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纺织品中原位生成无机纳米粒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85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纺织品中原位生成无机纳米粒子的方法。先制备能生成无机纳米粒子的TiO↓[2]、SiO↓[2]的透明溶液,与纺织品浸渍,然后通过超声、水热、搅拌等方法采用原位合成的工艺在在纺织品中原位生成无机纳米TiO↓[2]或SiO↓[2]粒子,提高纳米粒子在织物中的分散性能与附着力,从而使纺织品具有优异的防紫外线及抗菌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人容易患上黑色素瘤和皮肤癌等疾病,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会加剧老化。近来年,由于臭氧层的破坏,使得达到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因此,对紫外线的防护显得非常重要。研究和开发高性能防紫外线功能性织物不仅解决紫外线对人类影响的需要,而且也符合纺织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需要。近几年,许多国家都在进行防紫外线功能性织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保护人体避免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已经成为当今许多行业开发新产品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有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如二苯甲酮系、水杨酸酯系、苯丙三唑类等)和无机紫外吸收剂两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只对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具有一定的吸收效果,而且本身容易光氧化分解,失去紫外线吸收能力。一些无机纳米材料(如纳米TiO2、ZnO、SiO2等)对紫外线具有很强吸收和散射性能,并且具有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所不具备的高的稳定性能,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紫外线吸收剂。但是,由于纳米微粒由于具有很大的比表面能和表面活性,很容易发生相互自聚集,形成聚集体(二次粒子)和附聚体(三次粒子),因此必须控制这些微粒再聚集的方式和状态。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纺织品中原位生成无机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温,在搅拌的情况下,将四氯化钛加到溶有三乙醇胺的乙醇溶液中,形成糊状络合物,将络合物在25℃~30℃保温,加去离子水溶解配成透明溶液,将配好的透明溶液在搅拌或超声分散的情况下与质量百分比为1~5%的氨基醇水溶液、纺织品混合,让纺织品充分浸渍在溶液中,调整PH值,通过超声或水热的方法,在纺织品织物纤维中原位得到纳米二氧化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王耐艳胡荣伟姚奎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