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6195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在中间罐内对高温除尘灰进行流化降温,由输送气体及除尘灰带入的煤气经除尘设备放散,降温后的除尘灰经下料阀进入喷吹罐。除尘灰进入喷吹罐后,喷吹罐充压管路对喷吹罐进行充压,喷吹罐流化管路在喷吹罐底部流化,喷吹管路对除尘灰进行喷吹,输送至煤粉仓内循环使用。喷吹完毕后,喷吹罐内的气体经除尘设备放散,由此避免了对高温除尘灰直接打水降温的操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能耗大和不环保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除尘灰有效且环保的利用。

A cooling system for high temperature dust remov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temperature dust-removing and cooling conveying system, which fluidizes and lowers the temperature of high-temperature dust-removing dust in an intermediate tank, releases the gas brought in by the conveying gas and dust-removing dust through the dust-removing equipment, and the dust-removing dust after cooling enters the injection tank through a discharge valve. After the dust enters the injection tank, the charging pipeline of the injection tank charges the injection tank, the fluidized pipeline of the injection tank fluidizes at the bottom of the injection tank, and the injection pipeline injects the dust and conveys it to the pulverized coal bin for recycling. After the injection is finished, the gas in the injection tank is discharged through the dust removal equipment, thus avoiding the operation of directly dropp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dust, thus solving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n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realizing the 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tilization of the dust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高温除尘灰在冶炼行业较为普遍,但其高温输送较为复杂,需要设置高温阀门,或以直接打水的方式对其进行降温输送。目前,在HIsmelt熔融还原炼铁工艺中,从熔融还原炉煤气出口出来的高温煤气的温度在1480~1650℃之间,吨铁煤气量约为2200~2400Nm3/tHM,高温煤气含尘量在20~80g/Nm3,高温煤气经水冷烟罩回收热量后温度降低到800℃左右,然后进入高温旋风除尘器后除去大量粉尘,再通过余热锅炉将煤气温度进一步降低至250℃,之后去湿法除尘产生净煤气给用户使用。根据生产实践表明,水冷烟罩沉降室、高温旋风除尘器和余热锅炉均收集有大量的除尘灰,其中沉降室和高温旋风除尘器的除尘灰温度在600~800℃之间,余热锅炉的除尘灰温度在250~800℃之间,其主要组分是煤的挥发份消失后残留的固定碳(Char),固定碳的含量在80%左右。此除尘灰如果仅简单地返回煤场循环利用,则会因除尘灰温度较高且粒度不均而需配置相应的加湿装置和汽车运输设施,然后再与外来的煤粉混和参与磨煤,这就相当于进行了二次磨煤,也没能充分利用收集的除尘灰粉的余温,这样不仅没有节能降耗,反而额外消耗了能源,并未利用除尘灰的特点对其进行环保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能耗大和不环保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包括:除尘设备、中间罐、喷吹罐、气源、中间罐充压管路、中间罐流化管路、喷吹罐充压管路、喷吹罐流化管路、喷吹管路及下料阀;所述除尘设备的第一端口与所述中间罐的第一端口、所述喷吹罐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中间罐的第二端口与除尘灰管路连通;所述气源通过所述中间罐充压管路与所述中间罐连通;所述气源还通过所述中间罐流化管路与所述中间罐连通;所述气源通过所述喷吹罐充压管路与所述喷吹罐连通;所述气源还通过所述喷吹管路与所述喷吹罐连通;所述喷吹罐流化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喷吹管路连通,所述喷吹罐流化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中间罐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下料阀设置在所述中间罐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三端口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罐充压管路上沿所述气源到所述中间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计和第一截止阀;所述喷吹罐充压管路上沿所述气源到所述喷吹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计和第二截止阀。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罐流化管路上沿所述气源到所述中间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气动阀、第一减压阀和第三截止阀。进一步地,所述喷吹管路上沿所述气源到所述喷吹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气动阀、第二减压阀和第四截止阀。进一步地,所述喷吹罐流化管路包括:第一球阀和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一球阀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二减压阀与所述第四截止阀之间;所述第一球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截止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截止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二端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下灰阀、孔板及除尘灰放散阀;所述下灰阀的第一端与所述除尘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下灰阀的第二端与所述中间罐的第一端口、所述喷吹罐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孔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除尘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孔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除尘灰放散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除尘灰放散阀的第二端接入所述下灰阀与所述中间罐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除尘灰放散阀的第二端还接入所述下灰阀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一端口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测温部件和冷却气源;所述测温部件设置在所述除尘灰放散阀的第二端与所述中间罐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冷却气源接入所述测温部件与所述中间罐的第一端口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中间罐放散阀和喷吹罐放散阀;所述中间罐放散阀设置在所述测温部件与所述除尘灰放散阀的第二端之间;所述喷吹罐放散阀设置在所述喷吹罐的第一端口与所述除尘灰放散阀的第二端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测压部件、第二测压部件及反吹气源;所述第一测压部件设置在所述除尘设备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测压部件设置在所述除尘设备的第二端口;所述反吹气源通入所述除尘设备的第二端口。进一步地,还包括:输灰管路、输灰切断阀及补气管路;所述输灰管路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输灰切断阀设置在所述输灰管路上;所述补气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补气管路的第二端通入所述输灰管路。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在中间罐内对高温除尘灰进行流化降温,由输送气体及除尘灰带入的煤气经除尘设备放散,降温后的除尘灰经下料阀进入喷吹罐。除尘灰进入喷吹罐后,喷吹罐充压管路对喷吹罐进行充压,喷吹罐流化管路在喷吹罐底部流化,喷吹管路对除尘灰进行喷吹,输送至煤粉仓内循环使用。喷吹完毕后,喷吹罐内的气体经除尘设备放散,由此避免了对高温除尘灰直接打水降温的操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能耗大和不环保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除尘灰有效且环保的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除尘设备,2-中间罐,3-喷吹罐,4-气源,5-中间罐充压管路,6-中间罐流化管路,7-喷吹罐充压管路,8-喷吹罐流化管路,9-下料阀,10-第一流量调节阀,11-第一流量计,12-第一截止阀,13-第二流量调节阀,14-第二流量计,15-第二截止阀,16-第一气动阀,17-第一减压阀,18-第三截止阀,19-第二气动阀,20-第二减压阀,21-第四截止阀,22-第一球阀,23-第二球阀,24-第三球阀,25-第四球阀,26-下灰阀,27-孔板,28-除尘灰放散阀,29-喷吹罐放散阀,30-测温部件,31-冷却气源,32-冷却阀门,33-中间罐放散阀,34-反吹气源,35-输灰管路,36-输灰切断阀,37-补气管路,38-放散阀,39-安全阀,40-反吹阀门,41-卸灰阀,42-喷吹管路,43-第五球阀,44-第五截止阀,45-除尘灰管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能耗大和不环保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在中间罐内对高温除尘灰进行流化降温,由输送气体及除尘灰带入的煤气经除尘设备放散,降温后的除尘灰经下料阀进入喷吹罐。除尘灰进入喷吹罐后,喷吹罐充压管路对喷吹罐进行充压,喷吹罐流化管路在喷吹罐底部流化,喷吹管路对除尘灰进行喷吹,输送至煤粉仓内循环使用。喷吹完毕后,喷吹罐内的气体经除尘设备放散,由此避免了对高温除尘灰直接打水降温的操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能耗大和不环保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除尘灰有效且环保的利用。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包括:除尘设备1、中间罐2、喷吹罐3、气源4、中间罐充压管路5、中间罐流化管路6、喷吹罐充压管路7、喷吹罐流化管路8、喷吹管路42及下料阀9;除尘设备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中间罐2的第一端口、喷吹罐3的第一端口连通;中间罐2的第二端口与除尘灰管路45连通;气源4通过中间罐充压管路5与中间罐2连通;气源4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设备、中间罐、喷吹罐、气源、中间罐充压管路、中间罐流化管路、喷吹罐充压管路、喷吹罐流化管路、喷吹管路及下料阀;所述除尘设备的第一端口与所述中间罐的第一端口、所述喷吹罐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中间罐的第二端口与除尘灰管路连通;所述气源通过所述中间罐充压管路与所述中间罐连通;所述气源还通过所述中间罐流化管路与所述中间罐连通;所述气源通过所述喷吹罐充压管路与所述喷吹罐连通;所述气源还通过所述喷吹管路与所述喷吹罐连通;所述喷吹罐流化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喷吹管路连通,所述喷吹罐流化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中间罐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下料阀设置在所述中间罐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三端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除尘灰降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设备、中间罐、喷吹罐、气源、中间罐充压管路、中间罐流化管路、喷吹罐充压管路、喷吹罐流化管路、喷吹管路及下料阀;所述除尘设备的第一端口与所述中间罐的第一端口、所述喷吹罐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中间罐的第二端口与除尘灰管路连通;所述气源通过所述中间罐充压管路与所述中间罐连通;所述气源还通过所述中间罐流化管路与所述中间罐连通;所述气源通过所述喷吹罐充压管路与所述喷吹罐连通;所述气源还通过所述喷吹管路与所述喷吹罐连通;所述喷吹罐流化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喷吹管路连通,所述喷吹罐流化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中间罐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下料阀设置在所述中间罐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喷吹罐的第三端口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罐充压管路上沿所述气源到所述中间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计和第一截止阀;所述喷吹罐充压管路上沿所述气源到所述喷吹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计和第二截止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罐流化管路上沿所述气源到所述中间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气动阀、第一减压阀和第三截止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管路上沿所述气源到所述喷吹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气动阀、第二减压阀和第四截止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罐流化管路包括:第一球阀和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一球阀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二减压阀与所述第四截止阀之间;所述第一球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玉杰梅丛华毛庆武陈玉敏曹朝真耿云梅王维乔银光宇胡祖瑞杨森王智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