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26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内设有型腔和螺纹型芯,所述螺纹型芯的螺纹段延伸至所述型腔内,所述螺纹型芯的非螺纹段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定模上设有合模时与所述螺纹型芯相抵接的支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在螺纹型芯的底部增加支撑块,使得螺纹型芯在合模状态下有支撑,在开模时能后退,不会在成型注塑时受到注塑压力而后退,解决了旋脱螺纹(绞牙)产品的品质问题,改善产品的毛边,段差不良的发生,提高模具连续生产的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注塑工艺中通常采用油缸驱动齿条来转变成回转运动,从而到达自动旋脱螺纹的结构,但是在注塑成型后产品上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段差和毛边,尤其是在食品包装和医疗产品领域,对这类产品的要求尤为严格,段差要控制在0.01以内,毛边几乎是不允许的。因此,在这些领域使用此模具结构,受到很大限制。如果要维持正常的生产和品质,必须经常调整模具零件,更换模具部件,影响生产效率,品质难以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内设有型腔和螺纹型芯,所述螺纹型芯的螺纹段延伸至所述型腔内,所述螺纹型芯的非螺纹段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定模上设有合模时与所述螺纹型芯相抵接的支撑块。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电马达或油马达。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条和传动齿,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传动齿啮合,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齿条,所述齿条带动所述传动齿转动,所述传动齿带动所述螺纹型芯自动旋脱产品的内螺纹。本技术的突出效果为:本技术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在螺纹型芯的底部增加支撑块,使得螺纹型芯在合模状态下有支撑,在开模时能后退,不会在成型注塑时受到注塑压力而后退,解决了旋脱螺纹(绞牙)产品的品质问题,改善产品的毛边,段差不良的发生,提高模具连续生产的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和定模2,动模1内设有型腔3和螺纹型芯4,螺纹型芯4的螺纹段延伸至型腔3内,螺纹型芯4的非螺纹段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定模2上设有合模时与螺纹型芯4相抵接的支撑块5。其中,驱动机构可选地为油缸,电马达或油马达。传动机构包括齿条6和传动齿7,驱动机构与齿条6连接,齿条6与传动齿啮合,驱动机构驱动齿条6,齿条6带动传动齿7转动,传动齿7带动螺纹型芯4自动旋脱产品的内螺纹。本实施例的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在螺纹型芯4的底部增加支撑块5,使得螺纹型芯4在合模状态下有支撑,在开模时能后退,不会在成型注塑时受到注塑压力而后退,解决了旋脱螺纹(绞牙)产品的品质问题,改善产品的毛边,段差不良的发生,提高模具连续生产的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内设有型腔和螺纹型芯,所述螺纹型芯的螺纹段延伸至所述型腔内,所述螺纹型芯的非螺纹段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定模上设有合模时与所述螺纹型芯相抵接的支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纹旋脱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内设有型腔和螺纹型芯,所述螺纹型芯的螺纹段延伸至所述型腔内,所述螺纹型芯的非螺纹段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定模上设有合模时与所述螺纹型芯相抵接的支撑块。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琼瑶翁铁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天精密制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