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可以减少排出到农田面上的脱粒后的排尘物及切断稻秸层厚的偏差以及积肥的氮成分引起的土质的偏差,可得稳定的收获量。在设置于摇动搁板的后部上方的排尘风扇的排尘风吹出一侧设置将从排尘风扇吹出的排尘风向后下方引导的向后下地倾斜的排尘风引导板。另外,在摇动搁板的后端部设置将从该摇动搁板上排出的排尘物和从排尘处理室的后端部排出的排尘物向后下方流下引导的向后下地倾斜的排尘物引导板。并且,将排尘物引导板的后部设置在比排尘风引导板的假想延长线的位置还靠后侧的位置上,在排尘物引导板上设置从联合收割机的背面观察时呈向右下倾斜姿势的风引导板,将风引导板和排尘物引导板设置在排出稻秸切割器的下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合收割机
技术介绍
联合收割机由收割稻谷秸秆的收割装置、脱谷装置、脱谷后暂时存放谷粒的谷粒容器以及排出存放在谷粒容器中的谷粒的螺旋钻等构成。用收割装置收割后的稻谷秸秆供给到脱谷装置的脱粒室,该稻谷秸秆利用在设置于脱粒室内的脱粒滚筒的表面上所设置的多个脱粒齿和脱粒网的相互作用而脱谷。从稻谷秸秆分离的被处理物(谷粒或稻秸屑)中通过了脱粒网的部分由分选室的摇动搁板所承接,并分离二次谷粒(枝梗粒等,有时也称作二次物)和稻秸屑等后只将谷粒输送到谷粒容器中。二次谷粒被送到设置在脱粒室的侧方的二次处理室,由二次处理滚筒分离为谷粒、枝梗粒等,然后再次下落到摇动搁板上并经比重分选和送风分选而分离为谷粒、枝梗粒等。在脱粒室所产生的稻秆屑等较短的部分输送到排尘处理室,并由排尘处理滚筒处理。在脱粒室中,通过一边输送稻谷秸秆一边转动脱粒滚筒,使得稻谷秸秆的大部分被脱谷。并且,从脱粒室落下的被处理物,在分选室,一边在沿上下前后方向摇动的摇动搁板上移动一边在后方的筛上接受来自风选机的送风而被风力分选。在分选室中,过滤分选从摇动搁板上移动而来的被处理物和从脱粒室落下的被处理物,将排出稻秸等向机体外排出,分离枝梗粒或断穗粒、断秸秆粒等和单粒后只将枝梗粒或断穗粒、断秸秆粒送到二次处理室,单粒送到谷粒容器。在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2001-204229号公报)所公开的脱谷装置中,在摇动搁板上分开的排出稻秸等从摇动搁板的后方的排尘室的屑排出口向机体后方排出。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虽然不从摇动搁板上落下的稻秸屑等从配-->置于摇动搁板的后方的排尘室的屑排出口向机体后方排出,但该稻秆屑等在不同于从排尘处理室排出的排尘物的部位向机体外排出。因而向机体外排出的稻秸屑等在农田上不均匀地散乱显得不雅观,另外,不能使堆积在农田面上的排尘物的层均匀化。因此,在进行收获作业后,将该稻秸屑等通过耕耘作业犁入农田中时,存在土质不均匀且插秧后的稻谷秸秆的生长状态因场所而不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使向机体外排出的稻秸屑等在农田上不散乱且使排尘物的层均匀地分散在农田上的、排尘物的扩散放出性能优良的脱谷装置。上述课题通过下述的解决方案得以解决。即,本专利技术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做成:在行驶装置3的前侧设置收割装置6;在行驶装置3的上侧设置脱谷装置15;在该脱谷装置15的后部设置排出稻秸切割器81a、81b;在脱谷装置15上设置具备了脱粒滚筒69的脱粒室66;在该脱粒室66的后部侧方设置具备了排尘处理滚筒71的排尘处理室59;设置使该排尘处理室59的前端部和上述脱粒室66的后端部连通的连通口66x;在脱粒室66和排尘处理室59的下方设置摇动搁板51;在该摇动搁板51的后部上方设置排尘风扇91;在该排尘风扇91的排尘风吹出一侧设置将从排尘风扇91吹出的排尘风向后下方引导的向后下地倾斜的排尘风引导板93;在摇动搁板51的后端部设置将从该摇动搁板51上排出的排尘物和从上述排尘处理室59的后端部排出的排尘物向后下方流下引导的向后下地倾斜的排尘物引导板98;将该排尘物引导板98的后端设置在比上述排尘风引导板93的向后下方的假想延长线S还靠后侧的位置上;在该排尘物引导板98上设置从联合收割机1的背面观察时呈向右下倾斜姿势的风引导板97;将该风引导板97和排尘物引导板98设置在上述排出稻秸切割器81a、81b的下侧。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向从排尘处理室59的后端部排出并通过排尘物引导板98的上面向后方流下的排尘物和从摇动搁板51的后端部排出并通过排尘物引导板98的上面向下方流下的排尘物较强地吹送来自排尘风扇91的风,从而在从-->背面观察时向机体1的右侧的收割后的农田面分散而排出。另外,由于将风引导板97和排尘物引导板98设置在排出稻秸切割器81a、81b的下侧的位置上,因此,通过排出稻秸切割器81a、81b切断的断稻秸也在从背面观察时向机体1的右侧的收割后的农田面分散而排出。由此,可以减少排出到农田面上的稻秸屑层厚的偏差,减少由将该排出稻秸作为积肥而导致的氮成分所引起的农田的土质的偏差,从而可获得稳定的收获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图2是图1的联合收割机的正视图。图3是图1的联合收割机的脱谷装置的左侧面剖视图。图4是图3的脱谷装置的后视图。图5是切开表示图3的脱谷装置的包含处理滚筒部分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中:1—机体,3—行驶装置,6—收割装置,15—脱谷装置,51—摇动搁板,59—排尘处理室,66—脱粒室,66x—连通口,69—脱粒滚筒,71—排尘处理滚筒,81a—排出稻秸切割器,81b—排出稻秸切割器,91—排尘风扇,93—分离板(排尘风引导板),97—风导向件(风引导板),98—倾斜板(排尘物引导板),S—假想延长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进行谷类的收获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图2表示图1的联合收割机的正视图,图3表示图1的联合收割机的脱谷装置的左侧面剖视图,图4表示图3的脱谷装置的后视图,图5表示切开了图1的脱谷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联合收割机的前进方向称为“前”、后退方向称为“后”,朝向前进方向时的左右方向分别称为“左”、“右”。在设置于联合收割机的机体1上的行驶机架2的下部具有将橡胶等挠性材料作为原材料而成型为无接头带状的左右一对的履带4,具备不用说在旱田即使在湿地履带4稍微下沉也能自由地行使的结构的行驶装置3。在行驶机架2-->的前部搭载收割装置6,在行驶机架2的上部搭载发动机(省略图示)、脱谷装置15、操纵席20及料斗30。101是配置在托板35的后方且排出稻秸切割器81a、81b的前方的燃料箱。收割装置6做成利用收割升降汽缸(省略图示)的伸缩作用使收割装置6整体升降,能够按规定的高度收割种植生长在农田上的稻谷秸秆的结构。在收割装置6的前端下部配置分草体7,在其背后配置做成倾斜状的稻谷秸秆拉起装置8,在其后方低部配置割刀11。在割刀11和脱谷装置15的进给链14的始端部之间依次配置前部输送装置、脱粒深度调节装置、供给输送装置等(均省略图示),以便能够调节稻谷秸秆的传接输送和脱粒深度。联合收割机的收割装置6的动作如下进行。首先,起动发动机,操作变速用的操作杆和操作方向用的操作杆(省略图示)使得联合收割机的机体1前进,换档操作收割离合器及脱谷离合器(省略图示)从而一边使机体的转动各部进行传动,一边使行驶机架2前进行驶而进行收割、脱谷作业。种植在农田上的稻谷秸秆由位于收割装置6的前端下部的分草体7所承受分草作用,接着,由稻谷秸秆拉起装置8的拉起作用所拉起而处于竖立状态,稻谷秸秆的根株达到割刀11而被收割,被拨入前部输送装置后输送到后方,并传接到脱粒深度调节装置、供给输送装置上,依次以连续的状态输送到后部上方。接着,稻谷秸秆从供给输送装置传接到进给链14的始端部,向脱谷装置15供给。脱谷装置15做成如下结构:上侧配置转动自如地设置了脱粒滚筒69的脱粒室66,在脱粒室66的下侧一体地设置分选室50,从而对所供给的收割稻谷秸秆进行脱谷、分选。供给到脱谷装置15上的稻谷秸秆,一边由夹卡杆12和进给链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行驶装置(3)的前侧设置收割装置(6);在行驶装置(3)的上侧设置脱谷装置(15);在该脱谷装置(15)的后部设置排出稻秸切割器(81a、81b);在脱谷装置(15)上设置具备了脱粒滚筒(69)的脱粒室(66);在该脱粒室(66)的后部侧方设置具备了排尘处理滚筒(71)的排尘处理室(59);设置使该排尘处理室(59)的前端部和上述脱粒室(66)的后端部连通的连通口(66x);在脱粒室(66)和排尘处理室(59)的下方设置摇动搁板(51);在该摇动搁板(51)的后部上方设置排尘风扇(91);在该排尘风扇(91)的排尘风吹出一侧设置将从排尘风扇(91)吹出的排尘风向后下方引导的向后下地倾斜的排尘风引导板(93);在摇动搁板(51)的后端部设置将从该摇动搁板(51)上排出的排尘物和从上述排尘处理室(59)的后端部排出的排尘物向后下方流下引导的向后下地倾斜的排尘物引导板(98);将该排尘物引导板(98)的后端设置在比上述排尘风引导板(93)的向后下方的假想延长线(S)还靠后侧的位置上;在该排尘物引导板(98)上设置从联合收割机(1)的背面观察时呈向右下倾斜姿势的风引导板(97);将该风引导板(97)和排尘物引导板(98)设置在上述排出稻秸切割器(81a、81b)的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3-28 2007-083780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行驶装置(3)的前侧设置收割装置(6);在行驶装置(3)的上侧设置脱谷装置(15);在该脱谷装置(15)的后部设置排出稻秸切割器(81a、81b);在脱谷装置(15)上设置具备了脱粒滚筒(69)的脱粒室(66);在该脱粒室(66)的后部侧方设置具备了排尘处理滚筒(71)的排尘处理室(59);设置使该排尘处理室(59)的前端部和上述脱粒室(66)的后端部连通的连通口(66x);在脱粒室(66)和排尘处理室(59)的下方设置摇动搁板(51);在该摇动搁板(51)的后部上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崎正美上加郁朗
申请(专利权)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