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39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配置发声器,以便于实用。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辆包括: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后视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车速读取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速读取装置读取的车速输出提示音信号。由于后视镜位于车辆车身的两侧,有利于声音在车辆两侧的扩散传播,同时后视镜的外壳也对发声装置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很好的防护,不易损坏。

Rearview mirror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body sid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ar-view mirror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and a side-view mirror of a vehicl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vehicle, and the main technical problem solved is how to configure a sounder for practicality.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is as follows: the vehicle comprises a rear-view mirror on the side of the vehicle body; the rear-view mirror comprises a housing with an opening at one end; a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space; and a rear-view reflector lens fastened to the opening of the housing space. The output end of the signal of the prompt drive control devi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ounding device, and the input end of the signal of the prompt drive control devi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peed reading device for outputting the prompt sound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speed reading device. Because the rearview mirror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vehicle body, it is conducive to the spread of sound on both sides of the vehicle. At the same time, the shell of the rearview mirror also provides a good protection for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sound generator and is not easy to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技术介绍
新能源车辆,以电动车辆为主,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产品,其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辆具有清洁污染小、噪音低等诸多优势。也正是因为电动车辆具有本较小的噪声的特点,其在低速行驶当中几乎没有噪声,因此行人往往容易忽略低速行驶的电动车辆,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美国为了保护行人安全,出台了相关规定规定,所有市场本土售卖的电动车辆在时速低于18.6英里(约合30千米/小时)的情况下,必须自动发出噪声以提醒行人。然而,如何配置发声器,使其适于应用,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配置发声器,以便于实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开设有扩音孔。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所述扩音孔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扩音孔位置的防护装置。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防护装置包括有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活动板将所述扩音孔遮挡,活动板在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扩音孔的遮挡位置移走,使所述扩音孔显露透声。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包括:上述车身侧向的后视镜;车速读取装置;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车速读取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速读取装置读取的车速输出提示音信号。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还包括:激活开关,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切换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的启动状态与停止状态。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激活开关为按键开关或触控屏开关或旋钮开关或拨动开关。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还包括:重置装置,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在断电重启后,控制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调整至启动状态。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车身内设置有:后视镜操控区;驱动器,用于调节所述后视镜反光镜片在所述外壳上的角度;方向控制键,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向所述驱动器输入所述后视镜反光镜片的角度调整信号;所述方向控制键及所述激活开关布置于所述后视镜操控区。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激活开关布置在所述方向控制键上方或下方或侧方。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用于输出提示音的发声装置设置在了后视镜的外壳中,发声装置在发生中,由于后视镜位于车辆车身的两侧,有利于声音在车辆两侧的扩散传播,同时后视镜的外壳也对发声装置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很好的防护,不易损坏。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电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后视镜操控区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在后视镜的外壳中安装了用于输出提示音的发声装置,可以使后视镜具备发出提示音的功能,适于实现电动车辆低速提示音功能,且实用性较高。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包括:外壳10、发声装置20以及后视反光镜片30。外壳1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2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后视反光镜片30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将发声装置20扣合在容纳空间中。车身侧向的后视镜中的发声装置可以和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从而使发声装置可以发出提示音,适用于噪声较低的电动车辆,以提醒周围的路人。将用于输出提示音的发声装置设置在了后视镜的外壳中,发声装置在发生中,由于后视镜位于车辆车身的两侧,有利于声音在车辆两侧的扩散传播,同时后视镜的外壳也对发声装置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很好的防护,不易损坏。通常外壳容纳空间的开口和反光镜片之间的扣合较为严密,发声装置发出的声音难以向容纳空间外部扩散,在外壳10外壁上开设扩音孔11,可便于发声装置向容纳空间外发射声波。考虑到周围环境的雨水、灰尘等容易从空中向下飘落,其中扩音孔11可开在外壳的底部,那么,周围的杂物不易从扩音孔进入容纳空间内。容易理解的是,外壳的底部可以理解为:后视镜在安装在车辆车身后,面向地面一侧的部分为外壳的底部。为了提高其防水性,进一步的,在外壳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扩音孔位置的防护装置,可防止杂物、灰尘进入扩音孔。例如刷洗车辆中,水从扩音孔的底部进入。在具体的实施中,防护装置可采用支撑于所述扩音孔上方的挡水板,挡水板可支撑在外壳的内壁上。或者,防护装置可包括有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活动板将所述扩音孔遮挡,活动板在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扩音孔的遮挡位置移走,使所述扩音孔显露透声。在不同的车速、周围环境等参数下,还可配置发声装置输出不同音量的提示音,为了增强发声装置的适应性,发声装置可包括至少两个不同功率的扬声器,例如,在较低速行驶、或较为安静的环境下行驶,可开启低功率扬声器发生,在较高速行驶、或较为嘈杂的环境下行驶,可开启高功率扬声器发生,可增强其环境的适应性。基于同一构思,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在后视镜的外壳中安装了用于输出提示音的发声装置,可以使后视镜具备发出提示音的功能,适于实现电动车辆低速提示音功能,且实用性较高。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车辆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电动车辆包括:车身侧向的后视镜、车速读取装置41以及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42。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开设有扩音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孔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扩音孔位置的防护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包括有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活动板将所述扩音孔遮挡,活动板在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扩音孔的遮挡位置移走,使所述扩音孔显露透声。6.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车速读取装置;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车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蔡运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