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风回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20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热风回火炉,属于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领域,包括炉体、网带、网带托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电阻带和热风器,炉体包括连通的一个腔体和一个开口;网带托架安装于炉体的底部,网带安装于网带托架,电阻带安装于炉体的侧壁,第一导风板安装于网带托架,第一导风板的顶部设置有圆形通风孔,第二导风板安装于第一导风板的顶部,第一导风板、网带托架和腔体的侧壁形成回字形风道;热风器的输出端朝向开口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热风回火炉利用第一导风板、网带托架和腔体的侧壁形成了一个呈回字形的风道,使金属材料在回火炉内热处理过程中受热均匀,同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对热循环装置中的电机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

A new type of hot air sto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vel hot-blast tempering furnac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heat treatment of metal materials, which comprises a furnace body, a mesh belt, a mesh belt bracket, a first air guide plate, a second air guide plate, a resistance belt and a hot air heater. The furnace body comprises a connected cavity and an opening; a mesh belt bracket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body; and a mesh belt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body. The first air guide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air guide plate. The second air guide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air guide plate. The first air guide plate, the net belt bracket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cavity form a zigzag wind channel. Set up. The new type hot-blast tempering furna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first air guide plate, the mesh belt bracket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cavity body to form a chute-shaped air duct, so that the metal material is heated uniformly during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in the tempering furnac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motor in the heat circulation device can be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repaired and main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热风回火炉
本技术涉及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热风回火炉。
技术介绍
连续式热风回火炉是一种连续作业的工业热处理设备,只要将加工好的金属材料由传送网带从该炉的进口处送入炉膛,当工件连续不断的走向出口处即完成了整个回火过程。现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回火炉主要有连续式和周期式二种。本技术主要应用于连续式热风回火炉。炉内热风循环装置直接关系到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和热处理工件的质量,目前使用的热风循环装置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主要是炉内热风装置不合理,缺乏有序循环,导致热处理工件受热不均匀,同一批次的工件加工质量不稳定,风机工作稳定性差,对热风循环装置中的电机进行维修保养时,拆卸工作繁琐,满足不了热处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热风回火炉,以改善现有连续式热风回火炉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热风回火炉,包括炉体、网带、网带托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电阻带和热风器,所述炉体包括一个腔体和一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网带托架安装于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网带安装于所述网带托架,所述电阻带安装于所述炉体的侧壁,所述第一导风板安装于网带托架,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电阻带和所述网带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顶部设置有圆形通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网带之间,且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通风孔的直径,所述网带、所述网带托架、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电阻带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网带托架和所述腔体的侧壁形成回字形风道;所述热风器安装于所述炉体,所述热风器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开口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热风回火炉利用第一导风板、网带托架和腔体的侧壁形成了一个呈回字形的风道,使金属材料在回火炉内热处理过程中受热均匀,合理、充分、有效的利用了炉内的热处理空间和热能,达到同一批次的工件质量稳定、系统运行平稳,同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对热循环装置中的电机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风板呈伞状,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尖端朝向所述开口设置。伞状的第二导风板可以给热风器吹出的风一个分流导向的作用,让热风器吹出的风可以顺利的进入回字形风道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侧板和顶板,所述侧板绕所述网带的周向呈环形,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网带托架,所述顶板安装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网带托架的一端,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顶板的中间,所述第二导风板安装于所述顶板。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呈漏斗状,所述顶板的缩口端朝向远离所述网带的一端设置。呈漏斗状的顶板可以与第二导向板相互配合,让热风流动更加顺畅均匀。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呈弧形,所述顶板的内侧朝向所述网带设置。呈弧形的顶板可以与第二导向板相互配合,让热风流动更加顺畅均匀。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热风回火炉还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横截面积沿朝向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方向逐渐缩小。第三导风板可以让热风在循环一周后,从通风孔流出时,迅速离开通风孔的端口,避免热风在第二导风板处堆积,从而使热风能够顺利的进行循环,第二导风板的横截面积沿朝向第二导风板的方向逐渐缩小具有分流的作用。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风板远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通风孔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带托架的托板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网格框架。这样在热风流到网带托架底部时,可以穿过网带托架对网带进行加热,同时从第一导风板的顶部流出,进入下一次循环。基于上述的第二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热风回火炉,包括炉体、网带、网带托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电阻带和热风器,所述炉体包括一个腔体和一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网带托架安装于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网带安装于所述网带托架,所述电阻带安装于所述炉体的侧壁,所述第一导风板安装于网带托架,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电阻带和所述网带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顶部设置有圆形通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网带之间,且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通风孔的直径,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直径与所述开口的直径相等,所述网带、所述网带托架、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电阻带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网带托架和所述腔体的侧壁形成回字形风道;所述热风器安装于所述炉体,所述热风器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开口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热风回火炉利用第一导风板、网带托架和腔体的侧壁形成了一个呈回字形的风道,使金属材料在回火炉内热处理过程中受热均匀,合理、充分、有效的利用了炉内的热处理空间和热能,达到同一批次的工件质量稳定、系统运行平稳,同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对热循环装置中的电机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热风回火炉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炉体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风道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导风板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导风板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热风回火炉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第三导风板的示意图。图中:101-炉体;102-热风器;103-电阻带;104-网带托架;105-网带;106-第一导风板;107-第二导风板;108-腔体;109-开口;110-风道;111-侧板;112-顶板;113-通风孔;114-第三导风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热风回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网带、网带托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电阻带和热风器,所述炉体包括一个腔体和一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网带托架安装于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网带安装于所述网带托架,所述电阻带安装于所述炉体的侧壁,所述第一导风板安装于网带托架,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电阻带和所述网带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顶部设置有圆形通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网带之间,且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通风孔的直径,所述网带、所述网带托架、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电阻带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网带托架和所述腔体的侧壁形成回字形风道;所述热风器安装于所述炉体,所述热风器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开口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风回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网带、网带托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电阻带和热风器,所述炉体包括一个腔体和一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网带托架安装于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网带安装于所述网带托架,所述电阻带安装于所述炉体的侧壁,所述第一导风板安装于网带托架,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电阻带和所述网带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顶部设置有圆形通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网带之间,且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通风孔的直径,所述网带、所述网带托架、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电阻带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网带托架和所述腔体的侧壁形成回字形风道;所述热风器安装于所述炉体,所述热风器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开口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风回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呈伞状,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尖端朝向所述开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热风回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侧板和顶板,所述侧板绕所述网带的周向呈环形,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网带托架,所述顶板安装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网带托架的一端,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顶板的中间,所述第二导风板安装于所述顶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热风回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呈漏斗状,所述顶板的缩口端朝向远离所述网带的一端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热风回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呈弧形,所述顶板的内侧朝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玲程相魁赵猛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高晶钒钛汽车板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