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锴专利>正文

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349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5:26
一种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包括平托横担,平托横担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支撑立柱,两个支撑立柱的上部设置主梁托架,两个支撑立柱的中间设置千斤顶下支架,千斤顶下支架上方设置支架伸缩管,支架伸缩管上方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上方设置千斤顶上固定管,两个支撑立柱与主梁托架之间用销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架桥机前支腿由三个支柱组成,其中中间的支柱是由千斤顶下支架、支架伸缩管、千斤顶和千斤顶上固定管组成的,这样的结构使得架桥机在上下坡桥时,方便调整前支腿的高度,不需要转换,千斤顶直接支撑下部的平托横担,既能起到提升高度和降低高度的作用,又能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架桥机前支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Front leg of three pillar of Bridge Er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with three pillars front legs, which comprises a flat supporting cross-arm, a supporting post on both sides of the flat supporting cross-arm, a main beam bracket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wo supporting pillars, a jack lower bracket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supporting pillars, a bracket telescopic tube above the jack lower bracket, and a jack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acket telescopic tube. The front leg of the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three pillars, among which the middle pillar is composed of a jack lower bracket, a bracket telescopic pipe, a jack and a jack fixed pipe, and such a structure makes the frame. When the bridge crane goes up and down, it is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front leg without changing. The Jack directly supports the flat cross-bearing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bridge crane, which can not only raise the height and reduce the height, but also play a supporting and stabilizing role, greatly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front leg of the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
本技术涉及架桥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
技术介绍
目前,架桥机已成为架设公路桥、常规铁路桥、客专铁路桥必不可少的工程设备,传统的架桥机的前支腿都是纯箱式结构,不可调节,仅仅只能作为支撑点用,功能单一,适应性差,不能适应架梁工况中遇到的众多问题。现有的各种架桥机的前支腿在一般的架梁作业时都需要支撑在桥墩的垫石上,由于受到桥墩结构的限制,前支腿都是单腿结构,架梁和过孔时都要承受很大的支撑力,尤其是在过跨作业主梁到达前方桥墩时受力更加复杂,具体表现为:1、架桥机纵移驱动不同步产生的冲击水平力;2、架桥机主机重心前移到前支腿附近,架桥机主梁前悬过大产生下扰,都对前支腿受力更恶劣;3、前支腿一般很高,极易产生前后晃动。上述原因影响了架桥机纵移过孔的连续性,并且会产生振动,从而由于前支腿的失稳而造成架桥机的颠覆。为此如何解决架桥机前支腿的稳定性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包括平托横担,平托横担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支撑立柱,两个支撑立柱的上部设置主梁托架,两个支撑立柱的中间设置千斤顶下支架,千斤顶下支架上方设置支架伸缩管,支架伸缩管上方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上方设置千斤顶上固定管,两个支撑立柱与主梁托架之间用销轴连接。所述的支撑立柱下部通过销轴与平托横担相连接。所述的千斤顶与千斤顶上固定管之间以及千斤顶与支架伸缩管之间均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千斤顶下支架与平托横担之间以及千斤顶下支架与支架伸缩管之间均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千斤顶下支架、支架伸缩管、千斤顶和千斤顶上固定管之间的连接构成第三支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架桥机前支腿由三个支柱组成,其中中间的支柱是由千斤顶下支架、支架伸缩管、千斤顶和千斤顶上固定管组成的,这样的结构使得架桥机在上下坡桥时,方便调整前支腿的高度,不需要转换,千斤顶直接支撑下部的平托横担,既能起到提升高度和降低高度的作用,又能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架桥机前支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梁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梁托架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B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平托横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平托横担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支撑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支撑立柱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千斤顶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千斤顶下支架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支架伸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托横担,2、支撑立柱,3、千斤顶下支架,4、支架伸缩管,5、主梁托架,6、千斤顶,7、千斤顶上固定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11所示,一种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包括平托横担1,平托横担1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支撑立柱2,两个支撑立柱2的上部设置主梁托架5,两个支撑立柱2的中间设置千斤顶下支架3,千斤顶下支架3上方设置支架伸缩管4,支架伸缩管4上方设置千斤顶6,千斤顶6上方设置千斤顶上固定管7,两个支撑立柱2与主梁托架5之间用销轴连接。所述的支撑立柱2下部通过销轴与平托横担1相连接。所述的千斤顶6与千斤顶上固定管7之间以及千斤顶6与支架伸缩管4之间均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千斤顶下支架3与平托横担1之间以及千斤顶下支架3与支架伸缩管4之间均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千斤顶下支架3、支架伸缩管4、千斤顶6和千斤顶上固定管7之间的连接构成第三支柱。在架桥机上下坡桥时,需要调节前支腿来调整高度,本技术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千斤顶6直接支撑下部的平托横担1,既能起到升高和降低的作用,又能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架桥机前支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包括平托横担(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托横担(1)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支撑立柱(2),两个支撑立柱的上部设置主梁托架(5),两个支撑立柱(2)的中间设置千斤顶下支架(3),千斤顶下支架(3)上方设置支架伸缩管(4),支架伸缩管(4)上方设置千斤顶(6),千斤顶(6)上方设置千斤顶上固定管(7),两个支撑立柱(2)与主梁托架(5)之间用销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包括平托横担(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托横担(1)的两侧均设置一个支撑立柱(2),两个支撑立柱的上部设置主梁托架(5),两个支撑立柱(2)的中间设置千斤顶下支架(3),千斤顶下支架(3)上方设置支架伸缩管(4),支架伸缩管(4)上方设置千斤顶(6),千斤顶(6)上方设置千斤顶上固定管(7),两个支撑立柱(2)与主梁托架(5)之间用销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三支柱前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立柱(2)下部通过销轴与平托横担(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锴
申请(专利权)人:孔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