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864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7:33
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属于纺织工业的技术领域,包括坯检、翻缝、烧毛、冷堆、短蒸水洗、染色和后处理工序,在纯棉纱线或涤棉纱线上植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织成坯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加工得到的面料可以实现永久防静电。

Processing method of permanent antistatic fabric

A permanent anti-static fabrics processing metho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industry, including blank inspection, turning seam, singeing, cold heap, short steam washing, dyeing and post-treatment processes, polyacrylonitrile PAN-based carbon fiber is implanted in cotton yarn or polyester-cotton yarn, and grey fabric is woven.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the processed fabrics can achieve permanent antistat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工业的
,涉及全棉、涤棉面料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加工得到的面料可以实现永久防静电。
技术介绍
目前,特种行业或特殊环境下作业所需的防静电面料,大都以全棉或涤棉梭织面料为主,并添加其它的相关纤维或化学助剂,通过选用合适的染整设备和加工工艺,使之达到某种特殊作业环境或产品标准的要求。在石油、化工、电子、电气、矿产开采、航空航天、医药卫生等工业领域和民用部门,防静电面料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防火、防暴、精密电子、航天制造等特殊环境中,更是有效保护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的设施安全。现阶段,纺织面料通过使用导电纤维材料或特殊后整理来实现防静电的目的。公开号为CN105269900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防静电的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此种面料由处于上表面的表层面料,位于下表面的底层面料,及处于表层面料与底层面料之间的中间面料组成;表层、中间层与底层都采用聚氯乙烯粘合;表层面料按重量份由30-50份涤纶、50-70份锦纶交织组成,底层面料按重量份由50-70份长绒棉、10-15份消光丝、5-10份防静电丝交织组成,中间面料按重量份由5-10份碳纤维、10-20份丝光羊毛、2-5份甲壳素纤维交织组成。由此可知,上述制备方法是由碳纤维的短纤维与长绒棉、消光丝、丝光羊毛、甲壳素纤维混纺交织之后,再用聚氯乙烯粘合,从而做成的贴合面料。这样,就出现了生产流程长与成本升高、贴合厚度的增加与柔软舒适的降低、工业洗涤防静电服与贴合牢度下降等突出的矛盾问题,并且在该专利中尚未给出解决方案。姚桂珍,李玉梅,等.抗静电高档精纺面料的开发〔J〕.毛纺科技,2004(2):47-49,通过对导电纤维的筛选,工艺参数、工艺路线的制定与实施,指出了使用纺织性能及抗静电性能皆好的碳黑复合型有机导电纤维-长丝和短纤维,可实现精纺面料永久性抗静电。此论文给出的是用于羊毛及其混纺的抗静电面料的开发工艺,并不适用于涤棉混纺或交织的防静电面料的研发生产,也就不能验证在高温高碱工艺中碳纤维的抗静电效果。另外,此论文对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能、改善碳纤维的耐屈伸耐氧化性能和增加面料的柔软性等关键问题,没有作出解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本加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制备的面料可实现永久性防静电。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坯检、翻缝、烧毛、冷堆、短蒸水洗、染色、后处理工序和预缩,在纯棉纱线或涤棉纱线上植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织成坯布。所述的在纯棉纱线或涤棉纱线上植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体为:在织造的过程中,分别向经纬线嵌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经向每隔0.9cm嵌入1根,纬向每隔0.9cm嵌入一根。烧毛时采用气体烧毛机,控制火口4个,二正二反;火焰温度1000-1200℃;车速100-120m/min;末端火口之后的三个辊筒,均通入冷流水。冷堆时采用硬水化料,冷堆工作液包括,100%NaOH30-35g/L、100%H2O217-19g/L、CPSnew精练剂9g/L、PCC-A8渗透剂3g/L;冷堆化料顺序为:料缸加硬水300L、升温70-75℃、依次加PCC-A8渗透剂、加CPSnew精炼剂、加烧碱、加双氧水;带液率控制在78-82%,堆置温度:45-50℃,室温堆置18-24小时,布轴转速8-12rpm;明确了冷堆工艺中的化料顺序,从而避免了化料不当带来的人身危害,同时也避免了双氧水的无效分解。所述短蒸水洗时,依次为两格90℃水洗、浸轧工作液、饱和汽蒸5-10min、两格90℃水洗、皂洗、四格90℃水洗。所述工作液包括,裂解剂NC3-5g/L、H2O2100%3-5g/L,工作液温度45-50℃、轧余率70-80%;将轧槽内工作液的温度始终控制在45-50℃,是在避免双氧水过快的无效分解的情况下,达到提高工作液的渗透性、缩短布面在蒸箱内的升温时间,从而保证气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述皂洗时,皂洗液包括螯合分散剂1g/L、裂解剂NC3-5g/L。所述后处理工序包括将染色后的坯布浸轧整理液、烘干、预缩,所述整理液是用下述成分混配而成,工业氯化镁5-8g/L、CGF亲水性氨基硅油5-8g/LULTRAPHILTG-01吸湿排汗剂30-40g/L、ZEOSTATEP防静电剂18-22g/L,控制整理液pH值5.5-6.8;通过特殊的后整理工艺和配方,在面料表面共混施加来改善碳纤维的耐屈伸、耐氧化性能,提高面料的柔软舒适性、吸水性和透气性,并增强防静电的效果和持久性。工艺流程:一浸一轧(带液率65%)→焙烘(130-150℃×90秒)。染色时,将染料与SCD液体分散染料进行同浴染色;选用常规活性染料和SCD液体分散染料进行同浴染色,特别是选用SCD液体分散染料,省去了以烧碱和保险粉为配方的还原清洗,大大降低了印染废水中化学品的排放量,同时也给企业节省了加工成本。染色过程中包括皂洗,皂洗时选择SP皂洗剂,在使用前,用冷水将SP皂洗剂稀释8-10倍,之后按照染料总用量的8-10%加入皂洗槽,皂洗温度为90-95℃。其应用效果与现用产品相比,活性染料的用量降低11.4%、皂洗成本降低40%、废水色度降低60%。优选SP-28皂洗剂,与常规皂洗剂相比,该SP-28皂洗剂的分散力很小,不会将已经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剥离下来,能够使活性染料的用量降低11.4%;又由于其含有氧化剂,能够吸附水中的浮色并将其氧化分解,所以能够使废水色度降低60%;又由于该产品是高浓固体颗粒,能够皂洗成本降低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在用纯棉纱线或涤棉纱线植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织成的坯布基础上,通过冷堆+水洗的前处理工艺来达到后续染色的要求,同时实现节能降耗环保的目的;通过特殊的后整理工艺配方,来实现永久的防静电效果、提高碳纤维的耐屈伸耐氧化性能和面料的柔软性。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优势:⑴为了增加面料的抗撕拉强度,延长面料的使用时间,选用涤棉面料做永久防静电加工;⑵添加了涤纶纤维就使得面料的静电大大加强,所以,面料在织造过程中嵌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用以缓减面料的静电性,且此碳纤维在经向或纬向的排列间距均为0.9cm;⑶为了减小碳纤维在高温强碱湿热状况下的收缩,提高碳纤维的耐屈伸、耐氧化性能,同时为了缩短生产时间、减少化学助剂的使用和排放,选用了冷堆+水洗的前处理工艺;⑷选用SCD液体分散染料,省去了以烧碱和保险粉为配方的还原清洗,大大降低了印染废水中化学品的排放量,同时也给企业节省了加工成本;⑸在染色皂洗时,选用低分散力、对浮色有强氧化分解作用的高浓固体SP皂洗剂,使得活性染料的用量降低11.4%、皂洗成本降低40%、废水色度降低60%;⑹选用特殊的后整理配方,进一步提高了面料抗静电的级别和耐久性,同时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耐屈伸、耐氧化性能也得到改善。另外,面料的柔软舒适度、吸水吸湿性能和透气量也有明显提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符合EN14325防化学品全棉面料的生产,提供了一种防化学品面料的加工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坯检、翻缝、烧毛、冷堆、短蒸水洗、染色、后处理工序和预缩,其特征在于:在纯棉纱线或涤棉纱线上植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织成坯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坯检、翻缝、烧毛、冷堆、短蒸水洗、染色、后处理工序和预缩,其特征在于:在纯棉纱线或涤棉纱线上植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织成坯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纯棉纱线或涤棉纱线上植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体为:在织造的过程中,分别向经纬线嵌入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经向每隔0.9cm嵌入1根,纬向每隔0.9cm嵌入一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烧毛时采用气体烧毛机,控制火口4个,二正二反;火焰温度1000-1200℃;车速100-120m/min;末端火口之后的三个辊筒,均通入冷流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堆时采用硬水化料,冷堆工作液包括,100%NaOH30-35g/L、100%H2O217-19g/L、CPSnew精练剂9g/L、PCC-A8渗透剂3g/L;冷堆化料顺序为:料缸加硬水300L、升温70-75℃、加PCC-A8渗透剂、加CPSnew精炼剂、加烧碱、加双氧水;轧余率70-80%,堆置温度:45-50℃,室温堆置18-24小时,布轴转速8-12rpm。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久防静电面料的加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宁赵登秋侯立山杨现华郭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