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394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缓冲器,其结构包括安装孔、底板、安全垫、弹性件、顶垫、上板、橡胶圆点、接触壳体、间隔垫,所述接触壳体为圆形垫体结构,上下两端截面直径相等,所述接触壳体上下两端均采用内凹成型方式,侧边设有排气孔,所述接触壳体表面上设有顶垫,所述顶垫中心处与上板固定嵌合一体,所述上板上设有呈环形等距排列的橡胶圆点,所述橡胶圆点位于顶垫内包围圈内,两者不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安全垫,在车辆受到碰撞后,取出外层弹性体后,剩余的还可在需要较小撞击力实验的场所进行二次使用,有效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撞缓冲器
本技术是一种汽车防撞缓冲器,属于汽车

技术介绍
缓冲器主要用途是在机器设备中缓冲负载冲击、避免碰撞损害、消除噪音,产品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机器各行业。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320031150.X的一种汽车防撞缓冲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安装在汽车前后两侧的汽车防撞缓冲器,通过多层缓冲力使汽车的撞击力减少对汽车破坏,避免车祸发生时对人体的伤害,提高安全性能。优点在于简便、实用、安全、成本低。适用各类汽车。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汽车防撞缓冲器受到撞击时变形严重,靠近车侧的部件损坏后不可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缓冲器,以解决汽车防撞缓冲器受到撞击时变形严重,靠近车侧的部件损坏后不可二次利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防撞缓冲器,其结构包括安装孔、底板、安全垫、弹性件、顶垫、上板、橡胶圆点、接触壳体、间隔垫,所述接触壳体为圆形垫体结构,上下两端截面直径相等,所述接触壳体上下两端均采用内凹成型方式,侧边设有排气孔,所述接触壳体表面上设有顶垫,所述顶垫中心处与上板固定嵌合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撞缓冲器,其结构包括安装孔(1)、底板(2)、安全垫(3)、弹性件(4)、顶垫(5)、上板(6)、橡胶圆点(7)、接触壳体(8)、间隔垫(9),所述接触壳体(8)为圆形垫体结构,上下两端截面直径相等,所述接触壳体(8)上下两端均采用内凹成型方式,侧边设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壳体(8)表面上设有顶垫(5),所述顶垫(5)中心处与上板(6)固定嵌合一体,所述上板(6)上设有呈环形等距排列的橡胶圆点(7),所述橡胶圆点(7)位于顶垫(5)内包围圈内,两者不接触,所述弹性件(4)为中空圆筒状,其表面与间隔垫(9)相连接,所述接触壳体(8)通过弹性件(4)与底板(2)连为一体,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缓冲器,其结构包括安装孔(1)、底板(2)、安全垫(3)、弹性件(4)、顶垫(5)、上板(6)、橡胶圆点(7)、接触壳体(8)、间隔垫(9),所述接触壳体(8)为圆形垫体结构,上下两端截面直径相等,所述接触壳体(8)上下两端均采用内凹成型方式,侧边设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壳体(8)表面上设有顶垫(5),所述顶垫(5)中心处与上板(6)固定嵌合一体,所述上板(6)上设有呈环形等距排列的橡胶圆点(7),所述橡胶圆点(7)位于顶垫(5)内包围圈内,两者不接触,所述弹性件(4)为中空圆筒状,其表面与间隔垫(9)相连接,所述接触壳体(8)通过弹性件(4)与底板(2)连为一体,所述底板(2)边角处设有对应安装孔(1),安装孔(1)通过配件与汽车前后两侧相连接,所述底板(2)表面上设有安全垫(3);所述安全垫(3)由复合膜(301)、二维碳层(302)、底层(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盈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