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V”形缺陷大小及密度的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
技术介绍
氮化物发光二极管(英文为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其利用半导体PN结作为发光材料,可以直接将电转换为光。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一般包括:衬底、以及依次位于衬底上的N型氮化物层、应力释放层、有源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氮化物层。目前应力释放层由周期性交替层叠的InGaN层和GaN层组成,低温生长的应力释放层一般是通过开出一些“V”形缺陷来实现应力释放,但是这些“V”形缺陷的起始是因为蓝宝石衬底与GaN外延层之间存在晶格失配和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产生的,然后经过应力释放层的放大作用形成的,因此“V”形缺陷的开口大小以及缺陷密度具有不可控性,使得LED器件的电子电洞分布不均,产生漏电,影响LED的发光效率及导致Droop效应。因此我们急需找出一种发光二极管,可以控制“V”型缺陷的密度,降低Droop效应,提升高电流密度产品的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一种氮化物发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N型掺杂氮化物层;有源层,位于N型掺杂氮化物层之上;P型掺杂氮化物层,位于有源层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掺杂氮化物层与所述有源层之间还设置有缺陷调控层,所述缺陷调控层包括第一缺陷调控层、第二缺陷调控层和第三缺陷调控层,所述第三缺陷调控层为含铝三元氮化物超晶格结构或含铝三元氮化物单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N型掺杂氮化物层;有源层,位于N型掺杂氮化物层之上;P型掺杂氮化物层,位于有源层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掺杂氮化物层与所述有源层之间还设置有缺陷调控层,所述缺陷调控层包括第一缺陷调控层、第二缺陷调控层和第三缺陷调控层,所述第三缺陷调控层为含铝三元氮化物超晶格结构或含铝三元氮化物单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晶格结构由周期性层叠的Ala1Ga1-a1N层和Ine1Ga1-e1N层组成,其中,0<a1≤0.3,0<e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晶格结构由周期性层叠的Ala2In1-a2N层和Inc1Al1-c1N层组成,其中,0<a2≤0.3,0<c1≤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铝三元氮化物单层结构为AlGaN单层或者InAlN单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陷调控层、第二缺陷调控层、第三缺陷调控层均为n型杂质掺杂层,且N型掺杂氮化物层的n型杂质浓度>第二缺陷调控层的n型杂质浓度>第一缺陷调控层的n型杂质浓度>第三缺陷调控层的n型杂质浓度。6.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N型掺杂氮化物层;有源层,位于N型掺杂氮化物层之上;P型掺杂氮化物层,位于有源层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掺杂氮化物层与所述有源层之间还设置有缺陷调控层,所述缺陷调控层包括第一缺陷调控层、第二缺陷调控层和第三缺陷调控层,所述第三缺陷调控层为含铝四元氮化物超晶格结构或者含铝四元氮化物单层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晶格结构由周期性层叠的Alx1Iny1Ga1-x1-y1N层和Alm1Inz1Ga1-m1-z1N层组成,其中,0<x1≤0.3,0<y1≤0.3,0<m1≤0.3,0<z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永凌,林兓兓,蔡吉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