232-第二夹板;241-第三夹板;242-第四夹板;28-第六气缸;31-传送带;32-挡板;34-第一导轨;35-第二导轨;36-第一推动气缸;37-滑块;38-第三支架;39-第二推动气缸;391-第二推动气缸的缸体;392-第二推动气缸的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装配设备及电机生产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传送转子,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传送定子和机壳;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将定子压入壳体的定子压入工装,且所述定子压入工装设置在第二传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转子压入装有定子的机壳中的转子装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传送转子,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传送定子和机壳;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将定子压入壳体的定子压入工装,且所述定子压入工装设置在第二传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转子压入装有定子的机壳中的转子装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装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支架上还安装有压紧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手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抓手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三夹板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与第四夹板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和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第三夹板和所述第四夹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静王伟杰谭琴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