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永庆专利>正文

机械折纹染花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9336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织物印染技术领域。通过张紧织物,形成布束,纵向折纹,横向折纹,吹气形成蘑菇状或用绳索捆扎,浸染,烘燥等过程,使织物形成自然花纹。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主要由进布装置,纵向折纹装置,横向折纹装置,染布机,烘燥机等组成。由于被捆扎或卡扣的布束形成许多复杂皱折且密度不均。而布束被浸于染缸中的时间又较短,故布束并没有被完全染透,出现局部涂染现象。从而形成杂乱的纹样。经过一色或多色多次浸染或利用拨染等已知技术。可自动染出具现代抽象风格的花布。(*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印染
在织物印染中,常采用的方法有印花法和染布法。印花法是把织物染上事先设计好的花案,因此,使用这种方法,需要设计出图案,然后进行制版等一系列过程。染布法是用单一颜色的染液,对织物进行浸染,使之具有单一颜色的布料。在机械折纹染花法中,与所用的装置相关的机械有织物印花机和染布机。印花机是印染厂的主要机器,是把一种或数种不同颜色的染料在织物上印制花纹、图案的机器。印花机的共同特点为都要按照设计好的图样刻制型板、铜辊或筛网,然后用它们来印制图样。染布机是将织物染上颜色的机器。染布机有多种,但其特点为将织物染上一种统一的颜色。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印染机械》(上、下集,1985年12月版,统一书号15041.1332)上对染布机有祥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染出自然的无规则的具有抽象艺术风格的织物。它既不同于染布法染出单一颜色的布,也不同于印花法印出固定的花纹。本专利技术是将待染的织物,通过折纹装置,使其形成皱折,并集束成绳状,然后用卡紧装置卡紧,或用绳索捆扎,送入染缸中。由于布束密度不均,浸染时间较短,染出的织物颜色不匀,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染上颜色。经过一次或多次浸染着色,从而形成一种或数种颜色的自然花纹图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步骤是把织物利用张紧器张紧,并以布束的形式通过纵向折纹装置,对布束进行纵向折纹,使其先在纵向具有无规则的皱折。把形成纵向皱折的布束一段一段压缩,送到横向折纹器上。在横向折纹器上,布束在纵向皱折的基触上,又出现若干个横向皱折。具有两个方向皱折的布束,再经压缩空气一吹,就成为蘑菇状或用绳索捆扎,使其成为葫芦状。随后进入染缸,再进行烘燥。其整个过程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装置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进布装置,纵向折纹装置,横向折纹装置,染布机,烘燥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械手卡紧式的示意图。图中1为进布辊,2为吸边器,3张紧器,4折纹器,5瓷圈,6支架,7导套,8齿轮箱,15摇杆,10旋转体,11染缸,12烘燥机,13滚子,22机械手,23导轴。图2为本专利技术纵向折纹器4示意图。图中16为油缸,17活塞,18机械指,19弹簧,20滚子,21空气管。图3为本专利技术横向折纹装置及机械手22的示意图。图中24为卡爪,25小轴,26本体,27齿条,28滚子,29导板,30轴。图4为机械手9的示意图。图中31为卡爪,32为拉杆,33杠杆,34活塞杆,35密封装置,36U型圈。图5为本专利技术捆扎式示意图。图中14为捆扎机,39为绳辊,43为染缸,44烘燥机,45解绳机,46绳轮,47出布辊。图6为本专利技术捆扎机示意图。图中38为转盘,40阻尼辊,41小辊,42磨擦盘,48布束,49磨擦带。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如下进布装置与一般印染机中的进布装置相同,如图1所示。主要由进布辊1,吸边器2,张紧器3组成。进布装置的作用是使布平整地进入下道工序。纵向折纹装置由折纹器4,瓷圈5,支架6组成。折纹器4(如图2所示)是一圆柱体,由支架6支承,织物被传送时包在其外。折纹器4的圆柱体上有若干个机械指18,其一端有滚子20,以防止损伤纤维。它们分别由油缸16,通过活塞17控制,并由弹簧19复位。各油缸通过程序控制,使各机械指不断变化位置。由于织物包在其外,遂产生变化的纵向皱折。空气管21通过压缩空气,是供下一工序横向折纹时吹散布束用的。瓷圈5是一圆环,布束从一圆环通过,以使织物集束成绳状。同时,也做为横向折纹装置的一端支承。横向折纹装置由机械手22、导套7、导轴23组成。机械手固定导轴23上,而导轴23两端各支承在瓷圈5和导套7上。机械手22由轴30与摇杆15连接。摇杆15由齿轮箱8提供动力,使机械手22在导轴23上往复运动。机械手22的结构如图3所示。卡爪24通过二小轴25与本体26相连。卡爪24的开合由齿条27控制,而齿条27上固定着滚子28。通过导板29的升降即可使卡爪24开合,布束在二卡爪24中心通过。当机械手22向上移动时,卡爪24松开,而向下移动时卡爪24将布束卡紧,这样布束被一段一段地送到导套7上。导套7中也有机械手。导套7的机械手也将布束卡紧,使其不能移动。故在机械手22与导套7之间的布束被压缩堆积,并由纵向折纹装置过来的压缩空气管,在布束中心吹出压缩空气,从而使布束呈磨菇状。此时导套7中的机械手已松开,随后磨菇状布束被推进导套7内的机械手。然后导套7内的机械手闭合,又使磨菇状布呈束状。而先被集束的布束被堆积在机械手后面的导管中。导套7中的机械手的开合是通过端螺纹控制多个机械指。而端螺纹盘是齿轮箱8中伸出的齿条拉动旋转的。机械手22的程序与动力也来自该齿轮箱。机械手卡紧式染布机,是由旋转体10,机械手9,染缸11组成。机械手9密布在旋转体10外缘,做逆时针旋转。当布束从导套7下端被推出时,即被机械手9卡紧,并逐渐旋至染缸11的染液中。最后旋进烘燥机12中被烘干。机械手9的结构如图4所示。卡爪31由八片组成一组,通过拉杆32,杠杆33与活塞杆34相连。调节气缸压力,即可调整布束的卡紧力。密封装置35和U型圈36一起阻止染液进入机械手的内部,污染机件。捆扎式染布机,由捆扎机14,染缸43,解绳机45,绳轮46组成,如图5所示。布束经纵向、横向皱折后被推入导套7中,在此之前均与机械手卡紧式相同。并从其右端被推出,同时被推出的还有加前绳,加强绳是被缠绕在一个绳辊(图中未画出)上的。绳子一端从导套7的左端与布束一起被拉入,因而绳辊被动旋转。与加强绳一起被推出的布束随即被旋转着的捆扎机14用绳辊39上的绳捆扎。然后进入染缸43中,进行着色浸染。在染缸43中布束在三组辊子上螺旋缠绕多圈,以增加布束在染缸43中的长度。当布束从烘燥机出来后,进入解绳机45,绳子绕在解绳机45的绳辊35上,加强绳被收在绳轮46上,解绳机45与捆扎机14结构相同,只是捆扎机14的绳辊由被动变为主动。捆扎机14的端面如图6所示。轮盘38被电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旋转,上面有绳辊39。绳子通过阻尼辊40及小辊41缠绕在布束上。阻尼辊40与磨擦盘42同轴相连。调节磨擦带49上的螺母即可调节阻尼力,从而调节磨擦盘42对布束的捆扎力。烘燥机12或44结构原理与一般印染机中的相同。对机械手卡紧式染布机,布束从染液中旋出后,机械手卡爪31稍松开些,并旋入烘燥机中烘燥。布束完全旋出烘燥机后机械手9完全张开,布束通过辊子13,进行下一步工序。对于捆扎式染布机,布束在烘燥机中借助辊仍是多圈缠绕。烘燥后布束进入解绳机45最后通过出布辊47进行下步工序。本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印染和印花方式,采用纵向和横向折纹装置,利用机械手的卡紧或绳子的捆扎,对布束进行浸染,使染后的布图样自然、质朴,具有现代抽象风格。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1、织物滚上的织物从进布辊1引入,被拉边器2拉平并引其以正确位置进入张紧器3上。布经过折纹器4时将折纹器包在其中。由于折纹器上的机械指18作用,使织物产生所需纵向皱折,然后通过瓷圈5的圆孔,使得织物呈绳状,此时机械手22退至上方并将布束卡住,接着向下推进。由于此时导套7上的机械手已将布卡紧,不能向下移动,所以机械手22和导套7之间的布束被挤压变形。埋在布束中心的空气管21此时吹出压缩空气,遂使布束外形膨涨,并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折纹染布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过程实现的,张紧织物,形成布束,纵向折纹,横向折纹,吹气形成蘑菇状或用绳索捆扎成葫芦状,浸染,烘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丁永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