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9335 阅读:39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底布的表面上,制作由多个纵横整齐排列的四方形扎结部分(不染色部分)构成的扎染纹样时,若能缩小扎结部分之间的间隔(即染色部分)的宽度,则扎染纹样将更加美观。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用线对各扎结部分进行卷扎时,先将要使其凸起的部分叠成四折并提起,然后用手指拧转该四折提起部分,使其根部被拉向顶部,再用上述防染线对该拧转后的待扎结部分进行卷扎操作,这样,便可使上述扎结部分之间的染色宽度变得极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底布上进行扎染的方法。过去,扎染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的先将底布上的一个待扎结部分处的底布叠成四折,然后用防染线将该叠成四折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予以卷扎,对多个待扎结部分逐个进行上述操作后,再对上述多个待扎结部分都分别予以卷扎后的底布进行染色。在上述已有的中,在多个经卷扎的部分之间留有较宽的未经卷扎部分的底布,该底布的余留部分将被染色。因此,在染好的底布上所形成的扎染纹样将如附图说明图19所示,不染色部分16f与16f之间的染色部分17f的宽度非常宽。这种纹样的问题在于如图所示那样缺乏细腻感。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不染色部分之间的染色部分极为细窄,从而形成纤细的扎染纹样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即,当分别对在底布上纵横整齐排列的多个待扎结部分进行扎结时,先将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以其中心为中心叠成四折,再用防染线对该叠成四折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进行卷扎操作,然后对上述底布进行染色,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卷扎操作之前,将上述已叠成四折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拧转以便使其根部拉向顶部,然后,对该经拧转的待扎结部分进行上述卷扎操作。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如下将待扎结部分的底布叠成四折,然后拧转该叠成四折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以便使其根部拉向顶部,接着,用防染线将该拧转后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予以卷扎。在多个待扎结部分都分别进行这种操作的情况下,这些已经卷扎的部分之间所余留的仍保持原状的未卷扎部分的底布的宽度就变得很窄了。上述操作结束以后,就对底布染色。其结果,在染色后的底布上,不染色部分之间的染色部分的宽度就变得极细窄了。下面,参照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予以说明。图1至图15表示扎结操作工序的顺序。图16为待扎染的底布的平面图(局部)。图17为表示卷扎后所形成的颗粒间的相互关系的侧面图。图18为染色后的底布的平面图(局部)。图19为采用以前的方法染色后的底布的平面图(局部)。图中,1为底布,2为待扎结部分,7为叠成四折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7a为顶部,7b为根部,9为拧转后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10为防染线,16为不染色部分,17为染色部分。首先,准备一块如图16所示的待扎染的底布1。该底布1可以是丝绸坯料或花缎布等任何适于进行扎染加工的坯布。通常使用白坯布,但也可采用浅色坯布。2表示为了在底布1上分别进行扎结而假定的多个待扎结部分。在图16中,假想地描绘了多条双点划线2b交叉形成格子的状态。由这些双点划线2b所围成的部分则表示各待扎结部分2。这些待扎结部分2,如图2所示纵横整齐地排列。2a为表示各待扎结部分中心的标记,该标记2a称为青花,是为在后工序易于除去而用水溶性染料染在底布1上的。然后,按照图1所示那样,对上述坯布上的多个待扎结部分2处的底布分别进行扎结并施行防染措施。在图1中,符号11表示已施行了防染措施的部分。第一步,如图2所示,向上推起一个待扎结部分2处的底布。该操作可以用例如左手食指或中指的指尖从底布1的背面向上推来进行。然后,如图3、4所示,用右手姆指21R和食指22R,以上述标记2a为中心,将上述推起的待扎结部分2处的底布叠成二折。在图4中,3a、3b分别表示已叠成二折的那部分的一侧和另一侧的底布。接着,如图5-8所示,将上述已叠成二折的待扎结部分2处的底布,以标记2a为中心叠成四折。例如,这一操作可按如下顺序进行。先按图5、6所示的方式,用右手姆指21R和食指22R将已叠成二折的底布的右半部捏住,此时,姆指21R的指甲21a的端部紧顶住已叠成二折的那部分的中间处(标记2a及其正下方的部分),然后将上述捏住的部分沿箭头4的方向折弯,并如图7、8所示进行折叠。通过上述操作,待扎结部分2处的底布1便以上述标记2a为中心叠成了四折。这种四折状态通过如图7所示的用左手的姆指21L和食指22L捏住四折部分7附近的5处的底布来保持。在该四折状态中,上述底布的3a那部分变成了图8中以符号3a′、3a″所示部分的底布,而底布的3b那部分则变成了图8中以符号3b′、3b″所示部分的底布。接下来,对上述叠成四折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7进行拧转操作以使其根部拉向顶部。例如,该操作可以按图9所示的方式进行。即、在用上述左手姆指21L和食指22L捏住上述5处的底布的情况下,再用右手姆指21R和食指22R捏住上述四折部分的底布7。捏住的部位最好是以姆指21R和食指22R的指甲端部捏住呈山形的四折部分的底部7的尽可能下面的部分。然后,将该捏住的部分尽量往上拉,消除其皱纹并向箭头6的方向拧转。通过这些操作,如图10所示,已叠成四折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7的根部7b就沿着箭头8的方向拉向顶部7a。同时,如图11所示,在根部7b处形成了一段蜂腰状的部分7c。上述拧转的方向可以是如图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是反时针方向。另外,拧转的角度,根据操作者的意愿,可以是15°-45°乃至90°等任意大小的角度。然后,用防染线卷扎上述经拧转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9。该操作按下述方式进行。首先,按照图12所示,将防染线10紧紧地卷绕在上述经拧转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9的根部。这时,由于通过上述拧转而形成的蜂腰状部位7C成了绕线的部位,因此卷绕操作很容易进行。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所示,一面将线挂在例如右手的中指23R来拉线,一面用右手的姆指21R的指甲21a的端部推上述底布9,就能将线10绕得更结实。这样的卷绕以2圈为宜。然后,用图13、14所示的操作方法将上述线10卷绕在上述底布9上。即,先按图13所示的方式将线10从底布9的根部9b向顶部9a绕进,这时,要使顶部残留的底布尽可能地少,然后,按图14所示的方式将线10从顶部9a绕到根部9b。进行这些操作时,被卷绕的线10相互间不要留间隙。线10卷绕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至于卷绕的圈数,当经纱数为43时,则象图13那样从下向上绕例如9圈,象图14那样从上往下绕例如2圈。上述卷绕完毕后,将绕好的线的两端在上述根部处打结,使其不至松散。该操作按例如图15(A)-(F)所示的方式进行。先如(A)所示,将左手中指23L紧贴在用线10卷绕而成的颗粒11的顶部11a上;然后如(B)、(C)所示,将线10挂在左手中指23L和右手食指22R上形成环10a,在(C)中,环10a一端的线10a′从左手中指23L和上述颗粒11之间穿过;接着如(D)所示,用食指22R使上述环10a从中指23L上脱下,并按(E)所示的方式将环10a套在颗粒11的根部;再如(F)所示,使食指脱开环10a,通过将线10拉向箭头13的方向使上述环10a在上述颗粒11的根部打结。这样的打结操作进行例如2次,就完成了卷扎,也就完成了一个待扎结部分的扎结操作。对底布上多个待扎结部分2都分别进行这样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沿图16中箭头14所示的向右的方向对多个待扎结部分2依次进行。此外,上述扎结操作是以右手好使的操作者的操作为例如加以说明的;对于左手好使的操作者,希望将上述说明中的右和左交换一下来理解。采用上述方法的扎结操作,进行上述拧转工序的结果是,如图17(a)所示,在经卷扎的待扎结部分11与11(颗粒)之间,余留的未经卷扎、一如原样的底布12的宽度极窄。另外,在形成上述颗粒11时,如图17(b)所示,如果颗粒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扎染方法,当分别对在底布上纵横整齐排列的多个待扎结部分进行扎结时,将各持扎结部分的底布以其中心为中心叠成四折,同时用防染线对该叠成四折的持扎结部分的底布进行卷扎操作,然后对上述底布进行染色,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卷扎操作之前,将上述叠成四折的待扎结部分的底布拧转以使其根部拉向顶部,然后,对该经拧转的待扎结部分进行上述卷扎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嘉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娘娟田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