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923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属于车辆配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前光线传感器、后光线传感器和雷达,前光线传感器设于壳体的前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迎面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前侧壁上设有封装前光线传感器的前传感器盖;后光线传感器设于壳体的后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后方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封装后光线传感器的后传感器盖;雷达设于壳体的内部,且雷达的检测方向朝向车辆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汽车外后视镜提供了一种外设功能模块,使汽车外后视镜能够具有后视镜防眩目功能和雷达盲区监测预警功能;并且,采用外置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紧凑,在汽车外后视镜上加装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配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可分为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两种,内后视镜安装于车辆驾驶室内部,用于观察车辆后排和正后方的情况,并且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内后视镜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例如集成有行车记录仪、流媒体等功能。相较于内后视镜,外后视镜安装于车辆驾驶室左侧前方和右侧前方,用于使驾驶员可以方便地看清汽车两侧以及后面的情况,扩大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已经成为每辆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现有的汽车外后视镜大多功能单一,通常仅具有后视镜的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车辆更高配置的要求,很多车企也对现有的汽车外后视镜进行了升级改造,例如在汽车外后视镜上加装了转向灯、后视镜防眩目、盲区监测和照地灯等功能,后视镜防眩目是在后方车辆大灯照射到车辆后视镜上后降低后视镜的反射率,从而消除后视镜反射光对驾驶员造成的眩目;盲区监测是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外后视镜的盲区,在盲区内有物体时发出探测提示;照地灯是通过灯光照射地面,使夜间上下车更加方便。但是,上述这些功能都是集成在外后视镜的内部,不仅增加了外后视镜的结构复杂性,而且在后视镜出厂后往往就已经定型,消费者要更换外后视镜需要整体更换,改造成本较高。并且,由于后视镜的结构限制,上述功能往往难以集成在同一外后视镜中。基于上述问题,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外后视镜的多功能模块来满足消费者的高配置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汽车外后视镜存在功能单一、功能增加困难等不足,提供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外后视镜提供了一种外设功能模块,使汽车外后视镜能够具有后视镜防眩目功能和雷达盲区监测预警功能;并且,采用外置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紧凑,在汽车外后视镜上加装灵活方便。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包括壳体、前光线传感器、后光线传感器和雷达,所述的前光线传感器设于壳体的前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迎面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前侧壁上设有封装前光线传感器的前传感器盖;所述的后光线传感器设于壳体的后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后方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封装后光线传感器的后传感器盖;所述的雷达设于壳体的内部,且雷达的检测方向朝向车辆后方。更进一步地,该模块组件安装于外后视镜的后视镜安装座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雷达通过雷达固定架安装于壳体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包括基座和上盖,所述的基座内设有连接柱,所述的雷达固定架上设有与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耳,所述的连接耳与连接柱通过螺钉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的内侧还设有用于定位雷达固定架的上限位槽,所述的基座的内侧还设有用于定位雷达固定架的下限位槽。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的上部设有密封筋,所述的上盖上设有与密封筋密封配合的密封槽。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的上部还设有用于连接的安装扣。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光线传感器设于基座的前侧壁内侧,所述的前传感器盖安装于开设在基座上的前传感器安装孔内,且前传感器盖上设有与前传感器安装孔内的凸起相配合的缺口;所述的后光线传感器设于基座的后侧壁内侧,所述的后传感器盖安装于开设在基座上的后传感器安装孔内,且后传感器盖上设有与后传感器安装孔内的凸起相配合的缺口。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在独立壳体内设置了用于防止后视镜眩目的前后光线传感器和用于盲区检测的雷达,为汽车外后视镜提供了一种外设功能模块,使汽车外后视镜能够具有后视镜防眩目功能和雷达盲区监测预警功能;并且,采用外置模块化设计,将盲区监测雷达和防眩目前后光线传感器有机集成在一起,结构简单紧凑,在汽车外后视镜上加装灵活方便;(2)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安装于外后视镜的后视镜安装座上,结构简单小巧,不影响外后视镜的正常使用;(3)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雷达通过雷达固定架安装于壳体内,且雷达固定架上设有与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耳,连接耳与连接柱通过螺钉连接,且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定位雷达固定架的上下限位槽,便于雷达安装固定,防止因车辆振动而出现松动,装配简单方便;(4)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基座的上部设有密封筋,上盖上设有与密封筋密封配合的密封槽,使模块的密封性更好,有效防止了雨水渗入内部而导致各个功能出现损坏,使用寿命长;(5)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上盖的上部还设有用于连接的安装扣,便于模块组件在后视镜安装座上进行快速方便地连接固定;(6)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前光线传感器和后光线传感器采用传感器盖封装,结构设计简单巧妙,装配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在后视镜安装座上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模块组件;1-1、基座;1-1a、密封筋;1-1b、前传感器安装孔;1-1c、后传感器安装孔;1-1d、下限位槽;1-1e、连接柱;1-2、上盖;1-2a、安装扣;1-2b、密封槽;1-2c、上限位槽;1-3、前传感器盖;1-4、后传感器盖;1-5、前光线传感器;1-6、后光线传感器;1-7、雷达固定架;1-7a、连接耳;1-8、雷达;2、外后视镜;3、后视镜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包括壳体、前光线传感器1-5、后光线传感器1-6和雷达1-8,前光线传感器1-5设于壳体的前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迎面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前侧壁上设有封装前光线传感器1-5的前传感器盖1-3;后光线传感器1-6设于壳体的后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后方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封装后光线传感器1-6的后传感器盖1-4;雷达1-8设于壳体的内部,且雷达1-8的检测方向朝向车辆后方,用于对车辆后方两侧来车及障碍进行检查,尤其对于车辆两侧外后视镜2的盲区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上述的前传感器盖1-3和后传感器盖1-4均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前光线传感器1-5和后光线传感器1-6连接至后视镜的防眩目电路,在前光线传感器1-5和后光线传感器1-6检测到强光后,改变后视镜的反射率,从而起到后视镜的防眩目作用。上述的上述的雷达1-8可采用市售的车辆盲区监测雷达。本实施例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前光线传感器(1‑5)、后光线传感器(1‑6)和雷达(1‑8),所述的前光线传感器(1‑5)设于壳体的前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迎面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前侧壁上设有封装前光线传感器(1‑5)的前传感器盖(1‑3);所述的后光线传感器(1‑6)设于壳体的后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后方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封装后光线传感器(1‑6)的后传感器盖(1‑4);所述的雷达(1‑8)设于壳体的内部,且雷达(1‑8)的检测方向朝向车辆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前光线传感器(1-5)、后光线传感器(1-6)和雷达(1-8),所述的前光线传感器(1-5)设于壳体的前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迎面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前侧壁上设有封装前光线传感器(1-5)的前传感器盖(1-3);所述的后光线传感器(1-6)设于壳体的后侧壁上,用于检测车辆后方光线的强度,且壳体的后侧壁上设有封装后光线传感器(1-6)的后传感器盖(1-4);所述的雷达(1-8)设于壳体的内部,且雷达(1-8)的检测方向朝向车辆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组件(1)安装于外后视镜(2)的后视镜安装座(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达(1-8)通过雷达固定架(1-7)安装于壳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雷达监测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基座(1-1)和上盖(1-2),所述的基座(1-1)内设有连接柱(1-1e),所述的雷达固定架(1-7)上设有与连接柱(1-1e)相配合的连接耳(1-7a),所述的连接耳(1-7a)与连接柱(1-1e)通过螺钉连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九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