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757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电机、机架、釜体、耳式支座、冷水夹套、加热外半管、搅拌轴、上层桨叶、中层桨叶和底层桨叶,机架设置在釜体顶端面,电机设置在机架上,耳式支座设置在釜体上,加热外半管和冷水夹套均包裹于釜体外侧,搅拌轴转动连接在釜体内部中间位置,搅拌轴顶端穿过釜体顶端面,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上层桨叶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上侧,中层桨叶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中间部位,下层桨叶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下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搅拌装置能实现1,000,000CPS以上水性树脂乳化混合的效果,传统搅拌装置无法实现,能在超高粘度的状态下,实现较好的传热效果,能实现乳化的水性树脂的粒径分布范围较窄。

A large number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equipment for waterborne resi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arge-scale automatic production device for waterborne resin,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a frame, a kettle body, an ear support, a cold water jacket, a heating outer half pipe, a stirring shaft, an upper blade, a middle blade and a bottom blade. Th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kettle body, the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and the ear support is arranged on the kettle body. The heating outer half pipe and the cold water jacket are wrapped in the outside of the kettle. The stirring shaft rotates and connects in the middle of the kettle body. The top of the stirr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top surface of the kettle body and is fix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The upper blade is moun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annular side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middle blade is mounted o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annular sid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lower blade is mounted on the middle The stirr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emulsifying and mixing effect of water-borne resin above 1,000,000 CPS, which can not be realized by the traditional stirring device, and can achieve better heat transfer effe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per high viscosity, and can realize the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emulsified water-borne re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树脂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树脂体系。与水融合,形成溶液,待水挥发后,形成树脂模材料。水性树脂不是用水性树脂本身,而是需要水挥发后获得的膜材料。水性树脂包括三大类:水溶性高分子、高吸水树脂和水性涂料,是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分子学科新领域。由于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功能,随着科研生产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工业化,现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属精细化工的范畴。由于水性树脂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以极高附加值,多年来一直被列为化工行业发展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在水性树脂生产过程中,从油性相变到水性的阶段中,树脂的粘度将急剧增大,一般都在1,000,00CPS左右,传统的搅拌装置已无法适用于这种超高粘度,且粘度急剧变化的场合,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在水性树脂生产过程中,从油性相变到水性的阶段中,树脂的粘度将急剧增大,一般都在1,000,00CPS左右,传统的搅拌装置已无法适用于这种超高粘度,且粘度急剧变化的场合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搅拌系统,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电机、机架、釜体、耳式支座、冷水夹套和加热外半管,所述机架设置在釜体顶端面,所述电机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耳式支座设置在釜体上,所述加热外半管和冷水夹套均包裹于釜体外侧,且所述冷水夹套位于加热外半管上侧,所述搅拌系统位于釜体内部,所述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轴、上层桨叶、中层桨叶和底层桨叶,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在釜体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搅拌轴顶端穿过釜体顶端面,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桨叶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上侧,所述中层桨叶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中间部位,所述下层桨叶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下侧。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减速机。进一步地,所述耳式支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耳式支座对称设置在釜体环形侧面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中层桨叶设有若干个叶片,且若干个叶片呈环形等距安装于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层桨叶的直径小于中层桨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高粘度下物料的传热效果非常差,本搅拌装置的搅拌桨叶在即有大范围混合效果的同时,又兼有局部对流,翻腾作用,使得热量得由内向外传递,且具有一定的刮壁效果,可以防止物料长期积留在缸壁上。由于物料粘度非常大,如果物料有积留现象,一是会阻碍外部冷却水的温度向内传递,二是缸壁上的物料容易因过低而粘度继续增大,从而不能与水较好的混合;搅拌装置中搅拌桨的速度经过计算,在满足乳化均匀要求的条件下,又不会造成“破乳”,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搅拌装置各区域的流形一致,合得最终乳化后的水性树脂有良好的粒径分布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电机;2.减速机;3.机架;4.釜体;5.搅拌系统;6.耳式支座;7.冷水夹套;8.加热外半管;51.搅拌轴;52.上层桨叶;53.中层桨叶;54.底层桨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搅拌系统5,装置主体包括电机1、机架3、釜体4、耳式支座6、冷水夹套7和加热外半管8,机架3设置在釜体4顶端面,电机1设置在机架3上,耳式支座6设置在釜体4上,加热外半管8和冷水夹套7均包裹于釜体4外侧,且冷水夹套7位于加热外半管8上侧。搅拌系统5位于釜体4内部,搅拌系统5包括搅拌轴51、上层桨叶52、中层桨叶53和底层桨叶54,搅拌轴51转动连接在釜体4内部中间位置,搅拌轴51顶端穿过釜体4顶端面,并与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上层桨叶52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上侧,中层桨叶53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中间部位,下层桨叶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下侧,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装置能实现1,000,000CPS以上水性树脂乳化混合的效果,传统搅拌装置无法实现,能在超高粘度的状态下,实现较好的传热效果,能实现乳化的水性树脂的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电机1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减速机2,耳式支座6设有两个,两个耳式支座6对称设置在釜体4环形侧面左右两侧,中层桨叶53设有若干个叶片,且若干个叶片呈环形等距安装于转轴上,底层桨叶54的直径小于中层桨叶53。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将原料投入釜体4内部,运行电机1,电机1的输出端转动通过搅拌轴51转动,搅拌轴51带动上层桨叶52、中层桨叶53和底层桨叶54一起转动,上层桨叶52、中层桨叶53和下层桨叶对原料进行搅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水性树脂生产过程中,从油性相变到水性的阶段中,树脂的粘度将急剧增大,一般都在1,000,00CPS左右,传统的搅拌装置已无法适用于这种超高粘度,且粘度急剧变化场合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搅拌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电机(1)、机架(3)、釜体(4)、耳式支座(6)、冷水夹套(7)和加热外半管(8),所述机架(3)设置在釜体(4)顶端面,所述电机(1)设置在机架(3)上,所述耳式支座(6)设置在釜体(4)上,所述加热外半管(8)和冷水夹套(7)均包裹于釜体(4)外侧,且所述冷水夹套(7)位于加热外半管(8)上侧;所述搅拌系统(5)位于釜体(4)内部,所述搅拌系统(5)包括搅拌轴(51)、上层桨叶(52)、中层桨叶(53)和底层桨叶(54),所述搅拌轴(51)转动连接在釜体(4)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搅拌轴(51)顶端穿过釜体(4)顶端面,并与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桨叶(52)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上侧,所述中层桨叶(53)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中间部位,所述下层桨叶安装于转轴环形侧面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批量水性树脂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搅拌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电机(1)、机架(3)、釜体(4)、耳式支座(6)、冷水夹套(7)和加热外半管(8),所述机架(3)设置在釜体(4)顶端面,所述电机(1)设置在机架(3)上,所述耳式支座(6)设置在釜体(4)上,所述加热外半管(8)和冷水夹套(7)均包裹于釜体(4)外侧,且所述冷水夹套(7)位于加热外半管(8)上侧;所述搅拌系统(5)位于釜体(4)内部,所述搅拌系统(5)包括搅拌轴(51)、上层桨叶(52)、中层桨叶(53)和底层桨叶(54),所述搅拌轴(51)转动连接在釜体(4)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搅拌轴(51)顶端穿过釜体(4)顶端面,并与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亮卢长安靳红斌王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宝力化工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