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24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包括SS侧模具、固定在SS侧模具底端的SS侧翻转梁、PS侧模具、固定在PS侧模具底端的PS侧翻转梁、设置在SS侧模具和PS侧模具之间的开合模机构主体和液压动力系统,开合模机构主体包括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单变幅油缸、连接臂I和连接臂II,液压开合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机构上臂分别与SS侧翻转梁、PS侧翻转梁相连,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和液压开合机构下臂通过主旋转轴连接,且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通过主旋转轴进行旋转,连接臂I、连接臂II分别固定在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上,连接臂I和连接臂II均通过变幅油缸进行驱动运作,单变幅油缸由所述液压动力系统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属于模具开合模

技术介绍
目前,风电叶片模具的开合模方式主要有以双变幅油缸驱动液压开合模机构,来达到开合模目的,也有使用电机连接减速机作为驱动源来实现风电叶片模具开合模的。由于变幅油缸驱动力大,对应实现的翻转扭矩随之也大,开合模翻转过程运动平稳,同时控制系统也较为容易地实现。相比液压开合模系统,电机减速机开合模系统受电机功率及减速机减速比限制,翻转扭矩较液压型扭矩小,因此在大型叶片模具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液压开合模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现有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由两个变幅油缸驱动,同时由两个电磁换向阀控制该两个变幅油缸的运动方向,由于这两个变幅油缸的机械死点位置不同,通过控制电磁换向阀线圈在变幅油缸运行到机械死点位置时切换其运动方向,这样就完成了风电叶片模具的开合模过程。由于在风电叶片模具开合模具过程中,现有双变幅油缸驱动液压开合模机构存在两个机械死点,在变幅油缸运行到机械死点位置时需要通过电磁换向阀来切换其运动方向,此时,与液压开合模机构相连的风电叶片模具就会随之产生一个相应的震动,同时液压系统也产生冲击,长期以往,对液压系统和风电叶片模具本体,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液压开合模机构在开合模过程运行稳定,无机械死点,避免了由于结构震动及液压冲击所带来的相应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包括SS侧模具、固定在所述SS侧模具底端的SS侧翻转梁、PS侧模具、固定在所述PS侧模具底端的PS侧翻转梁、设置在SS侧模具和PS侧模具之间的开合模机构主体和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开合模机构主体包括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单变幅油缸、连接臂I和连接臂II,所述液压开合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机构上臂分别与SS侧翻转梁、PS侧翻转梁相连,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和液压开合机构下臂通过主旋转轴连接,且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通过主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连接臂I、连接臂II分别固定在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上,该连接臂I和连接臂II均通过单变幅油缸进行驱动运作,该单变幅油缸由所述液压动力系统驱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SS侧模具、SS侧翻转梁和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呈一体结构固定在地面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臂I固定在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的上端,所述连接臂II固定在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的上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液压开合机构上臂通过主旋转轴在竖直面进行最大180°旋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和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通过主旋转轴连接呈门字形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液压开合模机构仅由单变幅油缸驱动就可以完成风电叶片模具开合模过程,降低了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成本;2、该机构在风电叶片模具开合模过程中无机械死点,不产生因电磁换向阀切换变幅油缸运动方向而导致结构上的震动及液压上的冲击;3、液压系统故障率降低,整机稳定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0度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90度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180度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变幅油缸驱动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包括SS侧模具1、固定在该SS侧模具1底端的SS侧翻转梁2、PS侧模具3、固定在该PS侧模具3底端的PS侧翻转梁4、设置在SS侧模具1和PS侧模具3之间的开合模机构主体和液压动力系统,该开合模机构主体包括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5、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6、单变幅油缸7、连接臂I8和连接臂II9,该液压开合机构下臂5与SS侧翻转梁2相连且固定在地面上,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6与PS侧翻转梁4相连,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6和液压开合机构下臂5通过主旋转轴10连接,且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6通过主旋转轴10进行竖直面最大90°旋转,该连接臂I8固定在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5的上端,该连接臂II9固定在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6的上端,且该连接臂I8和连接臂II9均通过单变幅油缸7进行驱动运作。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液压动力系统将液压油输送至单变幅油缸,单变幅油缸驱动连接臂I及连接臂II,继而驱动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及其组件围绕主旋转轴旋转,最终实现了风电叶片模具开合模过程,详见图1,图2为该机构在0度时的状态,图3为该机构在90度时的状态,图4为该机构在180度时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SS侧模具、固定在所述SS侧模具底端的SS侧翻转梁、PS侧模具、固定在所述PS侧模具底端的PS侧翻转梁、设置在SS侧模具和PS侧模具之间的开合模机构主体和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开合模机构主体包括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单变幅油缸、连接臂I和连接臂II,所述液压开合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机构上臂分别与SS侧翻转梁、PS侧翻转梁相连,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和液压开合机构下臂通过主旋转轴连接,且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通过主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连接臂I、连接臂II分别固定在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上,该连接臂I和连接臂II均通过单变幅油缸进行驱动运作,该单变幅油缸由所述液压动力系统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模具液压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SS侧模具、固定在所述SS侧模具底端的SS侧翻转梁、PS侧模具、固定在所述PS侧模具底端的PS侧翻转梁、设置在SS侧模具和PS侧模具之间的开合模机构主体和液压动力系统,所述开合模机构主体包括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单变幅油缸、连接臂I和连接臂II,所述液压开合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机构上臂分别与SS侧翻转梁、PS侧翻转梁相连,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和液压开合机构下臂通过主旋转轴连接,且该液压开合机构上臂通过主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连接臂I、连接臂II分别固定在液压开合模机构下臂、液压开合模机构上臂上,该连接臂I和连接臂II均通过单变幅油缸进行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固瑞特模具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