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银粉样品制作的小型玻璃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65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银粉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银粉样品制作的小型玻璃反应釜,包括圆柱体的反应釜,反应釜顶部分别连接一级银溶液进料管及一级还原剂进料管,一级银溶液进料管连接第一汇流支管,一级还原剂进料管连接第二汇流支管,第一汇流支管及第二汇流支管分别穿过反应釜的顶端后汇流在一起,第一汇流支管及第二汇流支管的汇流处为汇流腔,汇流腔下部连接螺旋管,螺旋管设置在反应釜内腔的上部,反应釜中部两侧分别连接二级银溶液进料管及二级还原剂进料管,反应釜底部设有电机,电机通过搅拌轴连接搅拌叶片,搅拌叶片设置在反应釜内腔的下部。

A small glass reactor for making silver powder samp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ilver powder prepara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mall glass reaction kettle for making silver powder samples,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reaction kettle, a first-order silver solution feeding tube and a first-order reducing agent feeding tub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at the top of the reaction kettle, and a first-order silver solution feeding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order confluence branch pipe and a first-order reducing agent. The feed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diversion branch. The first diversion branch and the second diversion branch flow together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top of the reactor respectively. The confluence of the first diversion branch and the second diversion branch is the confluence chamb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fluence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iral tube. The spiral tub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reactor, and the middle sides of the reactor are respectively. A moto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irring blade through the stirring shaft. The stirring blad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actor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银粉样品制作的小型玻璃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银粉制备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银粉样品制作的小型玻璃反应釜。
技术介绍
制作银粉样品时,投入与大批量生产时相同数量的晶种,1KG的晶种实际使用量不足1/10,形成大量晶种浪费。每批晶种可能投两批银粉,所以制作2批(8KG)银粉最多使用不超过60g(银含量)晶种,产生超过900g废银。而之所以样品、小批量、批量银粉投入晶种的量都一致,根本原因是受现在玻璃反应釜的容积所限:且现有配晶种与4KG样品所用反应釜为一套,生产过程中晶种完成后需转移腾出反应釜继续配置样品,转移且洗涤过程也不免造成浪费或污染,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另外,因样品制备过程中量少,如果银粉制备设备不够精密,无法实现对银粉关键参数的控制,导致生产的银粉粒径分布宽,结晶性差,形貌多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银粉样品制作的小型玻璃反应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银粉样品制作的小型玻璃反应釜,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反应釜。反应釜顶部分别连接一级银溶液进料管及一级还原剂进料管,一级银溶液进料管连接第一汇流支管,一级还原剂进料管连接第二汇流支管,第一汇流支管及第二汇流支管分别穿过反应釜的顶端后汇流在一起。第一汇流支管及第二汇流支管的汇流处为汇流腔,银溶液与还原剂在汇流腔内撞击汇流,同时发生发生银晶种的成核反应。汇流腔下部连接螺旋管,螺旋管设置在反应釜内腔的上部,汇流腔内混合的液体由螺旋管落入反应釜内,经过螺旋管的过程混合液进一步反应混合。反应釜中部两侧分别连接二级银溶液进料管及二级还原剂进料管。反应釜底部设有电机,电机通过搅拌轴连接搅拌叶片,搅拌叶片设置在反应釜内腔的下部。所述一级银溶液进料管、一级还原剂进料管、二级银溶液进料管及二级还原剂进料管上分别设有高精度的流量计,精确进料量,实现精密加工。为了减弱银盐和还原剂混合后产生的银离子的团聚,反应釜外部设有震动装置。所述震动装置为超声波震动装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第一级银盐溶液与还原剂溶液分别通过一级银盐溶液进料管和一级还原剂进料管进入反应釜中,在汇流腔内相互碰撞混合,同时发生银晶种的成核反应,经过螺旋管,在螺旋管内进一步反应后,含有银晶种的反应液通过进入反应釜中,并与二级添加的银盐溶液和还原剂在搅拌叶片的作用下发生二次混合,并完成银晶核的生长过程,生成所需的银粉。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精度高,适合实验室内银粉样品的加工。2、本技术通过两级进料的方式将银粉制备过程中的成核过程和生长过程分离,避免了两个反应过程的相互干扰,成核过程生成的银晶种的粒径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产生的银晶种能够将新生成的银原子直接吸附于晶种的表面,直接参与晶种的生长,提高银原子的利用率和银粉的粒径,达到控制银粉大小和形貌的目的。3、本技术银盐溶和还原剂溶液在汇流腔内相互撞击,并且汇流后经过螺旋管进入反应釜,上述过程使银盐溶液与还原剂溶液能够更加均匀的混合,提高银晶种的成核速度和成核数量,充分的利用了生产原料。4、本技术进料均通过高精度的流量计控制,提高了反应精度,实现对银粉关键参数的控制,提高银粉样品的质量。5、本技术的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叶片,通过搅拌叶片的搅拌使经过撞击混合后的反应液发生二次混合,提高溶液的均匀度,一方面利于提高银粉的生成速度,另一方面则利于银原子的生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环保压力和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流量计;2、一级银溶液进料管;3、第一汇流支管;4、反应釜;5、二级银溶液进料管;6、超声波震动装置;7、搅拌叶片;8、搅拌轴;9、电机;10、二级还原剂进料管;11、螺旋管;12、汇流腔;13、第二汇流支管;14、一级还原剂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银粉样品制作的小型玻璃反应釜,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反应釜4。反应釜4外部设有超声波震动装置6。反应釜4顶部分别连接一级银溶液进料管2及一级还原剂进料管14,一级银溶液进料管2连接第一汇流支管3,一级还原剂进料管14连接第二汇流支管13,第一汇流支管3及第二汇流支管13分别穿过反应釜4的顶端后汇流在一起。第一汇流支管3及第二汇流支管13的汇流处为汇流腔12,汇流腔12下部连接螺旋管11,螺旋管11设置在反应釜4内腔的上部。反应釜4中部两侧分别连接二级银溶液进料管5及二级还原剂进料管10。反应釜4底部设有电机9,电机9通过搅拌轴8连接搅拌叶片7,搅拌叶片7设置在反应釜4内腔的下部。所述一级银溶液进料管2、一级还原剂进料管14、二级银溶液进料管5及二级还原剂进料管10上分别设有高精度的流量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银粉样品制作的小型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体的反应釜,反应釜顶部分别连接一级银溶液进料管及一级还原剂进料管,一级银溶液进料管连接第一汇流支管,一级还原剂进料管连接第二汇流支管,第一汇流支管及第二汇流支管分别穿过反应釜的顶端后汇流在一起,第一汇流支管及第二汇流支管的汇流处为汇流腔,汇流腔下部连接螺旋管,螺旋管设置在反应釜内腔的上部,反应釜中部两侧分别连接二级银溶液进料管及二级还原剂进料管,反应釜底部设有电机,电机通过搅拌轴连接搅拌叶片,搅拌叶片设置在反应釜内腔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银粉样品制作的小型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体的反应釜,反应釜顶部分别连接一级银溶液进料管及一级还原剂进料管,一级银溶液进料管连接第一汇流支管,一级还原剂进料管连接第二汇流支管,第一汇流支管及第二汇流支管分别穿过反应釜的顶端后汇流在一起,第一汇流支管及第二汇流支管的汇流处为汇流腔,汇流腔下部连接螺旋管,螺旋管设置在反应釜内腔的上部,反应釜中部两侧分别连接二级银溶液进料管及二级还原剂进料管,反应釜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宾陈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